首頁>育兒>

前不久,水果臺綜藝《姐妹們的茶話會》裡的一個話題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網友A認為:“家裡有礦你怎麼教育都行,家裡沒礦就好好讀書吧。”

網友B覺得:“快樂都是忽悠人的,競爭無處不在。”

其實,絕對的快樂教育和絕對的壓力教育,都是錯誤的。教育模式雖然在改變,但是中國這種應試教育是不會改變的,正確的引導孩子在學習中發現樂趣是最重要的。

小朋友在六歲之前,大腦發育不成熟,沒有自控力,沒有學習目標,也不明白學習的意義在哪。這個時候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養成學習的習慣。

以前的教育資源太艱苦了,沒有窗戶的教室,凍得寫不了字的手,所以現在父母就覺得條件變好了,自己的孩子不希望再吃苦了,快樂健康的就好,可是過度的放縱只會讓你的孩子落後於別的孩子。

這就好比,小朋友愛吃棒棒糖,但是棒棒糖吃多了,就會得蛀牙。

追求快樂是本質問題,無論是小孩子還是成年人,愛玩的心都是一樣的,讀書學習顯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演員胡杏兒在節目中曾表示:“教育不能太極端,要因材施教,把教育建立在孩子的興趣之上。”

快樂教育的本質是其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樂趣,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

但是,相信“不打不成才”的父母也不在少數。

現在很多孩子的課餘時間都被補習班塞滿了,從這個補習班到那個補習班,沒有一點自我時間,家長還美其名曰:“這都是為了你好。”小朋友明明對畫畫感興趣,家長卻報了最不喜歡的奧數班。

他們認為,學習是成功的捷徑,你只要成績好,就可以淘汰其他人。因此,很多父母就在家扮演“虎媽狼爸”的狠角色,考試不及格關“小黑屋”、成績退步就打、寫不好作業不準吃飯,沒有一切娛樂時間,學習大於一切。

網上也曾曝光很多案例,父母只在乎孩子的成績好不好,不在乎孩子是否高興,一味地讓孩子學習,久而久之,孩子變得內向,不愛說話,甚至產生輕生的想法;

這樣教育環境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孩子抗壓能力很差,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熱播電視劇《小歡喜》中,陶虹飾演的宋倩望女成鳳,一直希望自己的女兒喬英子可以考上清華或者北大,不惜忽視女兒的天文夢想,最後壓力過大的英子患有抑鬱症。

很多時候,考上最好的大學並不重要,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擁有一份熱愛的職業更讓人享受其中。

這樣看來,壓力教育並不衝突,關鍵是怎樣去調節,不能一味的尋求快樂,也不能一味的施加壓力, 要發現孩子的興趣,因材施教。快樂和壓力並存,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家長可以適當地培養孩子的興趣方向,學有所長,學了奧數班的小朋友,天天上課跑神發呆,產生了厭煩心理,啥也沒學會,後來報了美術班,慢慢的把興趣培養成了特長,在別的領域上閃閃發光。

很多父母就覺得,中國人口多,機會少,如果不實施壓力教育,孩子就爭不過別人,但是過度的壓力教育會使得孩子在主觀意識裡越來越不想學習,壓力過大,焦慮越大。

接受教育的目的,是發現自己,完善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還有逐漸應對壓力的能力,在面對壓力的同時,依然可以享受學習的樂趣。

1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愛吃肉的孩子更聰明?這不是胡編亂造,看看營養學家的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