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妹妹不想練琴,哥哥主動提出陪她練。

媽媽以為兒子是坐在妹妹旁邊陪,結果開啟門一看,瞬間笑噴。

哥哥身著豹紋羅裙,束著綠色抹胸,披著桃紅披肩,正揮動著紫色的絲巾給妹妹伴舞,這舞姿讓人不禁想起了驚鴻舞......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以來,不少夫妻開始備孕二胎。不過關於大寶和二寶的關係開始出現在各種媒體。更多的是大寶排斥二寶。

很多二胎父母都在思考:如何讓兩個孩子能夠和平相處呢?

《我們長大了》節目中就有這樣一對來自深圳的姐弟。

姐姐總是嫌棄弟弟是“笨蛋”,不但走得慢,學騎車也慢。

雖然姐弟兩玩不到一塊,但姐姐卻不吝嗇表達自己的愛。

在超市裡和弟弟走散的時候,姐姐著急得抹淚,當找到弟弟的時候,她輕輕摸摸了弟弟的頭。

在海灘上玩耍時,當弟弟被別的大孩子“欺負”時,姐姐會快速扔掉自己的玩具,瞬間變身女俠,飛奔過去保護弟弟。

看到這一幕,媽媽們不禁感慨,自家那對冤傢什麼時候才能這般友愛呢?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還記得前段時間,看過這樣一段視訊。

媽媽正拿著衣架準備打妹妹,哥哥一把將小妹妹護在懷裡,對媽媽說:“打我,別打我妹妹。”

媽媽說,那我打你了啊!

哥哥非常乾脆地說是,並把妹妹護得更緊了。

男孩的媽媽介紹說,一開始,哥哥其實對妹妹還是有點牴觸心理,後來通過家人的引導,才變身成為了“寵妹狂魔”。

老大討厭老二是常態,但只要經過正確地引導,他們也能學會如何愛對方。

為什麼父母要正確引導兄弟姐妹之間和諧相處呢?

曾看過《在聽》這樣一期對話。

兒子問:“媽媽,你有多愛我?”

媽媽回答:“如果有需要,媽媽絕對毫不猶豫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你!”

可是當媽媽問到:“你有沒有因媽媽做過的某件事而感到傷心?”

兒子卻雙手抱頭,哽咽地問媽媽:“為什麼還要生妹妹?”“我快氣死了,我妹妹跟我也不太親,她還經常搶我東西。”

媽媽解釋不清,無奈之下用了激將法——那我們把妹妹送走吧。

沒想到小男孩激動地拍手稱讚:我終於沒有妹妹了,終於沒人和我搶東西了!

當發現了這只是媽媽騙自己的說法後,他崩潰地大哭:“又不送了!”

孩子無法換位思考,他們不理解為什麼弟弟妹妹表現得特別“無能”,也很難明白大人那一套,“愛你所以才想給你一個妹妹/弟弟”的說法,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一切。

有的孩子甚至會因為弟弟妹妹愛告狀、父母的偏心,產生了嚴重的兒童情緒行為障礙。

曾有一個11歲的女孩,就因為嫉妒弟弟絕食20天,她說,“我就想把自己餓死。”

她不僅對弟弟充滿敵意,還要求媽媽跟自己形影不離,拒絕上學,甚至“退化”到用奶瓶喝水、要父母餵飯。

2018年,一個14歲的初中生姐姐在殺死弟弟後淡定清理現場,第二天仍然繼續上學。

肯塔基大學家庭研究學者Fatimah Shalash調查顯示,和手足的相處方式,不僅會影響孩子小時候,還會影響著孩子今後在人際交往中如何處理衝突。

1、發生矛盾,總是老大讓著老二

最近,朋友家的兩個女兒都沒上學,她可忙了,不但要守著姐姐上網課,還要抽空給妹妹講繪本。

更可怕的是,好不容易可以單坐一會兒自己的工作,兩姐妹又開始因為各種原因吵架。

姐姐總會說:“我不喜歡你,你是撿來的,根本不是親生的,我要把真槍裝上電池打死你。”

吵架不過癮還會去扯妹妹的頭髮,撓妹妹的手,最後妹妹哭著跑來讓她主持公道,搞得她快要崩潰了。

她跟我抱怨道,為什麼姐姐不能懂點事呢,老是和妹妹鬧?

