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父母都希望孩子人生的路上充滿愛和支援,我們常把愛掛在嘴邊,用力地告訴孩子身邊都是愛,可有時“愛”說著說著就披上了道理的“外衣”,反倒讓孩子體會不到愛,也看不見歡喜.....

01孩子從感受出發,成人從結果出發

9歲的小男孩有有說自己會把妹妹當成是一個對手,一個老和自己唱反調的敵人。

可媽媽的反應卻是恭喜,“除了妹妹之外,這世上有很多人跟你唱反調,不只是她一個,我非常恭喜你,因為這世上有了讓你實踐的機會。”

在媽媽眼裡兩兄妹之間打打鬧鬧也是正常的,只要自己給兩個孩子的愛和框架大體是一樣的,這些打鬧不會對兄妹間的感情產生影響。

媽媽看來自己對有有的愛沒有被妹妹分掉,只是一些精力拿出來分給了妹妹。

媽媽為了拉近兄妹的距離,還給有有描繪了一份漂亮的“藍圖”,告訴有有他不但沒有缺失愛,反而收穫了更多,“我恭喜你世上多了一個愛你的人”。

儘管媽媽盡力的去淡化哥哥心中妹妹所帶來的困擾,也努力的去把握大方向,讓哥哥接納妹妹。

但有有在後臺跟老師聊到自己與妹妹相處的感受時卻說:“我每次看到她(妹妹),我突然感覺非常想走,我見到她非常的反感,我不知道是為什麼。”

如果以一個成人的視角來看,媽媽說得好像也有她的道理,畢竟一個二胎家庭很難做到絕對的公平,媽媽有這些想法和做法一定也是在教育過程中有過思考,不斷修正而形成的。

但問題在於父母灌輸的這些邏輯滿分的道理,並沒有進入到孩子心裡。

有有當著父母的面表現得妥協、認同,可背後又因和妹妹的相處而惱火不已,還覺得把妹妹弄哭了,“特別爽、我感覺特別開心、高興”,甚至想到了成年無所謂要不要見到妹妹,如果遇見了,就想想辦法找個藉口,趕快走。

為什麼媽媽用心經營的兄妹情、描繪的愛的場景,都進入不到孩子心裡呢?

有有感到被妹妹唱反調是他在意的事,可媽媽卻看不到他的感受,而是告訴這還不算太糟,有有在意媽媽的愛是否完整,媽媽跳過了接納他的情緒的步驟,只是在語言上恭喜他多了個親人出現在他的生活裡。

有時父母總是在不停說道理,卻沒想過孩子尚且年幼,無法提前解鎖父母用成人化的語言打造出來的場景,他們即使聽父母的話,往往也是因為對父母的依賴,而不是對父母口中結果的接納和理解。

而成為父母的我們,經歷了很多,對孩子有很多忠告,常把精力放在如何糾正孩子的行為,促進好的結果上,卻忘記了我們也曾經是孩子,曾有感受需要被接納。

02父母在用“理智腦”時,孩子還在用“情緒腦”

15歲的銘揚因感覺不到父母的信任,開始激烈地反抗父母的管教,甚至鬧著要和父母斷絕關係。

為了挽留孩子,媽媽給孩子寫了一封信,從信的內容裡可以看到,媽媽是很真誠地想要和孩子好好聊一聊,但是信寫到一半,媽媽卻又開始講道理,告訴孩子要懂得感恩、尊重,理解父母的苦心。

媽媽本來是想表達愛,一上道理,竟變得像在指責,這些道理阻礙了銘揚去感知父母默默付出的愛。

孩子大一點,進入青春期,他們也會在意父母是否關注自己的感受,“你不在乎我我為什麼要在乎你們呢?”就常是青春期孩子質疑父母時掛在嘴邊的話語。

孩子空出來的是情感上的需求,卻沒得到情感上的迴應,只是得到了父母的道理,可道理再多再正確,也填不滿孩子心理越來越大的空缺。

要知道大腦是從下往上層層發展的,也就是說孩子下層的“情緒腦”要先於上層的“理智腦”變得成熟。

而大人卻往往掌握著“理智腦”的功能,也希望孩子擁有上層腦的特質:會洞察、會思考、會決策。

這些“希望”這佔據了父母大部分的關注,卻忽略了對孩子情緒上的快速響應。

熱播劇《小歡喜》裡不就有句臺詞嗎?

“父母和孩子永遠是有時差的”。

只從自己所處階段的視角看出去的親子關係是很難同頻的:父母總覺得孩子應該說說道理就懂事了,可孩子的世界還在擴充套件,要到了一定程度才能理解父母口中的道理。

結語:

我們有時候會忘記了孩子還只是孩子,他們在很多時候對待一件事的起點和父母是不同的。

“蹲下來”這句話不該只是對幼兒父母說的,也應是對每一個青少年而言的。

我們無法強求孩子快速升到父母所在的高度,想父母之所想。

只有父母停下腳步來等等,和他們處在同一平面才會瞭解他們所看到的世界。

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MOOKIKI鯨寶課堂丨人們會異口同聲說“孩子就是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