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乖起來是天使,鬧起來是魔鬼!”這句話是不少父母受困於孩子情緒問題的內心獨白。孩子一天天健康快樂的成長,讓父母覺得養孩子,再辛苦也是件幸福的事情。

但當孩子情緒問題頻發:嬰兒期怎麼哄都沒法安靜;稍大點就開始發脾氣、耍性子;上小學那天開始為了寫作業雞飛狗跳……和孩子的有效交流成了奢望,對孩子的那份深厚的愛被拋到了九霄雲外,取而代之的是無奈、煩躁甚至憤怒。

面對孩子情緒問題,父母需要遊戲力

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專心學習,學習與人相處,必先確保他們擁有愉快及穩定的情緒。

教育部頒佈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將“情緒安定愉快”列為兒童身心狀況的目標之一,並且提出了明確的指標:

3-4歲 1.情緒比較穩定,很少因一點小事哭鬧不止。2.有比較強烈的情緒反應時,能在成人的安撫下逐漸平靜下來。

4-5歲 1.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不高興時能較快緩解。2.有比較強烈的情緒反應時,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漸平靜下來。3.願意把自己的情緒告訴親近的人,一起分享快樂或求得安慰。

5-6歲 1.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知道引起自己某種情緒的原因,並努力緩解。2.表達情緒的方式比較適度,不亂髮脾氣。能隨著活動的需要轉移情緒和注意力。

當孩子情緒上出現困擾時,例如恐懼、對他人缺乏信任、抗拒、敵視;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對自己沒有信心,害怕嘗試,退縮、畏難、離群索居;焦慮不安,很難專心學習……種種情緒問題令父母無所適從。

父母也會嘗試勸解安慰、講道理、但受困於情緒的孩子似乎並不能很好理解這些,往往效果不太好。

無奈之下,父母們往往使出殺手鐧,訓斥指責——獅吼功!

於是孩子們或者情緒更加崩潰,或者情緒被壓抑下去,但無論那種情況,情緒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孩子沒有獲得情緒調節的能力,父母在養育問題上也沒有獲得成長。

相反,孩子不舒適的情緒體驗被累積在內心深處,導致今後類似的生活經歷會很容易啟用孩子更加強烈的情緒問題,如恐懼、緊張、焦慮、憤怒、憂鬱……直至長大成為一個無法調節管理自己情緒的成年人。

其實面對不適的情緒體驗,孩子自己也很無力。

從進化的角度講,我們的大腦是理智系統和情緒系統同時工作的。受到外部刺激時,我們都會產生情緒,這是人類的生存本能。

情緒系統總是先一步接受資訊,先一步做出反應。因為情緒系統的運作模式更加本能驅動,處理速度要優於理智系統,這種選擇有益於種族延續。但文明進化的速度相比大腦進化速度要快得多。

現代人,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為了更好的生活、學習,需要從小學習調節管理情緒,更多用我們理性大腦思考決策,但這對孩子來說並不容易。孩子大腦中的理智系統(特別是前額葉)遠未發育成熟,力量非常弱,所以,孩子主動調節情緒的能力相對較弱。於是幫助孩子學會調節情緒就是父母們的必修課。

面對孩子的情緒,父母們與其焦慮、無助,不如把這個時間拿來同孩子玩耍。和孩子一起面對情緒困擾,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安全和信任,是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用愛將孩子的杯子裝滿,而親子游戲就是填滿孩子“愛之杯”的重要方法。

遊戲中的身體接觸有助於形成安全依戀,

讓孩子獲得原初的安全感與效能感

腦科學研究說明了親子交往與親子游戲在親子依戀和嬰幼兒情緒與行為正常發展中的作用。過去人們總是認為小腦只是協調機體運動的控制器官,與其他行為沒關係,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在小腦與腦邊緣系統(情緒控制中心)之間有雙向神經連線。

這一研究結果可以解釋早期母嬰之間身體的接觸,親近撫愛在嬰幼兒情緒與行為正常發展中的重要性。隔離養大的猴子和孤兒院兒童的異常行為,是因為早期缺乏身體接觸和運動刺激造成的。當嬰兒被大人摟在懷裡,搖著,拍著,傳入神經衝動刺激小腦,促進其發育。這一過程能延續到兩歲。實際上,嬰兒出生後,腦神經細胞繼續生長唯一的部分就是小腦。由於小腦和情緒控制中心有聯絡,身體接觸而產生的運動刺激也會傳導到情緒控制中心,使嬰兒感到快樂,這是親子依戀形成的物質基礎。

