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讀書會的樊登老師撰寫的《陪伴孩子終生成長》一書中指出,孩子更像是生命之林,要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成長。你需要給予孩子陽光、雨露、施肥、陪伴和耐心。與此同時,樊登老師還強調:構築親子教育的三個支柱是無條件的愛、價值感和終身成長的心態。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曾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呼喚另一個靈魂。”
1、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對於無條件的愛,很多家長都會有一個誤區,就是把“無條件的愛”與“溺愛”劃上了等號。而事實上,溺愛才是有條件的愛。“沒有底線的支援”是溺愛的代名詞,即使知道孩子錯了,也不會改正。這背後的原因是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是“有問題”。這事實上是愛孩子的隱藏條件:“我只愛好孩子。”
“愛”是有條件的,不是愛,是改造與控制,是縱容與誤解;無條件的“愛”就是愛,即使有批評,也會讓孩子感覺到“你的好壞,我都和你在一起,我都愛你,我願意和你一起面對,一起成長。”
2、給予孩子價值感七年前,兩個參加過《爸爸去哪兒》的女孩,森碟和黃多多。曾經風一樣的小女生森碟和懂事乖巧的黃多多,現在一個是運動女孩,有著令人羨慕的線條,在風一樣的路上,越走越好;一位是“國民閨女”,多才多藝,溫文爾雅,能上舞臺、能進廚房、能設計服裝、能翻譯名著。這兩個姑娘,風格各異,但都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反思這兩個小女生背後的父母,皆有一個共同之處:只要孩子喜歡,只要成長需要,他們都會盡力滿足和支援。給予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兩個女孩子,不辯好與壞,沒有模板,在自己生命中,自飛由翔。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從孩子感興趣的方向出發,陪伴孩子終身成長,你需要做到三件事:讀讀、寫寫、聊聊!
怎麼理解?
讀讀,就是在孩子睡前一小時,在孩子刷牙洗完澡之後睡覺之前的一個小時,用5-10分鐘讀一讀繪本、小故事之類的書籍;當孩子還很小,看不懂字詞時,那就坐在一起,一字一字讀下去,看著好字詞畫出來,看到好的句子讀兩遍,加深記憶,讀完後,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這樣的陪伴閱讀才是小孩有效的閱讀方式。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閱讀的書籍就不作界限,隨孩子喜歡讀啥就讀啥。
寫寫,就是再用5-10分鐘讓孩子寫一寫讀後感,如果孩子是四年級前的小朋友,可以寫20-50個字的感言,不用要求寫得太多。如果孩子是四年級及以上,那就建議寫50-200字的感言。注意,最大的原則是隨孩子自己能寫多少,就寫多少,不要把字數作為監督或考核的要求。家長,不監督是最好的監督,切記,切記!
然而,很多家長在跟孩子交流時,就會出現專家式語氣、命令式語氣、轟炸式言辭,這已經成為家長和孩子交談的障礙。從幼年開始培養睡前聊天是很重要的。睡覺前聊天,不是針對性地聊天,而是一種閒聊式的交流,從孩子的行為和心理角度來看,漫無目的地瞎聊,父母主要以聽為主。
傾聽孩子說說自己的快樂事,傾聽孩子嘮叨自己的煩惱事,傾聽孩子說其他孩子的事情,幫助分析幫忙點破,共同悲傷一起快樂,慢慢將孩子的狀態調整到輕鬆睡前模式。
結 語:莫言有一句話說:“孩子們的優異,全是父母的汗水。”
生活再忙碌,也要有儀式感;再累,也要每天陪孩子一小時。夜晚回來,在孩子入睡前,陪他一小時,一起讀書,一起寫字,一起聊天,堅持下去,你就會發現孩子的進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