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未來是否優秀,取決於父母如何教育。
育兒是一門大學問,而在育兒這件事情上,大多數父母都是不合格的,教育出來的孩子自然也平平無奇。
但父母卻並沒有自知之明,對於孩子的平凡,認為都是孩子的原因,殊不知父母才是“罪魁禍首”。
關於育兒,有些父母講究窮養,而有些父母講究富養,不過相較於窮養,富養的效果有時候會更好。
寶媽過度節儉,孩子與同學差距大
小夏性格非常摳門,不僅對自己摳,對孩子也摳,幹什麼都是能省就省,在小夏這種嚴防死守下,存下了不少積蓄,但一家人的生活卻非常節儉。
如果說只是在吃穿上也就算了,但小夏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如此,給孩子挑選的幼兒園是離家10km最便宜的一家,孩子每天浪費在路上好幾個小時。
不僅如此幼兒園的興趣班也從來不上,每次其他小朋友上課的時候,老師就帶著小夏的女兒去空餘教室玩玩具。
女兒向媽媽提出過不滿,但都被小夏敷衍過去了,在小夏的思想中,幼兒園的興趣班都是騙錢的,孩子什麼都學不到。
而事實證明小夏真的太無知了,女兒與班裡同學差距越來越大,小朋友節日表演節目,女兒不會只能在後邊混,漸漸地性格也開始自卑起來。
越是“敗家”的媽媽,越能養出優秀娃,尤其是在這3方面,過度節儉只會坑了孩子1)在孩子的興趣上
興趣班的價錢雖然貴,但只要從中挑選一兩個,普通家庭都是能承擔得起的,孩子學一門興趣就能多一個特長,雖然平時用到的地方不多,但卻能給孩子增長一門底氣,在如今孩子個個十八般武藝的時代中,父母不要讓自家孩子太普通。
而幼兒園的興趣班,確實孩子能學到的東西太少,除非是高檔幼兒園,但即使是這樣,父母也儘量要讓孩子學。
不要讓孩子成為班級裡的異類,在其他小朋友都在上課的時候,自己只能在外邊看著,或到沒人的教室裡待著。
2)在孩子的穿著上
父母可以不給孩子買太多名牌衣服,但衣服種類至少要全,不要讓孩子一套衣服穿一個星期,或每天總是邋邋遢遢的,孩子也是要面子的,懂得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尤其是孩子都是以貌取人,如果孩子總是沒有新衣服穿,很容易讓孩子被小朋友嘲笑,孤立,從而產生自卑心理。
3)在孩子的格局上
一個人的格局影響著未來上限,沒有格局或格局太小的人,不管手裡有多麼好的牌最終都會打爛。
父母每年都要抽出至少一段時間帶孩子去旅遊,平常的時候也要多去幾個地方玩耍或參觀,增長孩子見識和格局。
在這3方面,寶媽越“敗家”,孩子越有出息,即使是窮養孩子的寶媽也要捨得。
怎樣的節儉對孩子來說才是有好處的呢?1)不該買的東西要節儉
現如今市面上有很多吸引人眼球的東西,除了好看點一點用處都沒有,但這點卻是最吸引孩子的。
父母在面對孩子要買的東西時多考慮一下,如果孩子真能用到,父母可以考慮買,但要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東西,父母就完全沒必要給孩子買了,除非家庭條件好,父母有經濟實力去滿足孩子。
2)重複的玩具要節儉
孩子永遠都是不嫌玩具多的,並且特別喜新厭舊,只要是自己玩過的就不再喜歡,還想要買新的。
關於孩子的玩具,父母要多給孩子買不同種類的,如果孩子想要重複的玩具,父母可以觀察共同點是否多。
要是不多,父母可以考慮買,但要是幾乎一模一樣的玩具,父母就完全沒必要浪費這個錢了,不然最後這個玩具的結局就會同上一個一樣,孩子根本不懂珍惜。
3)孩子的攀比要節儉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種攀比心理,不少父母特別支援,嚴格秉承著“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家孩子也要有”的教育理念,但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只會助長孩子攀比心理。
孩子正常需求或單純想要,父母可以給買,但出於攀比心理要買的,父母要阻止,並且要讓孩子明白這種行為不可取,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