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兒童遊戲不僅僅是一種體育運動,應當被視為他們最重要的活動。——蒙田(法國人文主義作家)

遊戲是兒童的工作,它有助於兒童各方面的發展。

透過遊戲,兒童能夠調動感官,學習如何使用肌肉,協調運動中的視覺,掌控身體,習得新的技能。

當他們將不同形狀的積木分類,計算他們可以相互堆積的個數或者說出“我堆的塔比你的高”時,他們就建立了數學概念。

當他們玩電腦時,他們能學習新的思考方式。

當他們在沙灘上合作堆沙堡或挖隧道時,他們在學習社會技能。

學齡前兒童在不同的年齡段會參與不同型別的遊戲。

隨著運動技巧的提高,學齡前兒童能夠奔跑、跳高、跳遠、單腳跳、投擲以及瞄準。

進入童年中期後,追逐打鬧遊戲變得越來越常見,包括摔跤、踢打和追逐。

兒童可以透過玩假象遊戲來提高自身能力

最簡單的遊戲是功能性遊戲,始於嬰兒期,由重複性的肌肉運動(比如滾球或拍球)組成。

第二級水平是建構性遊戲,是指用物體或材料製作某些東西,比如堆積木房子或畫蠟筆畫。

第三級是假裝遊戲,也叫假想遊戲、戲劇遊戲或是想象遊戲,伴隨著語言和表徵能力的發展該功能出現在兩歲末。

假裝遊戲通常在學齡前期達到頂峰,到學齡期逐漸減少,因為學齡期兒童更多地參加第四級認知水平的遊戲——有規則的正式遊戲,即附有已知程式和處罰條例的有組織的遊戲,比如“跳房子”和彈球。

據估計,約10%~17%的學齡前兒童和33%的幼兒園兒童玩假裝遊戲,通常使用娃娃等真實或假想的道具。

假裝遊戲結合了認知、情緒、語言和感知運動行為,它能夠促進大腦中各腦區的連線的密度和以後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

看大量電視節目的兒童,其玩遊戲時的想象力較低,可能是由於他們習慣於被動地接受影象,而不是自己去創造形象。

有一種遊戲通常在學齡前期變得更加社會化,這就是想象遊戲,它通常由獨自玩耍的單獨遊戲轉變為有其他兒童參與的戲劇遊戲。

隨著想象遊戲合作性的增強,兒童想象的故事情節也更加複雜和富有創造性。

戲劇遊戲為鍛鍊兒童的人際交往技能、探究社會角色和社會習俗提供了機會。

在一起扮演的過程中,兒童能夠應對不良情緒、理解他人的觀點、建構對外部世界的印象。他們發展了計劃問題、解決問題和搜尋目標等關鍵技能。

研究發現,假裝遊戲質量的高低與兒童的社會性和語言能力相關。透過製作假想的旅行“火車票”或讀出“醫生辦公室”中的視力表,兒童自然地發展了讀寫能力。

關於兒童假象的同伴問題

那些有假想同伴的兒童能夠區分幻想與現實;

但在自由遊戲期間,與那些沒有假想同伴的兒童相比,他們更可能參與假裝遊戲。

他們比其他兒童玩得更開心,更富想象力,更願意與其他兒童和成人合作。

他們在學齡前並不缺乏朋友。他們的語言更流暢,更少看電視,並且在遊戲中表現出更強的好奇心、興奮性和韌性。

在一項對152名學齡前兒童開展的研究中,與沒有假想同伴的兒童相比,那些報告有假想同伴的四歲兒童能更好地完成心理理論任務,例如區分表象與事實、辨認錯誤的信念,並且這些兒童在三年後發展出更強的情緒理解能力。

擁有假想的同伴在學齡期依然很常見,在報告有假想同伴的兒童(佔總數的65%)中,近1/3的七歲兒童仍舊在與假想同伴進行遊戲。

兒童與假想同伴的關係類似於他們與同齡夥伴的關係;他們彼此間是友好的,不同於兒童“照顧”其私人物品,如動物玩具和娃娃。

假象的玩伴給兒童提供了社會支援。

假想的玩伴對於兒童(特別是孤單的兒童)來說是很好的同伴,他們能提供願望—滿足機制(“我的房間裡有一個怪獸,但艾麗默用魔法把它趕跑了”),會成為替罪羊(“我沒有吃那些曲奇——肯定是歐池乾的!),幫助兒童轉移自己的恐懼 (“貝安琪擔心她會從下水道被沖走。”),在困難時支援兒童(一名6歲的兒童“帶著”她的假想同伴一起看恐怖電影)。

關注筆者,全網同名。

會持續更新自我成長、兒童教育、金融理財內容。

每天學習瞭解一些新知識,慢慢影響自身和家人,使生活變得更好。

10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學會用喜劇的眼光看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