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對於孕媽來說,也是頭一次,也是隻有進了產房才能明白,卻沒提前做好準備,可能會出現尷尬、孕媽們有必要提前了解,早做準備。
1. 家屬陪產,並不是自己想陪就能陪
不同地區的醫院,具體要求和規定也不同,並不是所有醫院都能實現“家屬陪產”,因而想要家屬陪產的孕媽,可以提前諮詢諮詢醫生。
另外,家屬陪產並不是免費的,進去陪產的家屬,需要穿消毒過的衣服和鞋子,因而是要收費的,這點也要有心理準備。
2. 產房裡,醫護人員可能都是“冷漠臉”,心裡有些失落
對於產婦來說,大部分是第一次生寶寶,再加上“生孩子是鬼門關走一趟”這樣的說法和認識,產婦不緊張、不焦慮、不害怕就怪了。
但對於醫護人員來說,並不一樣,她們每天幫助很多產婦接生寶寶,看習慣了這樣的日常,自然很淡定,或是談笑風生,或是冷漠臉,都是正常的
當產婦看到醫護人員這樣的“態度”時,心裡難免會失落,覺得她們不為自己考慮。其實,換位思考就好了,這個時候更重要的是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順利平安的把寶寶生出來,因而孕媽們就不要瞎想啦,配合好醫護人員,儘快的把寶寶生出來。
3. 待產包準備的不充分、不周到
對於大部分孕媽來說,畢竟之前也沒生過寶寶,沒有經驗,待產包的準備也是聽別人建議準備的,難免會準備的不周到,就容易出現“尷尬”。但是一般醫生會讓在醫院小賣部購買,說是消過毒的,自己外面買的不讓帶進去,所以這點一定要注意了提前很醫生問清楚
4. 無痛分娩,要開三指才能打,也不是打了就一點都不疼了
不少產婦以為打無痛,是在宮縮開始就打了,其實並不是,是要等到宮口開到三指才開始打。
另外,打無痛其實就是打麻藥,因為劑量有限,所以作用也有時長限制,等麻藥失效了,婦產就又開始疼了。而且即使在麻藥作用期間,孕媽也不是完全沒有疼痛感,只是疼痛減輕很多,對疼痛敏感的產婦,還是會覺得疼。還有碰到過媽媽是對麻藥沒有任何藥效的,打了跟沒打一樣
5. 孩子出生後,醫生會迅速給娃戴上手環
不少家長,在生孩子前,最擔心在產房裡把孩子抱錯了,小說裡、影視劇裡經常有這樣的情景。這點現在是可以放心的,當寶寶出生後,醫生會給寶寶戴上一個“專屬手環”,上面標有寶寶的姓名(沒起好名字的寶寶會寫XXX之子)、出生時體重、出生日期等幾個重要的資訊。
6. 在產房裡,就給寶寶開奶了
不少孕媽在準備待產包的時候,會準備一小罐奶粉,準備讓寶寶在出生後還沒下奶的幾天喝。
其實,寶寶出生後的1小時內,醫護人員會抱來寶寶開奶並且和媽媽進行親密接觸。
因為在出生後20-50分鐘內新生兒處於“興奮期”,這時的吸吮反射最強烈,因此一定要儘快把握這“產後黃金1小時”,讓寶寶儘早吸吮,並和媽媽面板接觸,這樣可以讓媽媽體內分泌更多泌乳素和催產素,有利於母乳餵養。
7. 生完寶寶後,產婦要在產房待2小時才能回病房
剖腹產的媽媽,手術結束後就被推回病房了,但順產的媽媽,寶寶出生後,需要在產房觀察2小時才能回病房,主要觀察新媽媽的產後身體狀況,胎盤是否順利、完整娩出,側切或撕裂的產婦還需要縫合傷口,觀察新媽媽是否有產後大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