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曾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很多時候我們明明可以做情緒的主人,但偏偏卻做了情緒的奴隸。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帶孩子逛超市,孩子看到了想買的玩具或者想吃的零食,就自顧自地拿上了。你說不買,家裡已經有很多了,但他當沒聽見,就是要買,還以撒潑打滾的形式在那哭著喊著:“就要!就要!”這時的你一怒之下,對著孩子的屁股“啪!啪!啪!”一頓打,拎著孩子出了超市。
問題就這樣解決了嗎?並沒有。
事實證明,如果小孩的負面情緒沒有得到正確的疏導,長大之後情緒就會很容易失控,變得易怒和暴躁,甚至容易產生輕生的念頭以及做出傷害家人的行為。
因此,父母打小對孩子做好情緒地教育和疏導尤為重要。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李群鋒老師的《兒童情緒心理學》一書,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我們要如何正確地去看待和解讀孩子傳遞出來的情緒訊號,讓孩子的情緒得到及時且有效的處理。
另外,這本書也講到了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尊重孩子的感受,並允許他們釋放自己內心的情緒,並且幫助孩子走出負面情緒,教會孩子識別和利用好自己的情緒,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作者李群鋒是群峰教育聖賢國學院國學講師,也是幼兒園自動化運轉系統講師。
他出版了多部兒童教育書籍,有《兒童性格心理學》《兒童行為心理學》《培養孩子的情商,從講故事開始》《兒童溝通心理學》等,這些都深受廣大讀者好評。
1.做孩子情緒的偵查員
每一個孩子都有著豐富的情緒,包括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
一個孩子的負面情緒如果長期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時,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就會出現偏差。當負面情緒越積越多時,情況就會變得很糟糕,孩子會慢慢地出現自卑、怯懦以及自私、狹隘、唯我獨尊的錯誤思想,嚴重的長大之後會出現打罵父母甚至虐殺父母的行為。
作者認為,樹立正面情緒,六歲之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在這個關鍵的時期儘可能地去幫助孩子培養正面情緒,排解掉孩子的負面情緒。
書中講了這樣一個事例:媽媽從早教班接兒子憶萌回家的路上,路過一家炒貨店時,炒貨店裡剛出鍋的糖炒栗子的香味吸引了憶萌的注意。她拉著媽媽的手停下來並說:“媽媽,我要吃炒栗子。”於是,媽媽便給她買了一些。
當售貨員剛把栗子遞給媽媽時,憶萌就迫不及待地去搶媽媽手裡拿著的栗子。媽媽趕緊說:“等一下媽媽給你剝,燙著呢!”
憶萌根本不聽,一邊喊著要吃,一邊跑到媽媽身後去找栗子。媽媽對憶萌說:“再等一下,馬上就剝好了。”當媽媽把栗子剝好並吹涼之後,送到憶萌的嘴邊時,憶萌卻並不領情,接過栗子把它甩得老遠,還嘟著嘴說:“壞媽媽!壞媽媽!”
媽媽一看憶萌把自己剝的栗子扔了,氣不打一處來,抱起憶萌往家走,說:“不吃就回家!”憶萌邊哭邊踢媽媽,不小心將栗子袋踢破了,撒了一地。媽媽徹底氣壞了,對著憶萌的屁股狠狠打了幾下,這時憶萌索性放聲大哭了起來。
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到底要怎麼處理呢?首先媽媽要了解孩子的情緒。憶萌對“燙”並沒有清晰的瞭解,所以她認為媽媽無法理解她想吃栗子的心情,所以會發脾氣。這時媽媽可以讓憶萌親自碰一下栗子殼,讓她理解“燙”的概念,憶萌自然也就不會發那麼大脾氣了。
孩子的喜怒哀樂相對於成年人來說,會更加的明朗且不加掩飾,也很容易被一眼看穿。當孩子出現生氣、憤怒、不肯上學、突然食慾不振或者一段時間內很愛哭的現象時,父母一定不要坐視不管或者認為他們只是小題大做。
當出現這些不良訊號時,家長應及時進行干預,協助孩子辨識情緒並且去引導他們進行情緒調節,認真傾聽他們的想法,做好情緒的疏導員。這樣孩子就會有“無論我怎麼樣,父母都關心我”的安心感,孩子長大之後情緒也會變得更加穩定。
2. 讓孩子的情緒飄一會兒!
孩子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往往會採用語言攻擊、行為攻擊、打滾耍賴以及冷暴力。
語言攻擊的孩子除了會大吼大叫之外,還會經常說一些侮辱性的詞語,或者是一些從大人那裡學會的一些難聽的話,如:“滾”、“我討厭你!”等等。
行為攻擊就是孩子會直接使用拳打腳踢、撕扯咬人的行為來緩解他們的憤怒。有的還會將憤怒轉移到其他事物上,比如傢俱和玩具。有的還可能會虐待小動物和比他弱小的孩子等。
小孩子打滾耍賴的這種行為在我們在生活中也是極其常見的,他們透過在地上打滾,甚至哭泣來表達自己的不開心。有的孩子甚至會哭個沒完沒了,這也讓很多父母為之頭疼。
書中講了一位名叫澤凱的5歲男孩的事例:
澤凱回到家問媽媽他做的手工橡皮泥去哪了?媽媽回答他說被她打掃衛生時丟掉了。澤凱頓時非常生氣並質問媽媽:“你為什麼要把我的橡皮泥扔掉,你陪!”
媽媽說:“橡皮泥放得太久都幹掉了,媽媽已經給你買新的了,舊的已經沒用了,放在家裡還佔地方。”
澤凱還是不依不饒地說:“我不管,反正你得陪!”看媽媽不答應,澤凱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來。媽媽想著去拉他起來,但是澤凱用力甩開了媽媽的手。
媽媽停止了去拉他,轉身走出了房間。
過了一會兒,媽媽走了進去問他:“你要跟我一起玩遊戲嗎?”
