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兒,目前來說還是很多家庭的首選,有些是因為工作沒時間照顧孩子,有些是覺得老人有生育和帶娃經驗,彌補自己沒有經驗的空缺。
前些天,山東濟寧一家人吃飯,奶奶擔心小孫子食物嚼不爛,便用嘴把食物嚼碎後餵給孫子吃,兒媳婦嫌不衛生,婆婆卻說:“你們小時候都是這麼喂大的”。
兒媳婦正在發愁如何勸阻,這時一旁的大姑姐看不下去了,學著奶奶的樣子把食物嚼碎要餵給奶奶,奶奶瞬間嫌棄得不行。
網友們紛紛表示“大姑姐幹得漂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正常情況下,寶寶6個月開始新增輔食,隨著月齡的增加,食物變得越來越豐富,從最開始的米粉到可以咀嚼的食物。
可是,寶寶乳牙還沒有長齊,很多家長擔心寶寶食物咀嚼不動難以消化,就會把食物嚼爛再喂寶寶,美其名曰“幫助寶寶更好的消化吸收”。
先說說嚼餵食物的危害1、傳播細菌
大人口腔中有很多細菌,這些細菌由於身體免疫系統已經完善,免疫系統可以輕鬆應對,可是對於寶寶來說,有些細菌在自身免疫系統不健全的情況下,很容易被感染,輕者腹瀉、發燒,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2、寶寶咀嚼肌得不到鍛鍊
替寶寶把食物嚼爛,剝奪了寶寶最初鍛鍊牙齒咬合和咀嚼肌能力,乳牙的萌發很多時候依賴咀嚼對牙床的刺激,同樣咀嚼肌失去鍛鍊的機會,會影響寶寶語言能力、流口水等問題。
3、“色香味”已不再
家長費盡心思給寶寶做一餐“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卻讓食物先經過自己的口腔進行初步處理,就算做得再“色香味”俱全,出來時恐怕也都是慘不忍睹,你確定孩子不會嫌棄嗎?
就像上面的那位大姑姐一樣,換位思考一下,別人把食物嚼碎餵你,你會接受嗎?
擔心寶寶食物嚼不爛,影響消化,我們應該在寶寶輔食上入手,遵循從少到多、從單一到多樣、由稀到稠、再由粗到細的原則。
寶寶的消化、咀嚼能力的發育,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宜過早新增新奇食物,當然也不能太晚新增食物,同樣不利於寶寶的成長髮育。
寶寶新增輔食的順序應為:米粉→蔬菜泥→水果泥→蛋黃→肉泥→顆粒食物→普通食物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個月開始新增輔食,而最開始新增輔食的時候,食物的選擇只能是米粉,因為米粉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同時能滿足寶寶最初的營養需求。
7~9個月是寶寶咀嚼能力的發育關鍵期,經過1個月左右的時間適應了流質食物後,食物開始過渡到碎末、然後再是小塊,粥、顆粒面、切碎的蔬菜等開始慢慢接受。
覓食和吸吮是新生兒原始的本能,而咀嚼和吞嚥需要咀嚼肌、舌頭、牙齒等多器官配合,後天不斷地訓練完成完成的精細化動作。
咀嚼對嬰兒牙齒、骨骼和肌肉發育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這些都是對未來語言發育有幫助的。
隔代育兒最大的弊端,就是有些老人缺乏健康知識,習慣按老一套的觀念帶娃,其實她們對孩子的愛其實一點也不少,當媽媽們發現問題又礙於情面不好阻止時,又沒有上面那樣的大姑姐,老公必須要承擔調解員的職責,這樣既指正了老人的錯誤,又不會引起婆媳矛盾,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