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著與眾不同的個性。
在常規研討時,小Z老師說班裡新來的博自控能力實在太弱。只要他在,班裡就會被擾亂一大片。若是班主任在他還可以。而新來的配班老師主管時,簡直判如兩景——常常是管了前面後面亂了,管了後面前面又亂了。面對這種境況,配班老師連連叫“苦”,她認為這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
經過談論,我們否定了班級老師的說法。並一致認為在沒有觀察、瞭解清楚孩子之前,不能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轉班時領教過那個孩子的樣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坐不住,活動時跑來跑去,有時趁老師不注意還跑到戶外,害的當班老師到處找。
為了更清楚瞭解孩子,主管家長工作的燕和家長溝通了孩子的情況。原來孩子以前就轉過幾次幼兒園,每次轉園都是因為老師管不住他,最後任由孩子發展,屬於放棄狀態。
家長就是看到這一點,才給孩子有了N次轉園的經歷。這樣做的唯一的目的就是,給孩子找到“懂他的老師”……聽著母親的訴說,我理解母親的用心。哪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那個母親又不是為了孩子而忍受一切不悅呢?於是,決定慢慢轉變這個孩子。
其實,我仔細觀察過他的“出眾”,只不過現在的老師比他曾經的老師“好說話”。現在在班裡,孩子、老師都不排斥他,他做一些出格的動作,只是想引起老師對他更多的的關注。
於是,針對這個孩子的表現,研討的結果是——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老師就要“對症下藥”,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對孩子的養成教育,應該以積極的方式去引導,不要消極提示;老師在管理過程中多說一些說“你要怎麼怎麼做?”而不是“你不能怎麼怎麼做!”殊不知這個“不能”面對辨別能力弱的孩子就成了第一次語言訊號的標準,常常就會朝著“不能”的方向去做。因為老師說了“**”是不能那樣做,但孩子就想弄清楚,到底那個“不能”做了會是怎樣的結果?
孩子畢竟是孩子,辨別能力很弱,感受不到“消極提示”的不足。所以成人和孩子在一起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注意自己的語言修養,多說正面話語。根據孩子的接受水平,多一些正面引導的語言,讓孩子有明確的努力方向。比如“現在是喝水時間,請小朋友們排隊接水喝”,而不是“喝水的時候不要擁擠”……殊不知,在這個“不要擁擠”的提示下,更多孩子為早點接水而一哄而上,造成不必要的擁擠。
二要擁有一雙發現的眼睛。教育孩子,成人要時刻保持欣賞的眼神,要時時捕捉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孩子感到“我能行”,從而讓孩子向好的方面自主成長。
三要建立孩子的做事規矩。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人的成長唯有在規矩下才能“正起身”。教育孩子一定要立規矩,增強孩子的非辨別能力,逐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經過深入研討,班級老師豁然開朗,臉上多了欣慰的笑容。我想,她們肯定會採取新的方法面對博的行為習慣。
後來,經過數天的觀察引導,老師明顯感到,採取正面引導,博在活動中安靜了許多,能和孩子們一起參與活動。而班級其他孩子也能在“班級公約”的引導下,行為常規有了明顯的好轉。
教育孩子的過程是一個需要不斷髮現、不斷思考、不斷改變方式的過程。師者,以愛育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引導者,幫助者,參與者。在與孩子相處的日子裡,老師多一些正面引導,少一些消極提示,給孩子改變的機會,並靜待他的變化。相信,在春風化雨裡引導下,孩子定會長成你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