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1.

那些情緒特別糟糕的小孩兒和特別容易焦慮的成人都會有與嬰兒類似的表現,就是一旦他們感覺不安全或對未來有嚴重恐懼時,會脾氣很大、哭鬧不止、不停的向周圍感覺安全的人索取,完全聽不進別人的道理和勸解,這是不是很像一個嬰兒哭鬧時想要吃奶的狀態?

朱迪斯·維爾斯特在他的《必要的喪失》一書中說到:"一個迷戀於搖籃的人不願喪失童年,也就不能適應成人的世界"。如果有人喜歡用哭鬧或發脾氣的方式解決問題,實際上他或許使用的是嬰兒化的行為。

用哭鬧或發脾氣的方式解決問題,我們可能被卡在6個月之前;喜歡否定別人或者跟別人對著幹,我們可能被卡在2歲半;喜歡把“憑什麼”掛在嘴邊,我們可能被卡在6歲。

一個孩子如果在童年沒有被很好的照顧和滿足,成年後就可能會出現習慣性焦慮、反覆發脾氣、哭泣的表現,還可能有退縮、不進行社會交往等行為,如果更加嚴重,還會發展為嚴重心理問題。

2.

兒童階段安全感缺失和脾氣不好,成人在溝透過程中沒有感覺、感受和同理心,越來越多成人、兒童心理問題的呈現等都往往和個體的自我發展有關係。

六個月前,母嬰關係階段,理想的母嬰關係應當是孩子有需求時撫養人能夠及時給予滿足,孩子在整個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愛意,感受到自己是被無條件的喜歡的,會形成一個穩定的滿足的自我,長大後在表達愛意時也會更加順暢。

一個人越有能力感受、接受他人的愛,就越有能力表達、給與自己的愛,在情感上也就會越幸福,同時更有能力面對問題、應對挫折,探索世界,完成自我整合、自尊與自我實現。

3.

試想一個小嬰兒在得不到迴應時,會不會恐慌?會不會無助?會不會失望?

人們常說一些人遇到事總是容易往壞處想,就是小時候長期得不到溫暖迴應造成的,以致於形成了對世界失望、對自己失望、對親密關係失望的感覺,經常被這種感覺縈繞就會產生消極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會深入到孩子的精神內部和整個人格特徵裡。

在嬰兒時期,如果孩子啼哭5分鐘還未得到媽媽的迴應,他的精神世界可能會受很大沖擊,若長期大量積累這種情況,孩子的精神世界會變得非常破碎,為了不讓自己這麼痛苦,他會減弱自己對外界的探索和需求,自閉且被動,影響智力和能力的發展;或扭曲自己的認知和思維,發育“被迫害妄想”或“偏執分裂”等神經迴路;嚴重時會在將來遇到挫折時偏激的毀滅一切,發展出連環殺人狂、精神分裂症等最嚴重的精神疾病。

難以置信嗎?

當孩子的自我與媽媽和世界分化前,也就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五個階段2歲前,能得到充分的滿足後才可以作為一個獨立、心理健康的人分化開來,所以孩子越小父母的關愛越重要、影響越巨大。

4.

一個人有成為自己的需要,也有成為社會人的需要,人的心理是不停向前發展變化的,每個年齡段有每個年齡段的特點和需要,所以智慧、有責任感的父母會不停的用心去給予嬰兒關注與迴應,直到長大。

如果我們教育一個兒童,特別是自我意識還未完全建立的嬰兒,就希望他時刻能夠像成人一樣懂規矩那就太可怕了。

8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致家長:養育孩子,就是三分教、七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