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是個有責任心的人嗎?您可以自己觀察一下,孩子的責任心重不重,是否只會關心自己,從不去關心他人。他在家是否是一個隨便亂丟東西而從不去收拾的人。
從前瑞士有篇報道過一個8歲左右的小男孩,他在一個洗手間上廁所,可是中途沖水的馬桶不知道為什麼不能沖水,他自己一個人就開始修理馬桶,他沒有找他的爸爸媽媽來解決,首先,他先是透過自己的方式看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當他發現是沖刷的裝置出現問題了,他就去大堂找那個經理,告訴他哪裡出了問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才8歲的孩子,竟然有如此強烈的負責精神。但相比較一下,我們周圍的孩子,可以發現他們當中,能夠負責任的是少之又少。
有的媽媽們不關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責任心,她們覺得自己的孩子只要開心,能夠把學習搞好,其它的什麼都沒有關係,爸爸媽媽給他創造幸福的生活,給她打下良好的經濟條件,對未來根本不用操心什麼。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現在很多的孩子家裡有很多的玩具,她們玩著玩著,就轉而看電視,把玩具丟的哪裡都是,也不會去主動的去收拾,反正家裡的大人們會搞好她們周圍的環境,根本沒有負責本該自己該做的事情。有的時候,她們自己的學習桌亂七八糟的,也不會去搞一下,因為她們知道,自己的媽媽會給自己收拾好,自己只需要好好讀書,父母就會很開心了。還有的孩子,她們犯了錯,不會想自己去解決,而是躲到父母的身後,這些孩子她們都不知道自己該負的責任,她們沒有一顆責任心,所以並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當我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我們不僅需要讓她們知道自己人生中該需要負的責任,也要告訴她們,爸爸媽媽對你現在的培養就是負自己的責任,我們都是透過世世代代的傳承下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負責的事。為什麼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什麼她們很早就懂得了柴米油鹽,那是因為她們不得不去替她們的家人考慮那些生活中的事情。在農村的孩子,吃飯的時候到了,可能她們的父母還在地裡幹活,這些孩子只能靠自己,在她們的生活中,她們透過一件件事情的磨練參與了生活,她們懂得體諒自己的父母,從小樹立起了自己該付的責任心。
從小我們可以給自己的孩子樹立良好的責任心,讓她們參與當中,而不是為了學習,不讓她們參與其中,現在很多的孩子分不清鹽糖,分不清火怎麼打,分不清金錢,在她們的意識中,父母幫她們都搞定了,不需要自己。可以想象,當您的孩子不是一個有責任的人,即使他以後學習優秀,工作穩定,可是在他的認知裡,這是他應得的,為什麼現在很多的孩子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順,為什麼她們只關心當下的生活好不好,從不去關心自己的父母,其實很多時候,這個是從小父母沒有告訴她們應盡的責任。我們的生活是需要和被需要的關係,什麼都是正反兩面對應的,您給了孩子們好的生活,也應該告訴孩子差的生活是什麼樣的,負責任的孩子,她們的生活都是豐富多彩的,不比那些家財萬貫的生活不舒適,相反,她們愛自己的生活,愛自己的人生,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培養一個負責任的孩子,比給他美好的生活更加珍貴,她們的未來會因為自己的負責任而更加的美好,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