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一則六歲男孩給媽媽送花的影片火了。

影片中,一名六歲的小男孩,手捧一束鮮花,除夕夜的上午,獨自來看望媽媽。

媽媽是醫院的工作人員,正在一處集中隔離點值守,無法回家與家人團聚。

隔著玻璃門,小男孩暖心的安慰著回不了家的媽媽,用各種方式逗媽媽開心,最後,將一束百合插在了門把手上,大聲說著再見並離開。

陽光下,母親的心情就如同鮮豔的百合般綻放,看著稚嫩身影遠去,她淚中帶笑像個孩子。

其實,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正向反饋的過程,父母給予孩子的東西,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存在於孩子的內心世界。

而這在心理學中被叫做“內在小孩”。

心理治療師施琪嘉這樣解釋到:“內在小孩是每個人內心中的孩子,這個內在的孩子不會隨我們的年齡增長而消失。相反,他會永遠像一個孩子一樣躲藏在我們內心的角落裡。”

施琪嘉:醫學博士,中國首批國家註冊心理督導師。德中心理治療研究院主席、中國精神系專委會副主席、中國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副教授,湖北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武漢心理衛生研究所所長、武漢市心理醫院副院長。其曾獲得德國對外學術交流基金,留學德國法蘭克大學及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

因此,父母培養孩子的原則,就是要讓內在小孩變得自信、健康、陽光,能夠自我認同。

為此,施琪嘉結合了自己十幾年對人格障礙患者的治療經驗,參考了大量的專業心理學資料,寫出了這本《療愈你的內在小孩》。

書剛一上市,就收穫無數好評,豆瓣評分8.0,並迅速衝上豆瓣新書榜第二。很多父母看完書感慨地說:

“是一本一句廢話都沒有的書。”

本書四個章節30個小節,詳細剖析了孩子不同時期父母不同教育方式帶來的影響,是親子關係的鏡子,更是自我療愈的鏡子。

1、內在小孩映射出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的成長會受到環境、朋友、老師等等其他各個方面的影響,父母只能作為引路人帶著孩子走一段路。

這樣的想法是極其錯誤的。

孩子由胎兒變為嬰兒,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如影視劇中所描寫的那樣:是無比美好,滿懷希望和期待的。

相反,在母親子宮中,胎兒每天透過臍帶就能呼吸、補給營養,是非常舒服的。

而來到這個世界,需要他自己呼吸,需要他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的一切,因此,嬰兒的自我感受是恐懼的、不安全的。

而父母是嬰兒面對這個世界的一道屏障,他們的作為決定著嬰兒是否能安然的融入這個世界,而這則會成為影響他一生的蛻變。

所以女性精神分析師瑪格麗特·馬勒認為:

孩子在出生後的三個月之內,仍然處於胎兒的狀態,所以父母應該給她提供一個母親子宮般的環境,也就是無條件滿足。

甚至,這種無條件滿足要持續孩子整個的成長階段,不是物質,而是指精神。

只有充分得到被愛滿足的孩子,才能更好的接受這個世界與自己內心的落差,他們也更加溫柔、懂事。

而父母那些有意識、無意識的行為和言語,則扮演著建立孩子對世界認知的上帝角色,父母給予孩子的一切,都會被孩子照單全收,並在未來以另外一種形式呈現。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

一名四十多歲的女性說自己從小缺乏父愛,所以她每次出門都會買四條以上的褲子,並且看到任何的東西都有著強烈的佔有慾,想拿到家中偷偷藏起來。

這就是因為在成長中父愛的缺失,她要用這些特定的物質來彌補內心缺失的感覺。

作者還在文章中引用了自己曾經做過治療的很多例子,其所有的原因都指向童年時期父母的教育。

父母首先明白了自己之於孩子的意義,才有可能在行為上做出更進一步的努力。

二、內在小孩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些父母會覺得,孩子的成長也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就算是小時候教育不到位的地方,長大後也能透過讀書自己變好。

