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懷孕以後會遇到不少的麻煩事,尿頻就是其中之一,白天尿頻也就算了,晚上尿頻不得不老是起夜,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在不同的孕周,尿頻發生的機率是不一樣的。尿頻首先是在早孕期出現,這也是早孕的典型症狀之一。懷孕以後,身體內雌孕激素和其他激素的水平明顯上升,這會導致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系統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在泌尿系統,體現為腎血漿流量(RPF)和腎小球濾過率(GFR)的增加。與非孕期相比,RPF增加35%,GFR增加50%,這就意味著尿量的增加。再加上隨著子宮的增大,會直接壓迫膀胱,讓膀胱變得比平時更加敏感,即使是尿液沒那麼多,也會有尿意,老是要去上廁所。RPF和GFR均受體位影響,平躺時會明顯增加,所以晚上睡覺的時候會比白天產生更多的尿液,夜尿也就會明顯增加。

(圖片來源:攝圖網)進入中孕期以後,子宮的增大主要是向上,不再是直接壓迫膀胱,所以尿頻的情況會有所緩解。進入晚孕期以後,碩大的子宮會繼續向前壓迫膀胱,於是又會容易出現尿頻,特別會導致晚上的起夜。整個孕期,準媽媽的血容量會增加大約1500毫升,這主要是在孕中晚期體現出來,血容量的增加也會帶動尿量的增加和尿頻的發生。為了減少夜間尿量的增加,減少起夜對睡眠的影響,可以注意以下兩點。

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二胎不夠,三胎來湊”,專家提出新建議,但是年輕人會買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