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有很多的好處,對於成人來說鍛鍊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減脂增肌有個好的體型,
老年人的鍛鍊主要是為了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達到延年益壽的功效。
而對於我們今天的主角兒童而言,鍛鍊固然有著咱們都熟知的好處。比如說有助於兒童心肺功能的發育,有更好的心肺功能,兒童骨骼的發育,能夠幫助兒童長得更高更強壯。
而我們今天談的是兒童鍛鍊對認知系統的作用。
嬰兒出生後是沒有多大能力的。基本上只能每天躺著。
隨著身體的發育逐漸的就可以加大自己的動作範圍,從慢慢地搖頭,到與人互動微笑,到抬頭
抬頭
到之後的翻身
坐
坐
爬行
再到之後的蹣跚學步
隨著運動技能的增加,嬰兒接觸的世界也越來越廣大,能夠運用自己的感官系統聽見,看到,感覺這個世界,並且可以用自己的手操作簡單的工具來影響自己的生活的環境。比如我家寶寶,現在一週一個月,特別喜歡拿著笤帚在屋裡掃地。
在整個運動過程的背後是兒童大腦的發育。
運動促進了兒童的大腦發育。人90%的大腦發育在人生最初的幾年決定了。嬰兒的運動就決定了大腦整個的發育質量。
嬰兒的運動也是大自然最先發展的一部分。
就像沒有孩子是在走之前就能夠很好地說話的。
我們常講一心不可二用,我們同時完成多種任務的原因是因為有的任務我們已經達到了自動化的水平,不需要額外用心。
嬰兒的學習一樣。在嬰兒肌肉發育到一定水平能自己控制自己的時候,嬰兒才能邊走邊說話,邊拿東西,同時進行多種任務,否則的話,只能是小心翼翼地操著自己走路的心。更不要提學習了。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要儘可能地增加孩子的運動體驗,讓孩子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的身體,因為孩子的學習從瞭解和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
在英語學習中有全身反應法的學習方法,這要求學生聽到語言指令的時候能夠迅速做出反應, 比如說聽到坐下的英文sit down 的時候學生要迅速坐下,聽到轉turn around 的時候要能做出轉的動作。
這也正是嬰兒在學習語言的時候的情景,嬰兒透過多樣的運動來豐富自己的體驗,提高自己的認知。
早期教育很少是像成人那樣坐著進行的。只有透過孩子自己本身的運動玩耍,才能更好地刺激兒童的大腦發育,提高認知能力。
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想著法的讓我們的寶寶動起來。
我也會在接下來文章裡更深入運動中學習的道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