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520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凡是提起“新生兒”,很多人腦海當中首先浮現出來的情景,就是:
孩子在哇哇大哭,或者是安安靜靜萌萌的閉著眼睛睡覺的畫面,看起來十分的可愛溫馨。
新生兒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大多會大聲哭鬧,如果說孩子不哭鬧的話,醫生也會特意用力的拍拍孩子的屁股,讓孩子大哭幾聲。因為孩子的哭聲越嘹亮,說明孩子的體質越好,特別是肺部發育的越健全。
但是其實新生兒不僅僅是會哭鬧,有部分新生兒還會做出一些非常搞笑,讓人難以置信的舉動。
最“暴躁”新生兒走紅,抓住醫生不放手比如說最近在網上就有一位新生兒,因為一段影片火了,有一對夫妻想要記錄孩子出生的過程,於是便錄了影片,結果沒想到記錄下了這非常搞笑的一幕。
在越南某家醫院當中,一位新生兒在出生之後,邊哭還邊用力的抓著旁邊醫生的衣服,醫生很想要逃脫開,但是孩子抓的實在是太用力了。多數網友看到了這一幕之後,紛紛表示這孩子也太“暴躁”了吧!
是不是在怪醫生給孩子把臍帶給剪疼了呀,似乎在說:“我看誰敢動我!”
其實孩子的這個舉動也是正常的,這是屬於抓握反射。
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不僅僅是會哭,他們還會有抓握反射,加蘭特反射等等,有部分孩子之所以會用力的抓住醫生的衣服,其實就是因為這個本能的反應。
孩子在剛剛出生的時候,會有哪些很牛的“自然行為”呢?
尋求母體大多數人都覺得比較好奇的一個點,就是其實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視力還不是很發達,而且也不認識周圍的人,但是他們卻會很自然而然的去尋求母體。
當看到媽媽的時候,孩子會明顯有依賴感,多數孩子還會主動的去擁抱母親,似乎認識媽媽一樣。其實孩子的這種尋求母體的能力是自帶的,而並非是後天的。
抓握反射第2種自然而然的行為就是抓握反射,這是屬於人體比較正常的自然反應,並不是和他們的脾氣有關。
孩子的抓握反射為他們後天的四肢發育營造了良好的基礎,所以孩子出生後大概兩個月後,家長就可以慢慢的訓練孩子抓握的能力了,也能促進孩子的腦部發育。
主動吸吮孩子吸吮母乳也是不用刻意去教的,當孩子在擁抱母親的時候,他們就會主動的去吸吮母乳,所以吸吮也是孩子天生就會的行為。
那麼在後天養育新生兒的這一段時間內,我們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以下這幾大點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養育新生兒有“訣竅”,寶媽學起來一、不要打擾孩子休息,給孩子營造安靜的休息環境
新生兒剛剛出生的時候,頭三個月基本上都是在睡夢當中度過的,這就要求家長要給孩子營造安全、安靜的休息環境,不要去打擾孩子的正常休息。
建議家長們在這一段時間內,不應該讓其他人來回進入寶媽的臥室,避免打擾了孩子的休息。
二、不要在孩子的頭頂放太多花花綠綠的東西,以免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他們的視力其實是比較模糊的,之後的三個月也是孩子視力逐漸發育的關鍵時期,所以建議在這個階段,家長不能在孩子的頭頂放太多花花綠綠的東西,因為這樣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視力發育。
三、擁抱孩子的姿勢一定要對,儘量輕柔
第3個需要注意到的點就是家長在擁抱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確的姿勢。
有部分家長在擁抱新生兒的時候非常的隨意,這很有可能會導致部分新生兒吐奶嚴重,甚至於有可能會損害新生兒的脊椎健康。
由於新生兒的骨骼本來就比較脆弱,所以家長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擁抱姿勢,並且力度要輕柔一些,保證寶寶的頭部頸部背部呈一條直線,避免過於彎曲影響發育。
辣媽心得: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我們覺得匪夷所思的表現,但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罷了,家長也無需太過擔心!
孩子剛剛出生,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悅的情緒當中,但是我們也一定要多幾分小心,可不能因為自己錯誤的育兒方式和一時的疏忽而影響了孩子的身體健康。
審稿主任:全能辣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