為什麼小朋友那麼喜歡被抱抱,喜歡被舉高高,喜歡坐人肉轉椅,身體的接觸是嬰兒情緒與社會性正常發展的重要因素。嬰兒期如果撫養不當,缺乏與父母的身體接觸、親近、撫愛,嬰兒情緒中心的神經通路就得不到正常的發展,愉快情緒中心與小腦的神經通路也得不到發展,日後有些人就會有體驗愉快情緒的障礙,情感上無法滿足。

即便不是小嬰兒,孩子也是需要在遊戲中與父母有肌膚相親的滋養。我們不妨與大一點的孩子玩“肉搏”大戰,這是孩子超級喜歡的遊戲。爸爸媽媽並排坐在沙發上,孩子衝到他們中間的空隙裡,然後爸爸媽媽像是拔河比賽一樣看看誰能把他搶過來。這個遊戲就可以透過身體強烈的接觸,增進小孩子的自我感以及與父母的聯結。類似的遊戲還有很多,只要父母們能夠全心投入地陪孩子玩耍,一定可以發明最適合你們家庭的遊戲。

遊戲激發孩子的自信,遠離無力感

在諮詢中,父母常常說自己的孩子沒有自信,缺乏勇氣。缺少自信的孩子往往缺少探索世界的動力和人際交往的勇氣,常常感到自己懦弱、無助。如果孩子擔心受傷、害怕被拒絕,對這個世界缺乏探索的信心,那麼通常會選擇逃避:“我不想要”,“我不會”,“同學欺負我”,甚至出現不想去學校、休學等問題。

還有一類孩子,他們也許會表現得膽大包天、任意妄為,但內心深處卻有極度的無力感。比如,有的媽媽諮詢時說:“你說我孩子無力,可為什麼他在學校里老打人,連老師都管不了他,只能請家長?”可以這樣來理解,無力感是孩子很難去面對的一種感受,為了能夠將自己藏得嚴嚴實實,而先發制人,對別人進行攻擊也是防衛方式:“我討厭你”,“吃我一腳”,“你是個大笨蛋”,“你們都要聽我的”。

要治癒這些孩子的無力感,家長朋友們也可以透過和他們一起遊戲的方法,幫他們走出困境,建立自信。

遊戲可以發展孩子的成就感,增強自信心。成就感是與自我概念相聯絡的情緒情感。在遊戲中,孩子有充分自由的選擇、自主決策的權利,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與願望來行動。遊戲為孩子探索自己的能力提供了機會。當孩子學會滑滑梯、搭積木,都會體會到成功的快感,體驗到自己的能力。當然,和孩子玩遊戲也可以讓孩子輸,這種合作為基礎的遊戲,孩子學會了協調自己與他人的想法,學會正確對待輸贏,學會在規則下取勝,並進一步發展成熟的、現實的自我概念。

孩子在遊戲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夠不到東西,沒有遊戲材料,怎麼藏不被別人抓到,怎麼快速的抓到別人等等。沒有努力的遊戲不是好遊戲。遊戲的魅力在於對孩子構成的挑戰性。孩子既可以學會利用線索與策略、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又可以學習克服困難、鍛鍊意志。問題的解決還可以是他們發現與體驗自己的能力,產生勝任感與成就感,有利於信心和進取心的培養。比如,一個小女孩想用娃娃的小被子把娃娃包起來。可是,如果把被子橫著包娃娃,則被子不夠長,娃娃的腳就露在外面了;如果豎著包,則被子不夠寬,包不住娃娃。小女孩嘗試著各種辦法,最後終於發現最佳的包娃娃的辦法:用被子的對角線作為長度把娃娃包起來,這樣就可以把娃娃全包進去了。小女孩包好了娃娃,好像如釋重負般長長地出了口氣。

遊戲是孩子幻想與現實的一座橋樑。也許孩子暫時在現實中覺得自己不可以,那在遊戲中讓孩子體驗到他可以。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情形,都會引發孩子的興趣,他們想知道一切事情的究竟。家長可以與他們一起遊戲,在遊戲中讓他們學會做飯、燒菜、清潔整理、上下班、爭吵辯論、照看嬰兒。周圍發生的一切,他們都看在眼裡,學在心裡。反覆練習這種遊戲,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信。當孩子們覺得自己行,自己能照顧自己甚至照顧別人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們才是最自信的。

