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出生的一個教育起點,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是有家庭教育完成的,從牙牙學語到慢慢行走,都是父母所教,由此可見,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關係相比,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現實生活中家長不正確的育兒觀,經常會把對孩子的教育全部期望放在了幼兒園:孩子的教育放在你們這裡我就放心了。
然而在家中對孩子過分的嬌生慣養,過分保護。導致孩子在幼兒園中沒有辦法更好的融入集體之中,無法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其實兒童的教育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每個家庭成員都是孩子的一個重要的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遠遠大過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的教育。
家庭教育對孩子早期的成長至關重要,家長是重要的教育力量,然而老師是這場教育之中最好的合作者。做好幼兒園家庭共同教育十分重要。
如何做好家園共育?家長要做到嚴於律己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環境的薰陶密不可分。可以非常多的孩子在幼兒園的老師面前一個樣子,回到家後又是一個樣子,就是因為父母沒有為孩子做到一個好的榜樣,導致孩子回到家中便按照父母的樣子去做。
經常會有家長去問老師,“我的孩子怎麼在家一點長進都沒有”,其實是身為父母沒有起到一個好的表率作用。
家長則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此外,要將幼兒園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中去,與幼兒園相互配合,統一要求,以便更好地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增強家庭與幼兒園的溝通家庭與幼兒園保持一個良好的溝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以及有沒有好好吃飯睡覺,這都是家長有必要了解的一些情況。
而有的孩子內向,不喜歡向家長講在幼兒園一天的經歷,家長又非常的擔心孩子是不是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欺負這個時候,與老師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是十分有必要的。
家園合作要互相尊重和理解家長不能用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去面對老師,個別家長不能因為自己的職務很高,家庭條件優越就根本不把幼兒園老師放在眼裡,對待老師態度根本沒有一定的尊重以及理解。
並且孩子在幼兒園被蚊子小小的叮了一個包,家長就大驚小怪,得理不饒人,處處為難老師,無理取鬧,但這些並不利於家園合作的和諧關係。
而作為老師也應該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孩子,一視同仁,不應該因為和某個家長關係好就特殊對待他家的孩子或是因為和某位家長出現了爭執,就情緒化的對待他的孩子,這都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應該做的事情。
幼兒園的教育與家庭教育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兩者的出發點都是一個,就是為了使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為了讓孩子更加順利健康的成長,幼兒園與家庭合作能夠真正地攜起手來,發揮其真正的教育作用。但,孩子總會成長,總有脫離幼兒園的一天,幼兒園只是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個墊腳石,而真正其發揮教育價值的還是家庭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