然而作者說:

“一個人一生所受的種種困擾大都源於幼年的創傷留下的陰影——他總是會帶著一個有創傷的內在小孩生活。”

最可怕的是,這種影響在孩子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左右著孩子的行為。

一個30多歲的女患者在孩子不滿意的時候,會覺得即使去死也不能讓不好的孩子留在人間。究其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小時候有一次,媽媽被她氣急了,就要抱著她跳樓,給她造成了永久的陰影。

無論是家長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行為,對孩子內心情感的豐富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哪怕只是簡簡單單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滿足她安全需求的行為。

聽起來很像宿命論:父母給予孩子的東西,將陪伴孩子一生,無法拋棄。

命運是什麼?就是如果你的父母沒有善待你,你的內心可能一輩子都在尋找善待你的“父母”,可是你找來找去,最終還是找到了一段和虐待你的父母一樣的伴侶關係,這就變成了一個特別悲慘的結果。

這樣的心理經歷將伴隨孩子的一生。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家長不願意善待孩子,而是不知道該如何善待孩子。

三、如何培養良好的內在小孩形象

這是此書的核心部分,也是作者花費了大量的心思和筆力想要給予家長們啟示的部分。

從孩子成年後的各種表現入手,為家長揭示這些表象背後深層次的教育原因。

這些表現都不是簡單的哪一方面,而是互相影響、共生而來的。

這就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是由家庭、社會等多方面共同組成的,但在這些的背後,總是能夠看到一個主線,引導著孩子長成今天的樣子。

列出了大量的心理學資料,讓沒有基礎的家長對於教育問題的理解更加的科學化,也找到相對應的解決之策。

結合自己曾經治療過的案例,舉一反三的說明該在孩子的成長中所注意的問題。

更難能可貴的是,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操作性方案,讓所有家長都能夠執行。

也是透過“表現—理論—案例—建議”的的成文方式,給出一個完整的教育閉合鏈路。

比如,在講到一個小孩其實缺乏玩耍的時候,作者列舉出幾種常見的表現:

1、思想停留在理智層面,缺少情感;2、難以理解人際互動中的言外之意,人際關係糟糕;3、複雜情感負面化。

如果只是看到這些表現,家長一定會認為,這孩子就是個直男,屬於後天學習不足。

但作者首先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剖析,是孩子的心智化沒有完成。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常常和他們玩耍,有特別誇張的動作和表情,孩子就會得到複雜情感的體驗,內心的需求就會得到滿足,這是一個完整心智化的過程。

舉了自己曾經遇到過的學員的故事。

媽媽給3歲女兒生了一個弟弟,因為姐姐看到媽媽抱著弟弟餵奶,產生了不高興的情緒。

如果這時候媽媽注意到了姐姐的情緒,對她說:“哎,弟弟愛吃奶,你是不是也想嘗一下呀?”

只是這一句話,就會讓姐姐的情緒得到正常的緩解,否則,姐姐的嫉妒就會發展為病理性的嫉妒,這會讓姐姐在看到他人獲得好處的時候,一定要去破壞他。

因此,讓孩子玩耍,是讓孩子拓展心理空間的過程。

最後,作者提出了具體的建議:不僅要允許孩子玩,還要在能滿足的條件下,陪著孩子一起玩,透過玩,不斷引導孩子,讓孩子的心理空間不斷擴大。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變成一個情感豐富的人,從而避免上述出現的不良表現。

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當這些問題到來的時候,作為家長的你,是否做好了應對的準備呢?

有準備的家長,將來臨的危機轉化為機遇,讓孩子在危機中成長。

沒有準備的家長,危機就是真正的危機,讓孩子在危機中掉入陷阱。

掌握“內在小孩”的秘密,療愈自我的“內在小孩”,願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光明健康的人生。

7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陪伴抑鬱孩子第十一天—原來我給的從來都不是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