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這方面,想必很多家長很傷腦筋。當我們看到孩子做了一些事情後,卻不知道孩子做這些事情想要真正表達什麼樣的心情,簡單地來舉個例子吧。
想必很多家裡都有二寶了吧,那老大是什麼反應呢?有的老大是哭天喊娘,各種耍脾氣,對吧?有的老大非常的順從,非常的聽話,幫爸爸媽媽幹這幹那,爸爸媽媽一看還是老大省事兒,同樣是老大卻有不同的反應,這就是我們只看到了表面。一個特別能鬧,一個特別聽話,他們背後會有怎麼樣的一個需求,你們瞭解嗎?其實他們可能會有同樣的需求,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愛,得到父母的關注。第一個,我就是不斷的鬧,父母才有時間來看我一眼,才能關注到我,哪怕父母是罵我、是打我,總比他們無視我要強,他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第二個,我不斷去討好,不斷地去做事,媽媽會誇我,爸爸會誇我,這樣也同樣得到了父母的關注。所以不同的行為可能願望是相同的,我們看到孩子行為可能是不同的,但行為背後的願望可能是相同的。
那麼反過來有沒有相同的行為但背後的願望是不一樣呢?舉個例子:有這樣一對雙胞胎女孩,姑姑有一天去了家裡。老大就不斷地拿出好吃的給姑姑吃,老二也是不斷的給,咱們就覺得這孩子太懂事兒了,你看看姑姑來這麼熱情,當然姑姑也非常喜歡。然後你就發現同樣的行為呢,老大跟姑姑很親,讓姑姑抱,讓姑姑帶她玩兒。而老二就不同了,姑姑一抱她就會躲遠,等姑姑走了之後,然後就問老大,你為什麼要給姑姑吃的呀?她說:姑姑來啦,姑姑對我好,我要把吃的給姑姑吃啊。你看,她背後的願望是喜歡姑姑。問老二,你為什麼要給姑姑東西吃?老二說:我要把東西都給姑姑吃,等姑姑把所有東西吃完了,他就發現我們家沒有好吃的了,他自然就走了。
老大和老二同樣的一個行為都是給姑姑好吃的,但那背後的願望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行為是相同的,但行為背後的願望卻截然相反。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光看表面行為,一定要看背後到底有什麼願望。
有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兒,她總是推自己的小夥伴,然後就造成了兩個孩子總爭執,兩個家人關係不錯,但是你這孩子怎麼總幹仗啊?兩個大人面子上也過不去嘛,就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兒。然後就不斷地學習育兒知識,再問那個推孩子的人說:你為什麼總推他?這個孩子就說他總是搶我東西,大人突然恍然大悟了,原來孩子之所以推對方,原來是想保護自己的玩具。
所以說這個年齡的孩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所有的東西都想為自己所用。這個跟自私是兩回事兒,這些反應在這個年齡表現出來很正常。這個時候應該說:寶貝兒,如果你想保護自己的東西,那你就把自己的東西緊緊地抱在懷裡,而不要去推對方。簡單地告訴他這句話,那這兩孩子在接觸的時候,那個孩子又來拿這個孩子的東西,當時這個孩子就把東西緊緊的抱在懷裡說:這是我的。
要理解孩子的行為背後的願望是什麼,從他的願望入手,而不是簡單地批評他。你不能打孩子,也不能打你的同伴,你要跟別人去分享怎樣怎樣的輿論的指責,一頓的說教是沒有效果的。所以要看行為,要看願望,最主要的是什麼是願望。當然如果能把願望和行為更好地結合,是我們所希望看 到的。如果他們解決結合的不是很好,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