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天晚上,我上床睡覺準備關燈時,無意察覺到膩膩(已熟睡)放在枕頭上的小手有些異常。我仔細低頭一看,差點被嚇呆了——膩膩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第一關節處被皮筋緊緊地捆著,且已經呈現黑紅色,有缺血的跡象。

我趕緊將膩膩手中的皮筋解開,並用手順著整隻手指摸了摸,以促進血液迴圈。不到30秒的時間,膩膩的手指血色基本恢復了,除了明顯的勒痕還在。這時,我才鬆了一口氣。

想想真是後怕,如果我先關了燈,或者膩膩的小手藏在被子裡頭,後果真是不敢想象。

我還及時拍下了膩膩手上的勒痕,打算第二天等膩膩起床,給她進行再一次的安全教育。

對寶寶的安全教育要因時制宜

細心的爸爸媽媽可能會發現,上文中我提到的是“進行再一次的安全教育”,為什麼是“再一次”呢?

日常中,每當發現任何與安全教育相關的“教材”,比如:放在桌子邊緣的碗、靠在牆上的木板、地上散亂的玩具、茶几上盛放著開水的水壺……我都會利用這些“教材”,對膩膩進行安全教育。

下面我舉2個我日常對膩膩進行安全教育的例子。

1.利用相關題材的短影片進行安全教育

有一次,我刷到一個短影片內容是一群小孩在河邊邊緣走,而河岸上沒有任何圍欄。這時,遠處有一個比較年長的姐姐衝著孩子嚴肅地大喊:“你們都不要命了嗎?還不快點上來……”聽到話後那群孩子才趕緊離開。

看到這個影片,我覺得非常有教育意義,於是讓膩膩看了幾遍。我先問她影片裡發生了什麼,讓她用自己的話將看到的內容說出來。之後,我再反問她:“為什麼那位姐姐要喊他們?”“他們在河邊走,會摔下去的,摔下去會死的,要快點上來。”膩膩邊說著,邊跺著雙腳揮著雙手,做出很著急、很慌張的動作。

我肯定了膩膩:“對的,河邊走太危險了,如果不小心掉到河裡就上不來了!”

趁著這個機會,我繼續延伸,平時如果有去到距離水源比較近的地方(舉例了日常中可能去的那幾個地方,增加代入感),一定要遠離水域,走到安全區域。我還嚴肅地告知她,爸爸媽媽不會游泳,就算有大人在也沒辦法下水救援,增加她的防範意識。

就這樣,藉著這個短影片,我為膩膩進行了一次“預防溺水”的安全教育。

2.利用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安全教育

一次,在家裡和膩膩玩丟玩偶接玩偶的遊戲,由於膩膩一玩到運動類的遊戲就會過於興奮,容易出現大幅度動作,有好幾次,膩膩總是將玩偶從安全區域丟到傢俱底下,從而出現了可能磕碰的安全隱患。

看到危險隨時可能發生,我停下了遊戲。我指了指桌角、桌邊,對膩膩說:“你剛剛蹲下去撿玩偶的時候,差點撞到了。”我也以身示範了一下,讓自己靠近桌邊去撿東西,然後再故意用頭去撞了一下桌子,讓膩膩明白危險是如何發生的。

爸爸媽媽應該重視對寶寶的安全教育。在生活中,只要面對任何可能發生危險的因素,爸爸媽媽都要停下手中的工作,積極向寶寶講述其中的危險,幫助寶寶理解並懂得預防或避讓。

對於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爸爸媽媽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儘可能地將這些隱患消除。但隱患無法百分百消除,且寶寶也不可能一直生活在一個絕對安全的環境中。

爸爸媽媽只有教會寶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瞻前顧後,懂得及時察覺生活中的隱患,懂得保護自己,再配合大人的照料,才能對寶寶進行有效的保護。

出現危險行為應對安全教育進行“溫故”

對寶寶進行因時制宜的安全教育,比口頭上的嘮叨,比突然一本正經的告知更有效得多。不過,“舊知識”太久沒用難免會忘記,寶寶也需要在一次次的實踐中理解和掌握。

當寶寶出現危險行為時,爸爸媽媽除了要及時幫助寶寶脫離危險外,還要在事後及時對寶寶進行安全教育的“溫故”。

就像膩膩這一次用皮筋捆住手指的事,在膩膩第二天起床,我就給她看了昨晚拍的照片,並從網上找了手指被壓迫缺血的相關圖片給她看,讓她明白她這一次不經意的行為可能對自己造成的危險。

我還翻了以前膩膩嬰兒時期我給她穿反襪的照片,並告訴她:“你看,襪子裡面的線頭太多了,媽媽怕線頭纏繞住腳趾頭,所以幫你把襪子反過來穿。”我也給她看了看她現在的襪子,“媽媽給你買了純色的襪子,這樣裡面就不會有太多線頭了。”

媽說】

生活中,寶寶難免會做出各種危險行為,爸爸媽媽需要做的,就是隨時隨地對寶寶進行安全教育,做到因時制宜,把安全教育落實到日常生活中。

此外,在每一次發現安全隱患或危險出現,還要再次為寶寶“上課”,在保護寶寶的同時對寶寶學過的安全教育知識進行“溫故”。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每位母親都曾經是李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