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歲半至三歲半的孩子,常有一些莫名的堅持,即使父母好言好語的給予提醒或糾正,孩子依然會崩潰反抗....這時該怎麼處理?

孩子常常會有一些不知所以的堅持,例如:喜歡堅持自己按電梯、堅持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堅持穿反鞋...…通常這些情況,都是在三歲半以下的孩子居多,這階段的孩子因為生活經驗值還不夠,想要探索環境,因此看到大人做一些事情,自然而然自己也會想要嘗試。

針對孩子種種「堅持行為」,給出四點建議幫助各位父母維持正向教養。

1.在允許的情況下,多讓孩子練習,可以培養孩子覺察能力、滿足探索需求

一歲半到三歲的孩子,正值『自我認同危險期』,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叛逆期。他為了想要確立自我的存在,所以會無意識地把跟他不一樣的一些想法直接排除於外,因此父母就算好言好語地說,孩子還是可能出現反抗的情形,這是三歲以下孩子常有的事。

如果孩子做這件事「沒有立即的危險會發生」,其實建議家長可以嘗試退一步,當下不給予他立即糾正,讓孩子在允許的情況下多多自我練習,等下次在他做同一件事之前,先幫助孩子確認再引導與協助執行。

通常孩子沒有發現自己動作不正確,是因為他們還沒有覺察到這個問題,因此我們要幫助他的是「培養他覺察的能力」,而這是需要時間的。

凱爾諾特溫馨提示:多讓孩子練習,除了可以培養孩子的覺察能力,也可以滿足他探索環境、適應環境的內在需求,當他的內在需求能常被滿足,只是想做但做不到,他就比較不會這麼的沮喪。

2.事前告知,「預防勝於治療」

孩子如果很常有某些堅持(例如:堅持自己按電梯樓層),這時成人可以向孩子進行事前告知(例如:週末去商場人會很多,所以沒辦法讓你自己按電梯樓層),在孩子沒有情緒的時候,你跟孩子做約定是最理想的,這樣子就可以避免孩子因為不符合期待而出現的吵鬧情形。

凱爾諾特溫馨提示:其實很多時候教育要做的事情是「預防勝於治療」,但是如果我們的準備工作、預備功夫都沒有做到,那孩子要哭鬧的時候,我們再來對峙就比較不理想了。

3.提前告知但孩子還是有情緒,成人要先安頓內在

若孩子當下情緒還是很高亢,請同理但不處理,千萬不要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跟他講道理,

如:

「今天很多人,我們沒有辦法xxx。」

「你這樣很大聲會吵到別人!」

「你再這樣爸爸下次不帶你出來!」

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成人要先安頓;我們要了解這就是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因為他還沒有習得足夠的自我控制力,成人就算生氣也無法有效解決問題。

4.若孩子仍然堅持,成人可以「和善」且「堅定」地做自己的決定

在阿德勒正向教養裡有一個原則,當你的孩子沒有辦法理性地去做一個選擇,你無法讓他配合的時候,你就和善且堅定地去做你要做的決定吧。

意思就是,當你的孩子無論怎麼說明與引導,他還是執著的要做非理性的事(例:外面10度要穿一件薄T 恤),那麼你就為他做決定。

但關鍵是要「和善且堅定地去執行」,這樣久了孩子就會知道你的規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他就會更瞭解你給予的規範裡面,有著一個清楚的原則,他就會比較容易適應。

參考:《親子天下》 羅寶鴻

9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短短30分鐘,男孩眼球被“吃光”,都怪寶媽太心軟,惹下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