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阿凱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在城市裡上了大學買了房子,結婚生子之後,把媽媽接了過來帶孩子。不料本來關係還可以的婆媳關係卻迅速惡化。具體的情形,比如當阿凱想要和妻子晚飯後去小區樓下散散步時,媽媽一定要陪同,並且次次如此;家裡看電視時,媽媽一定要坐在阿凱和妻子的中間;在很多小事上,妻子和媽媽經也常吵個不停。

阿凱很是苦惱,每次碰到妻子和媽媽吵架的時候就很難辦,一邊是自己的妻子,一邊是自己的老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潘長江有首歌《兩個對我恩重如山的女人》,唱出了夾在婆媳之間男人的苦惱:兩個對我恩重如山的女人,你們不要再爭,我對誰的感情最深,你們越是追問,我越是心急如焚。

歌詞,把我們特有的婆媳關係美化了。然而,這種帶有很強意味的“三角戀”關係,其實是不健康的,是一種病態的關係。

一、中國家庭的經典輪迴

心理諮詢師武志紅對於中國家庭中的輪迴有一個經典的分析:

1、結婚時,選擇物件的標準不是愛,而是安全感。換句話說,就是女孩都在找“爸爸”,男孩都在找“媽媽”。再深入分析,女孩找的“爸爸”其實扮演的也是媽媽的角色:會照顧人、疼我、愛我,無條件的付出。

2、婚後,由於沒有優質的感情基礎,再加上女性普遍缺乏安全感,於是會去抓丈夫,控制丈夫,丈夫開始逃離。

3、等有了孩子之後,妻子會發現,孩子可以最大程度的彌補自己內心的空洞。並且控制孩子更容易,孩子也不會逃離。

兒子,則會彌補感情空洞,女兒呢,如果媽媽內心比較健康,同樣會被抓緊;如果媽媽重男輕女,那麼女兒就成為媽媽的“被討厭的內在小孩”的投射物件,在忽視、討厭和訓斥中長大。

4、等到兒子和女兒長大後,兒子抗拒表達情緒,抗拒和異性親密,成為不同程度的“媽寶男”,女兒則缺乏愛和安全感。於是又進入下一個輪迴。

觀察我們自身的家庭成長和身邊的家庭關係,你會發現這樣的家庭關係真的是太普遍了。

二、什麼樣的家庭模式會造就不健康的孩子

1、煩丈夫,愛兒子

這樣的家庭,媽媽一般都比較強勢,爸爸則老實。媽媽就會對爸爸各種不滿意:錢沒有別人掙得多,人沒有別家老公長得帥,不會說甜言蜜語不會哄人等。等到有了孩子,特別是兒子之後,就會把所有的情感傾注到兒子身上,爸爸則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

等到孩子上大學的時候,不是考慮哪所學校更好更適合兒子,而是看哪所學校離家離得近;等孩子畢業之後,想各種辦法,找各種關係,給兒子在家所在的城市給兒子找一份工作;如果兒子留在了其他城市,則有可能會背井離鄉,到兒子身邊照顧兒子。

2、“沒”丈夫,愛兒子

這可以用媒體已經說爛了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喪偶式育兒。

因為爸爸在這個家裡,除了提交每個月的工資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參與感。媽媽在這樣的“喪偶”情形當中,更是把兒子抓得緊緊的。很多媽媽覺得,兒子才是自己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這種親子關係,孩子小的時候還看不到太大的傷害,但是如果兒子已經長大成人後,做媽媽的還是不能夠放手,其後果輕則擾亂孩子的生活,重則可能毀掉孩子的事業和人生。

朱雨辰和她媽媽的關係則是現實中一個典型的例子。朱雨辰這樣一個很好的演戲苗子,硬生生被他形影不離的媽媽毀掉了。

3、太愚孝,輕妻子

在一直親密無間的母子關係當中長大的兒子,結婚生子之後,每當婆媳關係有衝突時,他明明內心知道妻子受了很大的委屈,但是在實際的言語和行動上,他仍舊會在站在父母的一邊,勸妻子大度一些,能夠孝順老人。

於是,兒子就會在家人面前,覺得妻子做得不對;但是在妻子面前,又覺得家人有點太過分。而他自己,則是左右為難,什麼也做不了。

其實,兒子應該明白,他才是聯結妻子和家人的樞紐,他才是媽媽和妻子爭奪的物件,他才是化解這場衝突的根本所在。

一味地逃避責任,希望做好好先生並儘可能滿足雙方的要求的時候,婆媳關係之間的衝突會永無休止。

三、親子關係應該次於夫妻關係

知名心理諮詢師曾奇峰說道:夫妻關係是一個家庭的定海神針,應該排在家庭的首位,其次才是親子關係。

這時候很多的媽媽一定會持反對意見:孩子剛出生時,需要媽媽的全身心照顧,這個時候,親子關係一定是排在首位的,怎麼會輪到夫妻關係的份?

是的,嬰兒剛出生時,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都需要媽媽全方位的照顧。可是我們想一想,如果夫妻關係不和諧,媽媽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其質量和夫妻關係好的時候會是一樣的嗎?一定是不同的。

在嬰兒剛出生的前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裡,媽媽的責任是照顧和陪伴孩子,爸爸則是支援媽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活,這同樣能夠創造良好的夫妻關係。

在孩子上學之後,媽媽更應該有意識地認識到:夫妻關係是排在首位的。這不僅僅只是給孩子的當下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對於孩子未來的婚姻和家庭同樣至關重要。

當父母是父母,兒女是兒女時,當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時,婆媳關係自然而然就會化解。

10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鯨魚堡智慧水育 | 專注水上教育,用心用愛滋養孩子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