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小孩子天生對任何事情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無論家長在幹什麼,他們都喜歡圍在周圍,嘰嘰喳喳的問個不停,對於媽媽來說,真是一種甜蜜又沉重的負擔

所以當孩子大一些,動手能力和語言能力都發展協調後,家長們就會選擇讓孩子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這樣不僅能幫忙分擔一些家務,還能讓孩子體會到大人的辛勞,兩全其美。

孩子的性格不同,在做事情上也會有不同的表現。最近就有一位“處女座”寶寶,在幫媽媽做家務時,最後的成品堪稱“超完美”!

這天,媽媽在廚房裡準備晚飯,兒子就黏在媽媽的身後,一會兒問問這個,一會兒問問那個。媽媽實在被叨擾得有些煩了,就告訴兒子晚上我們要吃白菜,讓兒子幫忙把白菜剝開。

兒子顯然很是願意幫媽媽幹活,照著媽媽的樣子,一下一下地把白菜掰開。為了能把白菜放進水槽裡,還特意搬來個小凳子,自己站在上面剝菜。媽媽看見兒子如此地用心,也就放心地忙著其他的事情了。

不一會兒,媽媽轉過身來看看兒子把白菜剝得怎麼樣了,眼前的成品讓媽媽又好氣又好笑。

原來,兒子並沒有把白菜放進水槽,而是把白菜一片一片地剝下,按照大小順序,排列整齊,規規矩矩地擺在灶臺上面。

前面大片的白菜還好說,後面的小白菜已經都分不出白菜心和白菜幫了,兒子竟還在那剝著,那認真的小模樣也是讓媽媽哭笑不得。

這麼小的孩子,做事情就有條有理,有規有矩,相信在平時的教育中,媽媽也是著重培養了孩子的做事態度,而在以後的教導中,這樣的孩子也會讓大人覺得好教不少。

孩子不論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所以告訴他們在家庭中應該負起的責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擔家務則是最好的方式。

四五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完成簡單的家務勞動所要求的協調能力、靈敏度和集中力。即使他們還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意圖,但對孩子來說也家務勞動是益處多多。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做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另有專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父母也要充分信任孩子,讓他們發揮自信去獨立完成某件工作,同時也要幫助孩子理解幫助他人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如何讓孩子輕鬆地,持久地養成做家務的好習慣,以下幾點家長必須注意:

1. 讓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結合孩子渴望被重視的需求,讓孩子意識到,他的工作會對家庭帶來很大的幫助,全家人都會很感激自己所做的一切。

2. 把任務細緻化,並給孩子做示範。

過於籠統的指令,可能會讓孩子困惑並挫敗孩子的積極性。相反,把一個任務分拆成數個步驟,孩子才會確切理解你的要求。

另外,父母應該親自給孩子做示範,直到孩子能夠獨立完成。

父母的耐心是非常至關重要的,即使孩子忘記了某個步驟,也不要批評斥責。批評會挫敗孩子的自尊,更會降低他與人合作的意願,耐心提醒直到他記住為止。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1歲寶寶幫奶奶搬木頭,接下來寶寶的動作,讓奶奶笑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