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相信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小寶貝可以長得高高大大。然而,小編髮現許多小朋友都在長高的過程中,都遇見了“缺鈣”這個問題。其中,偏食寶寶的缺鈣問題尤為常見。也許有些媽媽會感到疑惑:我家寶寶平時吃得挺多的,怎麼就會缺鈣了呢?在這裡,小編想告訴大家,關鍵原因往往在於寶寶不愛吃的那些食物上,例如你家孩子不愛吃:乳製品、大豆類、以及海鮮類……而這些食物正好是人體鈣質的主要來源,因此,孩子就會出現缺鈣長不高的問題。

寶寶在成長髮育過程中需要補充很多營養,特別是鈣元素補充尤其重要。一旦出現缺鈣的情況,就會影響寶寶長個的。新手父母應該多瞭解瞭解寶寶缺鈣的一些知識,還要學會判斷是否缺鈣,為寶寶準備全面的補鈣方案,讓寶寶開心健康地成長。所以,在準備給寶寶補鈣之前,應該先判斷寶寶是否缺鈣。

缺鈣會有哪些表現?

1、無緣無故夜裡驚醒,半夜哭鬧不止,醒後哭鬧難入睡;

  2、精神狀況不佳,或者容易無緣無故暴怒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不如以往活潑;

  3、身體出汗比較多,即使天氣不是很熱,也容易出汗;特別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其頭顱不斷摩擦枕頭,時間久了可見枕禿圈;

  4、長牙速度緩慢,牙齒參差不齊,上下牙不對縫,咬合不正,牙齒鬆動,易崩折,過早脫落;

  5、頭蓋骨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6、前額高突,形成方顱。或常有串珠肋,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使寶寶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7、厭食、偏食也與缺鈣有關,人體鈣元素攝入不足,易導致食慾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

  8、骨質軟化,站立時因身體重量使下肢彎曲,表現為“X”和“O”形腿,易發生骨折;

  9、溼疹反覆發作,常見於頭頂、顏面、耳後,伴有寶寶哭鬧不安,枕後及背部多流汗;

  10、缺鈣嚴重時肌肉肌腱均鬆弛,腹壁肌肉、腸壁肌肉鬆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脊柱的肌腱鬆弛可出現駝背。

如何正確補鈣?

 1、充足奶量:喝奶喝奶喝奶!1歲以下的寶寶,每日奶量不少於600ml,1歲之後,每日奶量不少於400ml。

  2、補充維生素D:足月兒出生後半個月起400單位/天,直到2-3歲;早產兒出生後即補充800-1000單位/天,糾正月齡滿3個月後同足月兒。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一直補充維D到兒童、青少年時期。

  3、膳食:除牛奶外,其他食物也可以提供一些鈣質,比如說芝麻醬、蝦皮、榛子、豆腐乾、海米。

  4、鈣補充劑:當膳食鈣攝入不足或存在其他鈣缺乏高危因素時,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科學的鈣劑補充。

 回到最初的問題,想讓寶寶不缺鈣,需要做到這3點:

  1、每天充足的奶量(1歲之前不少於600ml,1歲之後不少於400ml);寶寶逐漸過渡到家庭飲食之後,也不能忘了每天兩杯奶喲!酸奶、牛奶、乳酪等,都是很好的補鈣形式,乳製品攝入不足的話,透過其他食物很難保證人體需要的鈣。

  2、每天補充維生素D,幫助鈣質的吸收;

  3、經常在飲食中新增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缺鈣的現象會越來越少,只要合理安排飲食,寶寶就會身體倍棒吃飯香香!

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小兒趣事——又是被兒子教育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