這種老大讓著老二的方式,不但會讓老大心生怨恨,還會讓老二學會了仗勢欺人,以自己我為中心。

2、無視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讓他們“互相殘殺”

還記得《老師請回答》有一期節目中,7歲的女孩悠悠經常欺負弟弟。比如:

故意推倒弟弟的玩具,把弟弟惹哭。

在床上玩的時候還會動手把弟弟推到一邊,導致弟弟摔下床後大哭。

她居然還捂著臉笑嘻嘻地說:“我怎麼那麼想笑啊”。

言語上攻擊弟弟,張嘴就說他:“臭了吧唧的……”。

打完弟弟還把弟弟騎到了身子底下。

對於悠悠行為,悠悠父母選擇弱化,不去管,任由姐姐欺負弟弟。

但悠悠卻變本加厲,學會了打同學,還撒謊說自己不喜歡弟弟,是因為媽媽會偏心,弟弟還會打自己。

1、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語言和陪伴來讓孩子相信,弟弟妹妹並不會分走我們對他的愛。

例如,正面管教體系創始人簡·尼爾森在中國的分享會上,為二胎爸媽們分享了蠟燭法。

拿出一支蠟燭,然後把蠟燭點亮,並對孩子說:“這個火焰就代表了我的愛。當我遇到了你爸爸的時候,我把所有的愛給了他。”

然後點燃另一支蠟燭,告訴孩子:“當你出生的時候,我把所有的愛給了你,但你看,我給爸爸的愛還在。”

接著再點亮一根蠟燭,告訴孩子:“弟弟妹妹出生後,我也把愛給了他們。但你看,我給你和爸爸愛的蠟燭還亮著,你們依然還擁有著我全部的愛呀。"

我們還可以規劃出一段一對一的高品質陪伴時光,讓老大和老二都可以單獨和爸爸媽媽待在一起,讓他們感覺到,爸爸媽媽的愛並沒有被分走。

2、請允許他們發生衝突,不到必要的時候不介入

孩子確實很在乎自己沒有沒有被“平等地對待”,但是我們也會發現,就算他們拿到一模一樣大小的蛋糕、一樣多的樂高積木……還是會發生衝突。

我們可以做的,是允許他們發生衝突,但不要在孩子起衝突的第一時間去做裁判,而是在可以保護他們不受原則性傷害的提前下,給予空間和時間。

我們可以深吸一口氣,安慰自己:兩個孩子吵得挺煩人的,但這也是訓練孩子學會為自己發聲、自己處理衝突的一次好機會。

3、幫孩子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果孩子自己處理不了,來找父母幫忙,我們可以試試下面這4個步驟。

第一步:共情,接納孩子們的情緒。比如,家長可以對正在爭執的兩個孩子說:“妹妹不能加入哥哥的遊戲裡確實會很難過,哥哥的搭建好的積木被妹妹破壞了,生氣也很正常。”

第二步:認真傾聽每個孩子的需求,或者通過玩遊戲的方式再現情景。比如,妹妹想和哥哥玩,但哥哥有自己的安排,更希望獨處。

第三步:表達對孩子問題解決能力的信任,鼓勵他們找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或者給點小提示。比如,可以對孩子說:“怎麼樣才能讓你們兩個人的願望都實現呢?哥哥可不可以安排一個小任務給妹妹,兩人獨立完成呢?媽媽相信你們倆可以想出一個好辦法的。”

第四步:離開衝突現場。比如“媽媽去晾衣服去了,你們先自己商量解決辦法”,讓孩子自行解決問題。

通過無數次的衝突演練,孩子們就會意識到非攻擊性的方式也很有效,如輪流、等待、謙讓、分享、合作等,自然會減少和避免衝突行為的發生和發展。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老中醫透露:要想孩子個頭高長得壯,一定要改掉這些“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