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主播老師發了測題做了簡單的測試,雖是八成確定但從心裡不願意相信,預約了兒童醫院,赴診後各種檢查。多動症?不能確定,確認感統失調。做了韋氏兒童智力檢測,言語智商81、操作智商90、兒童社會生活能力報告邊緣狀態,昏昏噩噩中不敢相信我的孩子生病了…... 回來的路上想的最多的就是事以如此趕緊補就,雖是“亡羊補牢”希望為時不晚!

夜己深卻無眠-回憶過往...2011年六一兒童節前孩子過了預產期一天還沒動靜又遇宮內缺氧、只得剖宮產。出生體重4550克,各項得分都是10分。新生命的到來,讓我的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滿陽光,看著胖嘟嘟的孩子,大大的眼睛,天真可愛的臉蛋,感覺擁有了全世界。

第一次的手足失措是孩子八個多月的時候帶孩子回徐州老家過年,不知是水土不服、還是什麼原因,原因不明?孩子到家突然高燒、緊急的去市裡辦理了住院,在醫院治療了一個星期才好。孩子出院以後回南京後身體一直不太好,每個月都會生病,感冒咳嗽、繼而發燒然後支氣管炎。

9歲之前我們不管在哪裡都是醫院的常客,一月一次、甚至一月兩次。孩子小時候我抱著孩子,揹著開水、涼白開、奶粉、排隊掛號,看醫生、排隊驗血、拍片子、然後等報告出來再給醫生看,病情輕時拿藥、霧化、嚴重時掛水,一折騰就是一天。孩子大一點生病難受時或抱或背,現在想來甚是心酸。

一直在想什麼原因造成孩子感統失調呢?記得孩子9個多月生病從醫院回來後在睡覺中高燒驚厥,嚇得我半條命沒了。那時我沒有手機、突發狀況我抱著孩子急得光腳往外跑,出小區5-6分鐘漫長的如一個世紀、看著懷裡孩子四肢抽搐我哭的撕心裂肺,路上攔了車、順路去了孩爸上班的地方、打車往醫院趕.....

病好後並沒感覺這次驚厥對孩子造成影響,翻身、長牙、呀呀學語都不晚。9個多月就顫顫巍巍站立、扶桌子、床、牆、晃晃悠悠走動,一歲剛過就會走路了。好像孩子爬的時間很短、多數是坐床上玩,有時也會給他看平板。

說話稍顯晚,一歲多到兩歲相對與同齡寶寶一句話說的不長,都是短句、說的也不太清楚,但什麼他都明白。兩歲以後因孩子爸爸工作變動,從南京來了北京、因經濟壓力爸爸天天說把孩子送老家一段時間,天天說,我不同意,他老家沒有父母、我父母身體不好(我爸爸在掙錢養家、媽媽從樓上摔下來過,雖願意照顧但也不放心)。奈不住孩爸天天說、我也想了現實問題,兩個人一起掙錢比一個人輕鬆點,這是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一次決定。

離京前給孩子買了玩具和玩偶,給孩子買了吃的、用的,回到徐州住了兩天,第三天下午三四點的時候把孩子放在孩子爸爸的姑姑家,我們悄悄走了。

前一秒還陪孩子玩,後面讓親戚抱去看電視,關上門的一瞬間捨不得孩子哭的不能自已。從村裡哭到鎮上、哭到市裡、在車站哭、在火車哭、哭累了趴著睡著了,醒了還是哭個不停……一路從徐州哭到北京,白天哭、晚上哭、每天以淚洗面。

上班了忙起來會好點,但有點空閒就忍不住哭,後來聽說我們走了,孩子找不到我們又滿眼都是生人面孔,不哭不鬧、撇嘴不說話滿臉委屈。聽到這我心好疼,九個月後思念孩子把孩子接回了北京。

三歲了、小孩說話還是不清楚,回北京後最喜歡坐的搖搖車都不認識了。喜歡奧特曼、卻只會說奧奧奧、雖然有人說貴人語遲,但我還是不放心帶他去了北京兒研所,掛了兒童保健科、醫生問了一些問題我也如實說了一些情況。

拍了核磁共振、腦電圖、還有一個什麼忘了,醫生拿了一疊卡片讓孩子認、孩子也都能認出來有的發音不清楚,醫生說孩子認知沒問題、腦子器官也沒實質的病變。可能是孩子一直跟著我生活,一下送到陌生的地方,聽不懂別人說的什麼,而且兩歲是小孩語言飛速發育期,聽不懂、語言又表達不出來,有可能限制了語言能力的發育。讓回家陪孩子多說話。

後來還得知、孩子的姑奶奶每天特別忙、餵豬餵羊、餵雞餵鴨、下地勞作、帶孩子還要做家務做飯,忙的顧不上孩子就給他開啟電視,一看可能就是半天,而且村裡電視臺有限!孩子就天天看奧特曼。

日子一如往常,兩個人上班為生計奔波,我們白天上班、孩子白天上幼兒園,早送晚接、週末要麼把孩子送去託管、要麼跟我們一起上班,孩子自己玩累了就到會議室椅子上睡覺。

一晃幾年....

孩子說話一點點在進步、運動精細動作不太好,球不會拍、跳繩不會跳,發現孩子自己待著的時候或玩玩具的時候自言自語,說話重複多遍。心中也無數次想過孩子是不是有自閉症、多動症、對照症狀好像又不像,因覺得醫生說過孩子沒問題,雖疑惑在心中縈縈繞繞,一聊起再帶孩子去醫院檢檢視看,就會和孩子爸爸起爭執、他固執的堅持孩子沒事長大說話就好了。

時間如白駒過隙,幾年中經歷了太多事,做過快餐、擺過地攤、幹過房產、賣過保險、送過外賣,經歷了負債、賣房、離婚....

孩子今年上三年級了,學習一直跟不上、一年級數學69分,語文40多分,因為拼音學不好、識字有限、語文課文不認字看不懂、數學理解題理解不了、英語單詞反覆背記不住,之前一直以為他不用心學,氣急攻心就狠狠的打了孩子很多次。

二年級後上學期數學不及格、語文只有幾分,二年級下學期因疫情、孩子寒假、下半學期、暑假、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家,自己玩玩具、拼樂高、孩子拼樂高可以照著書拼四五個小時,拼成套的機器人、輪船、龍、恐龍....等等,有時上iPad看看動畫片,我一直在外上班掙錢。一個人不光要上班掙錢、還要養孩子、分身乏術、在陪伴孩子和我和孩兒要生活我選了出去上班掙錢。每天早早出去、晚上很晚回來,中午趕的回來就給孩子做飯、來不及就給孩子點外賣。有時下班到家孩子已在睡著了,覺得心疼又委屈,恨自己一時半會改變不了現狀!

回想這些過往,最後悔沒有好好陪伴孩子長大,學習上疏於重示。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過,孩子長大後不會後悔有我這樣的媽嗎?

2020年末辭了工作後在家照顧陪伴他,寒假期間給孩子慢慢輔導學習。內心焦慮彷徨讓我夜不能寐,頭髮一把一把的掉,常常突然感覺很崩潰。

寫自身的過往。希望給大家警示:做為家長要有提前意識去培養孩子,3歲之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3-6歲孩子大腦和肢體協調能力發育。

如果不知道孩子擅長什麼就去發掘,儘可能給他們提供啟蒙的機會。

同樣是孩子、學齡前沒養育好,上小學後就會凸顯不足,我後悔早沒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悔莫及!

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唐氏風險值介於高風險截斷值與1/1000風險之間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