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文 | 靜進醫生

“瘋狂”的小凱

前幾天,7歲男孩小凱由母親帶來看診。母親面容焦慮而憔悴。母親說:“小凱1歲大的時候開始走路,從那時起我就疲於奔命了。小凱不停地在家裡來回奔跑,不知疲倦,動作衝動魯莽,碰倒弄壞瓶罐碗碟是常事。我追著他屁股後頭大喊大叫、呵斥訓導都無濟於事,每天都在緊張、焦慮、絕望中度過。

小凱3歲時被送進幼兒園。沒幾天老師投訴:這孩子沒法管,上串下跳、動作粗魯、弄壞東西、不睡午覺、出手打小朋友等。打那後,我經常接到老師和其他家長投訴,除了沒完沒了的賠禮道歉,就是用各種方法懲罰小凱,但一點效果都沒有。為此找過醫生,說小凱情況屬於多動症,讓孩子吃藥,我沒敢給用藥。總之,幼兒園基本就是這樣過來的。

孩子6歲半時進入小學,事先我預估到他肯定會惹禍和遭老師批評。不出所料,開學第一天老師就打來電話說,小凱上課根本坐不住,擅自離席,課堂上不停逗弄左右的同學,注意力極難集中,且不服從指令。下課後,他就像脫韁的野馬,立馬衝出教室大喊大叫,興奮情緒難以控制。這種情況持續兩個多月了,我和他爸爸想盡一切辦法都招架不住。在老師建議下,不得已帶孩子來看您“。

經觀察和評估,小凱顯然符合臨床上的“多動症”診斷(醫學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簡稱ADHD)。除了諮詢指導,我暫未給小凱開藥,更多是指導父母如何進行家庭管教與輔助訓練。

聊聊多動症

方便起見,以下用ADHD名稱。早在18世紀,歐洲就有該病的報道,直接歸因於腦功能的某種障礙。ADHD是常見於兒童期的一種神經發育障礙,大約6%的孩子患有此病,多為男孩,且有增多趨勢。目前醫學上,主要根據它的核心症狀予診斷:與年齡不相符的注意力缺陷、多動和興奮過度,且這些表現至少持續半年以上。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報道,截至2019年,估計全球有8470萬人受此病影響。

ADHD兒童大多自幼兒園起表現相應行為跡象,入學後症狀更為凸顯,進而影響學習成績、製造麻煩、人際衝突、丟三落四、破壞紀律、攻擊他人、生活質量下降。大約一半以上的ADHD孩子語言能力低下,如語言理解和表達不良,執行功能障礙,智力發育受影響。這些症狀未經矯治干預,則會持續加重。報道稱,大約30%-50%可持續到成年期。

青春期以後的ADHD,經常自我描述:內心焦慮不安、控制不住的躁動、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衝動和發脾氣、做事效率低下等。麻煩的是,青春期後的ADHD還容易合併違拗對抗、情緒障礙、反社會行為、吸菸酗酒、嗑藥、違法犯罪等。因此,成年ADHD大多生活質量較差,如婚姻危機、輟學或失業、物質依賴、違紀違法等。

ADHD可能與遺傳有關,發現他們腦內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水平低下。如多巴胺受體D4(DRD4-7R)的重複變異,引起多巴胺誘導的抑制作用增強,使ADHD發病。DRD4受體是一種抑制腺苷酸環化酶的G蛋白偶聯受體。DRD4基因也與尋求新奇刺激和多動行為表型有關。

另類解讀

1970年代以來,對ADHD的診斷和治療在北美一直備受爭議,參與者包括臨床醫生、教師、政策制定者、家長以及媒體。尤其對興奮劑藥物治療ADHD是否得當,飽受詬病。

2020年,荷蘭遺傳學家馬丁·霍格曼(Hoogman, M)的調查發現,人的創造力可能與ADHD症狀有關。其報告認為,被調查的ADHD人群發散性思維和創造力普遍很高,且與注意力缺陷多動本身無關。發散性思維的人,通常會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ADHD恰有這一優勢,因為他們在執行任務時,能從多角度、快速思維切換,所以更具創造力;彈性跳躍思維方式和衝動性,可使ADHD人士想出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在普通人較少見。

據說,很多有創新和冒險精神的知名企業傢俱有ADHD特質,或乾脆就是ADHD人士。他們身上具有好奇心強、探尋刺激、開放的思維、衝動和冒險精神,做事一旦與個人興趣合拍,則會不遺餘力堅持到底。

有趣的是,有人用進化論來解釋ADHD的行為特點,認為進化是導致人群ADHD高發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男性的多動和衝動性格。他們假設,女性更容易被具有多動和冒險精神的男性所吸引,願意與他們結合,從而增加了多動、興奮和活躍基因的擴散。

有研究稱,ADHD的行為特徵是一種適應環境的策略,可幫助男性應付壓力和環境危險,增加他們的冒險、探索行為,提升存活率。在某些情況下,ADHD特徵可能不利於個人,但對整個社會有益,即透過增加基因庫的多樣性來提高生殖適應性,從而利於群體發展。

在某些環境中,ADHD特徵能為個人提供優勢技能,如對掠食者做出更快反應,且透過興奮和攻擊技能,成為出色的狩獵者。其印證來自於,具有普遍多動特徵的肯亞的阿里亞人群中,發現與多巴胺關聯的DRD4的7R等位基因,使這些遊牧部落人的健康狀況和野外適應能力比群居人群更好。

#多動症#

2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父母過度的擔心和焦慮,其實是一種對孩子的隱形負面預言與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