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有一個叛逆期,家長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處理。因為孩子變得叛逆,多是因為到了青春期,對於這樣的叛逆,家長在處理時要講究方式方法,若是採取的方法過激,可能起到反作用。因此下面家長們可以來探討一下孩子很叛逆怎麼辦?
一.叛逆期的表現
1.破壞性強:所到之處如同狂風過境,隨意砸東西、拆玩具、撕書、亂寫亂畫。
2.情緒過激:想要什麼一定要得到,否則就大哭大鬧,在公共場合坐地不起甚至打人。
3.唱反調:父母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越讓做的越當耳旁風。
4.挑戰規則和權威,攻底線 :故意破壞之前訂好的規矩;層出不窮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講條件,要達到要求才肯做事。
5.和其他孩子起衝突,易動手: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爭搶同一件玩具,爭搶先後順序,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玩具,但又愛搶別人玩具,嚴重時甚至打人。
二.叛逆期怎麼辦?
1.家庭關係要和睦
父母之間和睦是開始,因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也是孩子最在乎的人。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最在乎的父母老是在吵架,從來不在乎孩子的感受,這樣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不愛他,並當他是多餘的,這樣孩子肯定會出現叛逆。那麼現在變過來,父母不吵架了(並和睦相處),在這等氣氛下,這樣孩子就會慢慢的被感化了。
另外就是父母要空下時間來陪孩子(關心孩子),並在孩子成功的時候(或者做了好人好事之類),父母要多表揚孩子。同時做錯了,父母要跟孩子講道理,讓孩子不要再犯就好。
2.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意見
可能許多家長都會將自己的意見強加於孩子的身上,這樣可能會冤枉孩子。一旦遇到孩子一直堅持的事情,家長不妨問一下他為什麼,若是理由很合理,家長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去做。
3.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隱私權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隱私權,別有關孩子的任何事情,都公諸一眾。孩子的自尊心就是孩子的面子,你越是喜歡當著很多人的面,說孩子的各種不對,孩子就越是容易跟你產生距離,甚至對你心生埋怨。
4.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儘量對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5.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份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上、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會釋放掉很多負面的情緒。
6.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也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7.找出抗拒的心理原因
理解不等於不立規矩,不過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對於那些他始終很抗拒的規定,我不再不由分說地“強制執行”,而是找出孩子產生抗拒心理的原因,再想辦法解決。
8. 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
既然孩子處於逆反期,有些事就不再做硬性規定,而是有條件地讓果果享受民主權利。
9.不可嘮嘮叨叨
囉裡囉嗦的習慣一定要改,別奢望自己多叨叨幾句,孩子就會變得更乖。很多時候禍從口出,可能你只是一種情緒的宣洩,可說出來的話有可能就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傷害,結果導致孩子更加反感。就事論事,別牽扯亂七八糟的事情。
看完後,也許會有父母問,知道了怎麼做?可怎麼和叛逆的孩子溝通呢?下期小編會跟大家聊聊如何跟叛逆的孩子溝通。(您的轉發與收藏,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