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一項日本節目的實驗在網路上引起了很大的議論。節目中一位21歲的大四女生,樣貌平平,甚至一直以來因為長相而自卑,出門一定要戴口罩。不善交際,害怕與人交往。但是,一場50天 的誇獎,卻為自己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網友們評論說:“這還是那個一直自卑戴著口罩的眼鏡妹嗎?現在的她不僅充滿自信,整個眼神都發著光。
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我第一想到的,其實是家庭環境。因為,孩子的自信與安全感是從小父母給的。從小被溫柔善待的孩子,長大後自然也會讓人如沐春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身邊有這樣一位朋友。從小,他的父母信奉的是,不能助長孩子的驕傲,靠打擊與挫折教育讓孩子度過了一個童年,一個青春期,-直到成人。
比如,高中時當自己努力複習衝刺時,父母會說:“你還要考211,985?你一直以來的學習成績連前五十都沒進,還能考上?”
在無休止的抱怨與打擊教育中,朋友報考了外地的大學,一心想要遠離父母。但奇怪的是,大學生活好像也沒有想象中.的舒心,自己好像變成了曾經的父母,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和室友嘮叨不停。人際關係跌入冰點的朋友慢慢變得自卑,抗拒社交,甚至在內心有些仇恨的種子。
多年之後和朋友的父母聊天,他們說,本以為對孩子這樣說他就會更加努力地證明自己。沒想到卻讓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親子關係無論如何修補,好像也沒辦法做到安靜下來聊一次天。
很多父母當情緒上來時,面對孩子不如意的表現很容易脫口而出:“笨”“傻”等強烈敏感的字眼。洪蘭教授說,有時候父母對孩子說出一句傷人的話,就算後面再彌補100句好話都無法挽回。
一項針對未成年人的調查發現,在家經常被罵的孩子,25.7%會表現出自卑,22.1 %表現出冷酷,而56.5%則性格暴躁。同時,如果父母雙方均採用極端方式與孩子溝通,孩子身上的這三種特質則更嚴重。從小在消極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從小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一種什麼感受呢?我在網路上收集了一些網友的回答:走路很慢,遇人習慣低著頭。路上看見熟人走過來,習慣避開。絕不主動上前打招呼。說話聲音很小,不敢看人的臉。別人分東西時每次拿少的那份。害怕別人看到自己優秀。害怕別人看到自己出醜。從來不或者很少拒絕別人。
試卷做完了不交,等很多人都交了才交。排隊從來不敢站在最前面。心裡一直在渴望成為那個大家都喜歡的......
父母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句簡單的“寶貝晚安”,有時候看似簡單,卻可能讓孩子銘記一輩子。因為它除了鼓勵,還能帶給孩子情感上的滿足,讓他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
最後,用一段話來總結今天與您分享的內容,那就是:人們的內心都是渴望肯定與接納的,孩子更是如此。多一些真誠的讚美,多一些換位的思考,孩子的變化才會超乎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