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的成長,一些叛逆行為也伴隨著到來,父母整天在孩子耳邊嘮叨,孩子不僅不改正還會覺得媽媽就像是唐僧,天天在我耳邊叨叨不嫌煩嗎。孩子犯錯肯改正錯誤,一般都是家長平時教育得好,但是有一些做錯事不僅不改正,還和家長對著幹,做錯事不道歉,就算把別人東西偷回來了,也嘴硬不承認,那麼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和家長也有一定的關係。
1、怕父母責罰自己通常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都會第一時間趕過來解決事情,而且在孩子犯錯誤這方面非常重視,只要孩子一犯錯,都會迎來父母的打罵,只會說“你給我少惹點禍不好嗎?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什麼時候讓家長操過心”,所以孩子就會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過錯,只能用不承認的方式來讓父母跳過這個問題。很多孩子在犯錯會感到害怕,在加上父母一遍遍地逼問,就會用哭鬧來對應父母你們冤枉錯人了。
2、孩子自尊心太強有些孩子對犯錯的認知度不是很瞭解,他們以為犯錯就是一件特別丟臉的事情,尤其是在學校犯錯被通報批評了,這會使自己很丟自尊心,所以在犯錯的時候,他們只能逃避,不承認自己犯的錯,能躲就躲。在孩子心裡以為,只要我承認這件事是我做的,那麼父母責罰就是對的,他們認為我就是一個愛調皮的壞孩子,那麼一但孩子產生這樣的心理,接下來無聊做什麼錯事,孩子就繼續嘴硬下去。
3、犯的錯誤,責任不全在我這種情況家長不是特別瞭解,但是在孩子們心理特別清楚,因為有些事情不是一個人就能犯得錯誤,有些孩子是在孩子頭的帶領下調皮搗蛋的,就比如兩個孩子在一起玩玩具,其中一個孩子看見遠處有個小朋友在玩小汽車,但是他也想玩,於是就教唆另一個人去把他的小汽車拿來一塊玩,結果把別的小朋友弄哭了,然後家長就帶著孩子去道歉,但是孩子就是不道歉,因為搶別人玩具不是我想的,因為他覺得錯誤不在他身上。
在孩子犯錯這方面,家長不能被孩子的情緒所影響,孩子情緒越激動,家長就需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能威脅孩子“不道歉媽媽就不要你了”,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害怕你,所以,家長平時在教育孩子時要和孩子多溝通,家長需要以身作則,不要給孩子反面教材,犯錯不逃避,才能真正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