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這個假期,我讀完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這個書光看名字的話有些土,看著就像是那種販賣成功學的、沒有什麼營養的書,但是讀完之後,我感覺這本書寫得確實不錯,至少其中“要事第一”這個原則讓我受益匪淺。
原來我們大多數人都錯誤理解了“要事第一”原則,而也正是搞錯了什麼是要事,使得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儘管看起來很忙很負責,但大多數都是白費功夫,孩子問題也越來越多。
要事第一要事第一是什麼意思,相信很多人跟我之前的理解一樣,就是首先要完成最重要的事。這樣把最重要的事首先完成,就能保證我們當天最重要的工作,避免因為各種瑣事而耽誤。
比如說,今天有幾個任務:寫文章、打球、跟朋友聚會。這個寫文章是最麻煩的,但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因為麻煩而拖到最後,先去做其他的了,那麼這個文章就可能無法完成,或者是草草的完成。那麼我們當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沒有做好,這一點就算是失敗的。
你是不是這樣理解要事第一的?我以前也是這麼理解的。
但是我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才明白,我才發現我錯了,這並不是“要事第一”的真正意思。
作者史蒂芬·柯維根據“重要—緊急”程度,把事情分成了四類: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和不重要也不緊急。
如果說按照我們之前對“要事第一”的理解,顯然首先要完成的就是“重要且緊急”的事情,比如說孩子沒考好被老師點名、打了別人或者生病了等等。這些事情非常重要,也特別緊急,因此需要迫切需要父母首先解決。
但是這些“重要且緊急”的事情是怎麼來的?除了少數的突發狀況,大部分是一些小問題沒有提前處理,長期累積的結果。
比如說孩子沒考好,這是突然發生的嗎?不是,是父母長期以來沒有重視孩子學習,或者說教育方法不當,最終使得孩子沒有考好。
再比如說孩子生病了,表面看是突發的,但是跟孩子本身的身體素質有密切的聯絡。而身體素質怎麼來的?是從小鍛鍊來來的。如果父母從小沒有注重孩子的運動,天天逼著孩子學習,孩子的身體自然會相對比較差,也就愛得病。
因此,如果我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重要且緊急”的事情上,那麼這類事情就會越來越多,因為一些原本可以預防的事情被我們忽略了,最終變成了重要且緊急的大問題。
而這些被忽略的事就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什麼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就是從長遠來看很重要,必須要完成,但是又不是很迫切,短期也無法完成,因此這樣的事極容易被我們忽略。
比如說運動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孩子保持一個良好的體魄。但是這個良好的體魄不是透過一兩次運動就可以得到的,而是需要經過長期的運動。因為短期收益不明顯,因此運動就容易被父母忽略。
可以這麼說,“重要且緊急”的事都是由“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演化而來的。因為不緊急所以沒有得到我們的重視,但是問題始終存在,不解決就最終變為大的問題。換句話說,只要我們把“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解決好,那麼“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少。因為大多數問題都被我們提前預防了,當然也就不會變成突發的事件等著我們來解決。
也就是說,會教育的父母,不會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重要且緊急”的事情,而是放在“重要且不緊急”事情上,同時儘量的減少花費在“不重要但緊急”和“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上。在這樣教育理念下,父母會發現自己越教越輕鬆。
而那些不會教的父母,則更多地把時間放在“重要且緊急”和“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上,忽略了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父母每天看著也很忙,為孩子忙前忙後的,也很努力,但是孩子的長進卻不大。而且隨著孩子的成長,原來被忽略的問題就會突顯出來,新問題+舊問題,於是問題越來越多,父母也越來越累。
現在,你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要事第一”了吧?
父母要堅持“要事第一”“要事第一”並不是說當前最需要解決的事,而是從長遠來看,對未來特別重要的事。如果父母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本末倒置,把主要的時間精力用在一些緊急但不重要的事上,最終忽略了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那麼日積月累,就會變成特別重要的大問題了。
就以孩子的作業為例。
現在很多父母晚上,別的不幹,就主要解決孩子的作業問題。作業問題肯定比較緊急,畢竟明天就要上交,但是作業問題對於孩子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少寫一次兩次的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嗎?並不會。事實上如果孩子白天認真學了,哪怕孩子晚上不寫作業,可能影響都不大。
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如果能培養好孩子獨立完成作業,那麼孩子會對作業更加負責,也會更加積極,父母也不用天天逼著孩子寫。因此完成作業不是首要的,如果不完成作業也能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那不完成幾次作業又有什麼關係呢?
分清什麼是“要事”,安排好時間精力,這才是會教和不會教的父母的區別。
會教的父母越教越輕鬆,孩子越來越優秀;而不會教的父母越教越累,孩子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