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光彩奪目,渾身都是讓人豔羨不已的優點。例如,別人家的孩子順利地考上了大學;別人家的孩子寫作業自覺主動從來不用催促;別人家的孩子早睡早起,早晨還有時間讀英語課文呢……那麼,別人家的孩子為何那麼好呢? 羨慕沒有用,最重要的是發現別人家的孩子優秀的原因,從而努力提升自己家孩子的能力,讓自己家的孩子也變得和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優秀。
不可否認每個孩子的天賦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很擅長學習,有的孩子心思根本不在學習上。當然這只是兩個極端的表現,實際上也有心理學家說,除了天賦異稟的人之外,人與人之間先天的條件基本差不多,只是因為後天的努力才導致每個人的人生截然不同。看到這裡也許有些父母會覺得沮喪,為何自己家的孩子比不上別人家的孩子呢?也有的父母感到慶幸,看來自己家的孩子還是可以趕上別人家的孩子的。當然,第二種父母的想法更正確。
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大多數高效能的孩子並非天賦異稟,而是因為他們擁有很好的習慣,很善於利用時間。既然如此,父母就要發揮自身的作用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讓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井然有序、效率倍增。
媽媽一直很奇怪,為何妮妮每天放學之後要寫那麼長時間的作業。畢竟妮妮才上小學四年級啊,不應該有那麼多的作業。
有一天,妮妮又到晚上九點半才寫完作業,媽媽實在忍不住了,在班級的家長群裡詢問了其他同學完成作業的時間。其他家長告訴媽媽,雖然四年級的作業比以前多了,但是並沒有多到要用四個多小時才能寫完的程度。只要認真對待,每天一個半小時左右就能完成作業了。看著妮妮的黑眼圈,媽媽決定弄清楚原因。
在觀察幾天之後,媽媽發現妮妮寫作業的時候浪費了很多時間。比如,每天一進家門妮妮就要休息半個小時。開始寫作業之後,寫了不到半個小時,又要休息二十分鐘,休息完之後才寫了十幾分鍾,又要吃晚飯了。吃完飯後,她必須在媽媽的提醒下才去寫作業。所以其實妮妮真正寫作業的時間很短。透過詢問媽媽知道其他同學放學到家就準時開始寫作業,孩子每寫四十分鐘就休息十分鐘,到吃飯的時候他們已經完成了作業。因為時間安排合理,吃完晚飯後他們還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看看課外書或者電視節目,再從容地洗漱睡覺。
媽媽思來想去,決定馬上和妮妮協商,幫她調整好時間養成良好的習慣。當然,一開始調整寫作業的時間,妮妮還是有些不適應,曾經懶散的習慣哪那麼容易一下子徹底消除呢?但媽媽不著急,耐住性子給了妮妮思考的時間,讓妮妮更加自主地慢慢改變。
最終,因為有了時間的限制,妮妮寫作業越來越專心,不會再隨便分心浪費時間了。最重要的是,妮妮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寫作業的效率大幅度提升,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媽媽也不用操心了。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作息規律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就像事例中的妮妮,把寫作業的時間拉得那麼長,不但作業因為三心二意沒有寫好,而且時不時地休息也不能讓她徹底得到放鬆。與其這樣搞拉鋸戰,不如速戰速決,然後就可以全心全意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成功不可複製,好習慣卻是可以學到的。許多成功人士的小習慣都值得父母和孩子借鑑。俄國作家契訶夫有一個叫作"生活手冊"的本子,他走到哪裡就會帶到哪裡,隨手記錄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國畫大師齊白石"不教一日閒過",堅持每天作畫,九十多歲也沒有鬆懈;顧炎武自督讀書,規定自己每天讀多少卷書,還要把讀過的書抄一遍,寫心得體會,最終彙集成了著名的《日知錄》;而高考狀元們往往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讀書方法和學習習慣。其實好習慣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能夠堅持下來,日積月累才能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