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四篇已經系統的梳理了一遍應該告訴孩子的一些跟財富有關的知識,比如開源,節流和被動收入。當然這些知識都非常粗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更深入的學習。
這篇我談幾個觀點,關於教給後手機時代兒童理財知識的挑戰。所謂後手機時代兒童,就是出生在智慧手機普及時代之後的兒童。這些孩子們每天所有零碎時間都被佔去看手機和Pad,這就會帶來兩個問題:
第一, 即時滿足型消費。網際網路電商最專業的地方在哪裡?在於降低消費門檻。也就是讓你的購物變得無比簡單,使得你想都沒想就下單了。在電商團隊裡,每天都有研究增長和研究營銷的人,去專門琢磨怎麼可以進一步降低消費的門檻。
因此,孩子們在網上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在遊戲裡買自己喜歡的裝備也是非常簡單,非常迅速,經常不經過思考的。
這種即時滿足型消費,是符合大腦的多巴胺迴路的。大人都免不了“剁手”,何況小朋友?
第二, 數字化貨幣。電子商務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把錢,完全變成了一串數字。而人腦最大的特徵就是:絕大多數人,對於5以下的小數字敏感,而對5以上的數字,特別是大數字非常不敏感。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如果桌子上有三瓶水,我問你桌子上有幾瓶水?一般成年人不用數“1,2,3”。你一眼就能看出來是3瓶水。
但是如果我往桌子上放七瓶水,那麼一般成年人還是需要數一下,才能自信的說這是7瓶,而不是掃一眼過去就說7瓶。
這個現象是因為,大腦裡有兩個處理數字的區域。5以下的數字,在一個區域處理,而5以上的數字,在另一個區域處理。因此,人對5以上的數字的數量往往不敏感。
而且人類對越大的數字越不敏感。比如說,在宇宙學,物理學經常用到的10的19次方,10的20次方啥的,大多數人就沒啥概念,這些數字到底有多大。
有紙幣的時代,這種對數字的不敏感,就被遮掩過去了。很多人花鈔票,發現鈔票越來越少的時候,都有一種心疼的感覺,這樣就會下意識的節省一點。
而現在的貨幣數字化,結算的時候都是一串數字,人往往沒有感覺。特別是對大數字之間的差別沒有感覺。
舉個例子,當你買一個冰箱的時候,2488和2988,在大多數人眼睛裡,差別不大。但其實,真的讓你用紙幣去花400塊錢,一般你還是會心疼一下。
簡而言之,不用實物的錢,會導致你花錢不心疼,這是大腦機制引起的。
上面兩個問題,在後手機時代的兒童身上會更加明顯。很簡單,他們沒有見過沒有智慧手機,大家都用紙鈔的年代。他們從小就是看一串數字,就是用各種app買東西,自然不懂心疼錢。
那麼怎麼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呢? 我個人推薦一些使用假的玩具紙鈔的桌遊。比如大富翁什麼的。讓孩子遠離手機,並且使用紙幣進行交易。
或者是在平時帶孩子花錢的時候,使用紙幣。等他們漸漸的建立起錢和數字大小的概念之後,再使用數字化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