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讀《胡適書信集》,書中他寫給母親的家信讓我感觸頗深。

在信裡,胡適和母親平和體貼地談自己因何不能回家立即完婚,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況,談異國他鄉的風俗風景等等。

一個青年學者的兒子與一個住在鄉下的母親竟然可以聊得如此順暢和豐富,讓我這個同樣做兒女也做父母的人很感動。

沒有不在成長的孩子,只有不在成長的父母

由胡適寫給母親的書信,我反思起當下的親子溝通狀況。作為教育工作者,我見過很多孩子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不願與父母交流。

於是,他們的父母反而要從老師那裡打聽,請求告知一下他孩子的情況。不知在什麼時候,父母和孩子的步調錯開了,距離越拉越遠。

距離變遠了,父母對孩子未來的路也缺少了一份確信。不確信,就會焦慮,焦慮孩子將要面臨的中高考,以後的工作,以及未來的婚姻……

但由於對孩子的教育缺乏巨集觀的掌控,對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做得夠不夠,很多父母自己心裡也沒底。

一方面和孩子漸行漸遠,一方面又對此束手無力,問題在哪呢?

歸其原因,其實就是父母已經跟不上孩子成長的腳步了。

我們知道,每個孩子都是一個處於快速成長的個體。他們的成長速度之快,讓朝夕相處的父母都大為驚異。

而相比之下,許多家長結束了讀書生涯,有了工作,組建了家庭,便感覺達到了“圓滿”,放慢了探索的腳步。

觀察身邊的人你會發現,四十歲左右年齡的人,他們的生活狀態往往會走向兩個極端:

要麼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魅力;要麼視野越來越窄,與外在世界非常疏離。

當然,選擇安逸的生活並不是什麼錯誤,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放棄學習的心態,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

父母的自我成長,對孩子有多重要

如果說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麻煩,我們都可以憑藉過去的經驗糊弄過去,但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這樣卻完全行不通。

因為我們的情緒和成熟程度,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和態度,我們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都會一覽無餘地映照在孩子身上。

就像王朔在《致女兒書》中寫的那樣:

“你是一面清澈的鏡子,處處照出我的原形。和別人,我總能在瑕瑜互見中找到容身之地,望著你的眼睛,即便你滿臉歡喜,我也感到無所不在的慚愧。”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孩子的領路人,如果我們抗拒成長,就會把成長的任務轉嫁到孩子身上。

如果我們不能處理好親子關係,就格外需要一個令人滿意的孩子,希望孩子主動符合我們的期待。

讓一個孩子擔負起兩個人的成長任務,這樣的相處狀態註定會走向分離或決裂。

所以,即便我們比孩子多了幾十年的人生閱歷,也必須要始終保持謙遜,選擇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因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我們也只是大號的孩子。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課堂上,老師問一個孩子:你今年多大?孩子說:12歲。

老師又問:那你爸爸多大年齡?孩子回答:也是12歲。

老師詫異:這怎麼可能?

孩子解釋說:這當然可能。因為有了我,他才成為父親。在此之前,他只不過是個男人。

是啊,孩子是第一次當孩子,你也是第一次當父母,在親子相處的方面,我們並不比孩子高明很多。

我們在成長中積累了很多暗傷,現在再與孩子相處時,這些問題很可能會再次浮出水面。

這個時候,我們唯有直面問題、虛心學習、解決問題,才不會和孩子相行漸遠。

父母成長了,孩子也會跟著成長

成長意味冒險,也伴隨著苦痛,這是我們迴避成長的最主要的原因。

但是,如果我們選擇了一條安逸的路,最後依然會被動地陷入煩惱的泥沼。到頭來,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面對困惑的時候,閱讀會開啟一扇窗,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教育方面的知識。況且在網路時代,教育問題的鑰匙並不難找。

而每個困境背後,都隱藏著人生的禮物。把問題解決之後,我們的人生都會變得更通透,自己看得清方向,才能為孩子的成長引路。

我始終覺得,孩子的教育,很多時候拼的是父母的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度和人生感悟。

作為家長,最理想的狀態是——孩子懂的,我們懂;孩子不懂的,我們也懂,至少,我們要與孩子有交集。

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執著地栽培自己,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寬才好,而孩子就是我們的最大源動力。

有位媽媽這樣感慨:我現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這句話,如果不是養育他遇到困難,我不會去探索,不會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長曆程和思維模式。

在這裡,要向那些勤奮好學、不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致敬。讓我們繼續努力,成為更好的父母吧!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兒童安全座椅不能忽視?多注意幾個細節,寶寶就多幾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