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透過遊戲獲得自信,遠離無力感,大人不能太好強——需要跟隨孩子,而不是讓孩子跟隨我們。這是親子游戲最重要的原則。

有些父母太好強,放不下強烈的控制慾望。這也讓他們無法享受和孩子游戲的樂趣。比如,爸爸想和孩子打籃球,培養他一個男人應有的運動技能,但兒子偏偏想要和爸爸玩警察抓小偷的遊戲。於是爸爸發火、洩氣、感覺到徹底失敗。媽媽想要陪女兒玩畫畫,可女兒對畫什麼根本不感冒,而是把不同的染料混合來混合去,媽媽也很挫敗。

當父母打起100%的精神準備盡一個父母的職責陪我們的孩子玩耍,卻發現孩子似乎並不領情,父母開始抱怨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而卻沒有想一想這些遊戲,是否只是父母希望孩子喜歡的,而並非是孩子真正感興趣的。於是父母挫敗了,又把孩子扔在一邊不管。

有些父母生性好強,一定要比孩子搭一個更高的積木城堡,更好的樂高模型。有的正好相反,堅持戰略防禦,不敢和孩子玩打仗、摔跤這種有我們覺得危險的遊戲,怕受傷。但是不管怎麼樣,孩子需要我們家長努力克服自己的情緒,與他們一起玩他們鍾愛的遊戲。

阿克斯萊因博士在《遊戲治療》中對此有過精闢的闡述:孩子會“摸索他們自己的道路,試驗他們自己,逐漸表現他們的人格,為他們自己承擔責任”,從而“獲得前進的勇氣,變得更加成熟,成為獨立的人”。

遊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孩子透過遊戲向我們訴說他們的需要,玩他們想玩的遊戲,用他們希望的方式玩,就是作為父母聆聽孩子的最好方式。

用遊戲迎接孩子情緒的暴風驟雨,培養孩子情商

現在教育領域常常談論如何培養孩子情商、情感素質和情緒競爭力。遊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孩子情商,因為遊戲是孩子用來表達自己和釋放情緒的方式。

父母期待孩子擁有一個情緒的強弱調節器,而不是非開即關的按鈕。我們不希望孩子的情緒卡死在“關閉”檔——情緒被壓抑下去;也不希望一直處於“開啟”檔——難於安撫、歇斯底里。父母期待孩子情緒強烈時能有一定的節制,不會傷害自己和他人。父母們可以透過遊戲交給孩子們不同情緒下的身體語言,也可以透過遊戲扮演富有情感的角色,還可以在遊戲中引導孩子安全直接地表達情緒。

當孩子有強烈的情緒時,父母常常期待孩子可以直接用語言把情緒表達出來,比如:“哭有什麼用!有什麼事你說呀……你怎麼不說呀?”但是孩子的能力發展有自己的時間表,情緒調節能力也不例外。

如果父母過於依賴語言,就會一廂情願地固執於讓孩子“說出來”。由於很多情緒過於強烈,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又有限,實在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孩子光是說:“我很生氣”“我很難過”,並不說明他們已經充分表達自己了,他們仍然會陷於情緒難於被安撫。父母們需要為孩子的情緒釋放找到更好的、更合適的出口。

在孩子學會用語言談論情緒之前,他們需要先學習如何把情緒在遊戲中玩出來。為了幫助孩子完成這一中間過程,父母可以請孩子把情緒感受畫出來,編故事講出來或者表演出來。

比如當孩子和父母發生矛盾了,父母可以建議:“來,用這兩個娃娃扮演你和媽媽好嗎?讓他們告訴我們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們各自的感受是什麼?”或者更直接一些,當我們對孩子感到失望或生氣時可以和孩子玩假裝遊戲,假裝你是孩子,孩子假裝是你,孩子這時要生你的氣。當遊戲開始的時候,孩子也會共感到父母的情緒,父母一觸即發的憤怒也被拉回來了,還增加了彼此的親密感。

孩子還有一種本能的遊戲,叫做“情緒轉嫁”,即:試圖把不想要的情緒傳遞給別人。比如,一個3歲的孩子打了預防針,回到家後,他最喜歡玩什麼遊戲呢?當然是打針的遊戲。他會想當誰呢?當然是醫生或者護士——就是給他打了一針的那個人。那他給誰打針呢?通常是給爸爸媽媽或者別的大人,如果實在找不到挨扎的物件,他就會找個毛絨玩具或洋娃娃來代替。他希望爸爸媽媽如何配合呢?你最好裝作很痛,很害怕,大喊“我不要,我不要打針,請不要給我打針。”他會義正言辭的告訴你沒什麼好怕的。

