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愛與關心,沒有什麼比這更為重要。有的家長很納悶,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長大後卻跟自己不親,這時就需要反思一下了。假如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能從父母那裡獲得一種安全與穩定的感覺,那麼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大影響的。
楊女士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兒子,不過從小楊女士就很少抱他。因為楊女士聽說了“孩子哭,家長不要抱”的說法,而且寶寶也很懂事,把他放在床上,只要塞上奶嘴,他就不哭不鬧,省了不少事。
等到兒子大一點,每次生病,楊女士也不會再時時刻刻地陪伴在身邊。因為楊女士覺得,兒子可以獨立照顧好自己,事實上,兒子也沒讓她失望,這一點一直很讓她驕傲。
不過,有一件事讓楊女士十分苦惱,那就是兒子越長大,越是跟誰都不親近。這種靠近不了兒子的感覺,讓楊女士感覺非常難受,也讓她百思不得其解。
知道後來,楊女士觀看到了心理學專家李玫瑾的影片,李教授說:“養狗,狗不會咬你,但會咬別人。但人就不一樣,人從一出生就是什麼都不行的,四肢不能翻,頭也不能動,吃喝拉撒睡,甚至是打嗝都需要等人來幫忙。所以,人的社會性與情感性都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
然而,這個過程的形成需要固定的撫養人與身體接觸。如果把孩子往床上一放,給他塞個奶嘴,這樣帶孩子,孩子確實也能長大,但是跟誰都不會親。因為孩子是需要這樣的身體接觸的,這種接觸會讓他們感到很快樂。
如果孩子生病,把孩子往醫院一扔,父母就走,那孩子由誰來管呢?護士嗎?一天下來,病人那麼多,護士不可能給孩子一個穩定的身體接觸。所以,孩子需要穩定身體接觸,至少從6-18歲。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出問題,就是在這個階段出了問題。”
看完影片以後,楊女士才恍然大悟,並感到十分後悔。原來,她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極度缺乏跟孩子的身體接觸,所以才將孩子一步一步推遠了。
當孩子“要抱抱”時,父母應該積極響應1、能夠增強寶寶的安全感
寶寶會在父母溫暖的懷抱與撫摸中,淡化自己的煩躁感,變得安靜乖巧。寶寶平靜下來以後,他們會睜大眼睛觀察這個世界,對周圍的一切都心生興趣,激發自己的探索思維,在探索中獲得學習經驗。
2、能夠建立親子情感關係
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密的小動作,會讓孩子與自己在互動中,無形地建立起友好的親子關係。這為日後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提供了良好的溝通橋樑,也為日後父母教育孩子提供了便捷的平臺。總之,適當地給孩子愛的抱抱,會取得孩子的信任。
3、能夠促進寶寶的生長髮育
父母給予寶寶的擁抱,不僅可以緩解寶寶的不良情緒,還能夠提升寶寶的免疫力,有助於促進寶寶的身體發育。
帶娃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誰也不是生來就知道如何當父母的,為人父母都是第一次,很多時候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遇到問題時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那就多看看、多借助專業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