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每個人都有一個社交圈,當我們出門遇到了熟人後,我們習慣性地會打招呼,問好,這是一種已經刻在了骨子裡的禮儀,是一種禮貌,是一種友好的交際方式。如果我們剛好帶了孩子在身邊,那麼在遇到熟人的時候孩子也能主動打招呼,那麼對大人來說是很有面子的事,因為孩子很有禮貌,有禮貌的孩子更讓人喜歡。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可能不明白大人為什麼會這樣做,所以有些孩子可能會主動打招呼,有些卻會躲在媽媽身後不敢出來。

為什麼孩子會不喜歡打招呼呢?是因為害怕還是家長沒有教好?

我有一個同事,她的孩子已經上三年級了,很活潑開朗的小女孩,她每次放學後都會來我們辦公室找媽媽,而每次都會笑著跟我們所有人打招呼,我們都很喜歡她,有好吃的也都會給她。

而另外一個同事的女兒,上幼兒園大班了,剛開始帶過來的時候很沉默,無論我們怎麼逗她都不肯開口說話,也更加不會主動跟我們打招呼。每次這個同事都會跟女兒說一次見到阿姨要叫人、要打招呼,然而她女兒不是沉默就是躲在同事後面。後來,可能是來得多了,大家也熟悉了,這個小女孩才慢吞吞,怯生生的叫了一聲阿姨,然後就去玩自己的玩具了。

有的孩子很主動打招呼,確實是受到了大家的喜歡。但是,不喜歡打招呼的孩子就說明她們比較害羞或者家長沒有教好嗎?其實家長也教得很好,孩子也不一定是害怕了。孩子只是有一種叫做“陌生人焦慮”的情緒在作怪了。

陌生人焦慮是什麼?

美國心理學家艾恩斯沃斯(M.Ainsworth)採用陌生情景技術發現,陌生人焦慮有不同表現形式:嬰兒會啼哭會緊緊抱住父母,拒絕陌生人的接觸;或者會將目光從陌生人臉上移開。

兒童由於陌生人的突然出現而產生的某種程度上的恐懼、緊張或不安的情緒,叫做陌生人焦慮。

另外,心理學家發現,多數嬰兒在跟媽媽產生依戀關係以後,對陌生人會作出積極的反應,抗拒陌生人的接近,警惕媽媽這裡有陌生人要注意。

陌生人焦慮一般會在孩子出生後6個月左右出現,在8~12個月達到高峰, 15個月後逐漸消失,也有些孩子甚至到了兩歲、三歲、四歲也不會完全消失。而一些發展感知能力比較落後的孩子,陌生人焦慮情緒還會比較晚出現。

孩子的這種陌生人焦慮其實並不完全是壞事,心理學家甚至認為陌生人焦慮是兒童心理髮展的一個里程碑

1.陌生人焦慮讓孩子啟動了自我保護功能

我們帶孩子去廣場玩的時候,會遇到很多不同年齡的寶寶,當兩個不太相熟的媽媽在打招呼時,孩子一般都不會出聲,只會在旁邊等待。如果這位阿姨面相比較凶或者不太友好,孩子就會警惕的看著陌生的阿姨,甚至拉著媽媽走。

這是孩子在面對不熟悉的人的第一反應,她們不認識這位阿姨,就不想跟對方有交集。如果這位阿姨是不友好的人,孩子可能還會害怕,從而迫切要拉媽媽走。這是陌生人焦慮情緒發作了,然後孩子主動啟動了自我保護功能,避免自己從不友好的陌生人那裡受到傷害。

2.陌生人焦慮證明了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

嬰幼兒還什麼都不懂,分不清楚誰對自己好,誰又對自己不好。如果,突然有個陌生人抱了寶寶,或者摸了一下寶寶,寶寶就哭泣或者不高興,那麼說明寶寶的認知能力發展了,寶寶能夠區分出哪些是熟悉的人,哪些是不熟悉的人了。當有陌生人接近自己的時候,寶寶還能製造出聲音引起媽媽的注意,從而不讓陌生靠近了。

3. 陌生人焦慮說明孩子的情緒和情感在正常發展

寶寶還小的時候,在寶寶的面部上我們根本不能確定寶寶到底是高興了,還是不高興了,寶寶皺眉的時候是不高興了還是哪裡不舒服了。

所以,當寶寶遇到熟悉的人開始會高興大笑、興奮,手舞足蹈;遇到陌生人會哭鬧、害怕時。那麼說明寶寶的情緒和情感出現了,也在正常發展了。

都說孩子好的性格在三歲就定型了,其他壞的性格都是後天形成的。那麼當寶寶的情緒和情感都發展後,我們就可以開始培養寶寶好的性格了。

當媽媽帶孩子遇到熟人的時候,孩子不愛打招呼時我們不能立刻就責罵孩子,要知道孩子都有一種陌生人焦慮情緒,而且,不是隻有孩子會有這樣的陌生人焦慮情緒哦,就連大人都會有這樣的情緒,所以孩子不愛打招呼的時候,媽媽需要多付出一點耐心好好跟孩子交談。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包貝爾2歲女兒為什麼穿尿褲坐便盆?這是在訓練坐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