“不要!”澤凱哭著回答。
“你現在呢,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繼續在這哭;另一個就是跟媽媽一起玩遊戲,你要選擇哪個?”媽媽問道。
澤凱抽抽搭搭地回答道:“什麼遊戲?”媽媽回答:“是木頭人,不許動的遊戲。”澤凱一聽是自己最喜歡玩的遊戲,想了一會站起來了。
媽媽把他領出房間,開始玩遊戲,很快澤凱又變得開心起來。玩累了,看兒子的心情平復下來了,媽媽對澤凱說:“媽媽沒有跟你商量是媽媽的不對,下次媽媽不會這樣做了。但是你衝媽媽發脾氣也是不對的,是不是?”澤凱點了點頭。
讓孩子擁有正面情緒,家長首先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之後喜歡大發雷霆,事實上如果想讓孩子擁有正面情緒,家長對自身情緒的檢視比去矯正孩子的情緒更為有效。
我們應該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言傳身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要尊重孩子憤怒和悲傷的權利,理解他們心中的感受,讓他們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悲傷,而不是嚴防死守,堵住他們的情緒出口。只有引導孩子學會使用正確的方式來釋放自己的情緒,他們才能真正從負面情緒走出來。
同時,作為家長應該關注孩子憤怒的原因,並且幫助孩子梳理思路、解決問題。只有孩子情緒穩定了,事情得到恰當地解決了,以後孩子亂髮脾氣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你是“情緒腦”還是“理智腦”的家長?
“情緒腦”是一種潛意識的思考,開心就笑,生氣就罵,傷心就哭,遇事會比較情緒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喜怒無常,上一秒可能還在和聲細語地說話,下一秒可能就變成“河東獅吼”了。
在這種“情緒腦”的父母下生長的孩子通常都會缺乏安全感,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就會變得自卑、膽小和怯懦。
同時,孩子也有可能會延續父母的這種情緒化,變得喜怒無常,讓人不敢靠近。
而“理智腦”則是一種帶有意識的思考。比如你碰到了一件讓你生氣的事情,你不會馬上表現你的情緒,而是靜下來思考我是不是真的該生氣。“理智腦”一般都要在成年之後才會漸漸變得成熟起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會比較情緒化的原因了。
生活中的我們可能會經常會犯這種情緒化的錯誤,一道很簡單的題孩子做錯了,你就會不由自主地在孩子面前大發雷霆,甚至還可能罵出一些難聽的話:“你是豬嗎?這麼簡單的題都要做錯!”“我怎麼就生出你這頭笨豬呢?”
“情緒腦”的父母都很少考慮自己說的話得不得體,會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父母只會圖口頭痛快,壓根沒想我這樣會不會給孩子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無數的事實證明,這種語言上的虐待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留下傷害,有的甚至會伴隨他們一生。
書中有這麼一個例子:媽媽帶8歲的斌斌出去玩,斌斌看到一座假山,便丟下了自己的兒童腳踏車就去爬山了。
這時過來了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看到斌斌的腳踏車很好玩的樣子,便騎了上去。這一幕被斌斌看到了,他從假山上衝了下來,一把拉住車頭,用力去推小男孩,並大叫道:“下來,這是我的車子。”
小男孩被斌斌用力推到了地上,小男孩大聲哭了起來。
媽媽趕緊過去讓斌斌跟小男孩道歉並訓斥道:“你是哥哥,怎麼能欺負小弟弟呢?”“他搶我的腳踏車。”斌斌不服氣的說道。
“瞎說,弟弟不過就是想玩一下而已!你真是個小氣鬼!”這時小男孩也跟著附和道:“小氣鬼!小氣鬼!”
斌斌更加憤怒了,準備去打小男孩。媽媽這時氣壞了並說:“我看你這孩子欠揍了!”媽媽說完用力打了斌斌幾下,斌斌在那大聲哭了起來。
文中的媽媽如果換一種方式與孩子溝通,做一個“理智腦”的母親,或許就會得到不同的反應,比如可以跟孩子說:“弟弟沒有經過你的允許,就騎了你的腳踏車,你很生氣,對不對?”得到大人的理解,孩子的情緒就不會越燒越猛。
這時媽媽就可以建議說:“弟弟這樣做不對,但是你是大哥哥,你可以主動問一下弟弟是不是想騎你的腳踏車?如果弟弟說‘是!’你就可以把腳踏車借他玩一會。大家也肯定會說你這個大哥哥真大方,對不對?”
面對這樣的問題時,作為父母首先應該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同時我們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而非指責。
孩子只有在寬鬆平和的環境下長大情緒才會表現得更為平靜和理智。
阿德勒曾說:“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注意我們的一言一行,避免出現“情緒地雷”,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和後果。
家長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能感受到愛和溫暖,而不是無休止的責罵。
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和過高的期望,更不要動不動就實施暴力和傷害。孩子如果長期遭受不良情緒的影響,久而久之自然也會變成那個情緒容易失控的人。
近些年因為情緒失控自殺和弒殺父母的案例數不勝數,很多就是因為父母與孩子在情緒方面處理不當的結果,這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不要讓不良情緒成為一把利劍,刺向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
作為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和孩子游戲互動,教會孩子在生氣的時候學會深呼吸。
學會做一個“理智型”的父母,讓孩子在愛和溫暖的環境下健康成長,這是做父母的職責。
願你,願我,都能給我們的孩子們一片愛的土壤,讓他們在愛的滋養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