這個遊戲讓孩子處於交往中強勢一方。讓被打針的一方變成給別人打針的一方,這種角色轉換雖然簡單,效果卻很好。被打針讓孩子覺得很無力,也可能讓他聯想到過去所有那些大大小小的挫折,想到那些自己無法控制、無法擺脫的事情,包括被大人帶去打預防針。打針遊戲讓他恢復過來,他看到了大人也有無能為力、絕望、求饒的時刻,而他卻強大無比。

雖然,遊戲是假裝的。但從悲傷中振作起來的需求卻很真切。孩子之所以選擇這個假想遊戲,不僅僅是因為好玩,儘管在這個過程中,他確實得到了不少樂趣。遊戲的目的是讓孩子再次經歷了整個過程,讓恐懼感透過哈哈大笑釋放出來。這個小創傷就透過遊戲在孩子的內心完結了,得到了補償。這就是孩子為什麼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玩這個遊戲。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叫做“踢貓效應”的現象,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物件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在我們的家庭系統中,孩子往往就最弱的,他們的情緒再無下一級可傳遞。但這個時候,我們成人如果可以在遊戲中扮演他的小弟弟之類的角色,孩子的情緒也就有了一個出口。

但是,有時孩子因為嘗試用遊戲的方式進行自我心理修復,卻遭到父母的打擊或者懲罰。作為成年人,我們有時會說:“別鬧了,我正忙著呢,”或者“不要煩我,我不喜歡”,而不是跟他們一起玩。如果是這樣,那麼他在心理上就會退回到自我封閉的狀態,把那些恐懼的情緒潛抑下去。而那以後,他就可能嘗試一些真正破壞性的方式了,比如毀壞東西,欺負小動物。或者暫時把情緒壓抑下來,等到下次打針的時候失控地撕心裂肺大叫。

遊戲的力量可以將愛的記憶內化進孩子的內心

有部很火的美劇,《this is us》超級溫潤柔情,涵蓋夫妻關係、親子教育、自我審視及生死哲理很多層面,感動了很多人,尤其是家庭觀。主人公皮爾森一家超級有愛,將遊戲的精神融入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比如,三個孩子被稱作THE BIG THREE,飽含著父母對孩子的愛和深情,所以即使孩子長大成人,各自遇上人生的難題,仍然可以用此來彼此鼓勵,汲取能量。

當然還有感恩節傳統。傳統的專案有徒步5.5公里,觀看電影,還有帶上帽子扮演先民裡克,傳統食物是沾有餅乾屑的熱狗,孩子們即使長大成人依然期待感恩節這天的到來,好重溫這一切,原因是在他們童年時期,有一年的感恩節,他們全家去孩子外婆家過感恩節,半路意外爆胎撞上柵欄,只好徒步5.5公里到達一處旅館。孩子們又累又餓,情緒十分低落,爸爸傑克這個時候扮演先民,搞來了影碟,利用現有的零食和火爐來了一次室內野餐,孩子們瞬間被點燃了,被意外差點毀掉的感恩節格外溫馨難忘。

多少年過去了,即使爸爸傑克已經不在了,孩子們已經長大成人,依然延續著這些傳統,童年這次感恩節的點滴記憶被傳承了下來。所以,家庭遊戲中獲得的愉快、親密、溫暖的體驗可以打敗時間,儲存所有關於愛的記憶。

遊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

用孩子的語言提供心理支援,力量是超乎我們想象的。成年人發出遊戲訊號,孩子就會有效接收到安全與信任。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講述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哄騙兒子說:其實大家正在玩一個“遊戲”。

父親以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度過了飢餓、恐懼、寂寞以及一切惡劣的環境,孩子純淨的心靈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影片結尾,解放來臨的前夜,父親將兒子藏在一個鐵櫃裡,囑咐讓兒子千萬不要出來,否則就會輸掉遊戲。不幸的是,父親被納粹發現了。當父親被納粹持槍押送去執行槍決,經過兒子躲藏的鐵櫃時,父親仍然用非常規的、誇張的肢體動作,成功安撫了孩子。孩子沒有出來,也沒有害怕,躲在鐵櫃中直到第二天獲救。

為人父母,需要一種活力,一種自信,一種情趣,一種幽默——遊戲力。

2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這種送親隊伍你見過嗎?幼兒園老師用單車接親,送親隊騎著兒童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