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答,2020年一部年末高分電影《心靈奇旅》裡哪個畫面最戳中你,其中一個人的回答卻戳中了我。
她說:戳中我的淚點,是22在陷入自我迷失之境被一大群黑影說著的那些話,“你還是不夠好”“你不夠聰明,你永遠都不會成功地”“沒有人會想要和你在一起”“你是我見過最愚蠢的人”“你做的這些事情有什麼意義呢”“都是你的錯,你毀了一切”“你能做到這些並不是因為你的努力,而是因為我幫助了你”
我小時候自以為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興高采烈地告訴我父母,我爸媽劈頭蓋臉一句:“你做這個有什麼意義呢?浪費時間,還不如多去看會兒書,練練琴!”
讀書的時候,拿到一個很好的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正為了這個高興,父母說:“你做得還不夠好,你不要驕傲,你要是現在高興,以後就會退步!”
即使現在成年,父母的這些話還經常縈繞耳邊,覺得自己不夠好。
你有沒有遭遇過類似的經歷?或者你有沒有對你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做出這樣的行為?
如今,自卑成了孩子存在的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因為自卑,孩子膽小、敏感、不自信,性格上有所缺失。然而孩子自卑,往往是父母造成的!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作者施琪嘉,中國首批國家註冊心理督導師,基於創傷心理20多年的研究,寫了這本書。這本書中不僅教你怎樣療愈自己的“內在小孩”,更 可貴的是還剖析了父母的哪些行為造成了孩子的自卑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如果想讓你的孩子自信,那請你來看看自己平常需要注意哪些行為,成為孩子的助力者,而不是絆腳石。
1、讓孩子告別“我不行”,不再否定自己
有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特別高,他們總是覺得孩子做得不夠好,所以他們對孩子特別嚴苛。在這種環境下,孩子的內心就逐漸形成了這樣一種想法:“不管我做得多麼好,在爸爸媽媽眼中都不值一提;不管我多麼努力,他們都認為我做得不夠……”久而久之,這些孩子就會形成自卑的人格,父母就像鏡子一樣,但是有時它並沒有照出孩子的價值,反而照出了父母的陰影;父母把自己的陰影投到孩子的身上,使孩子一輩子都生活在父母的陰影之中。
那麼這種陰影是什麼呢?就是被貶低、自我價值感低下、自尊低下、自卑,感覺自己不如人。一個覺得自己不行的孩子,往往就是在這種嚴苛的教育、貶低的教育、不誇獎的教育之下成長起來的。
有人會問,如果我經常誇孩子,會不會滋長他被溺愛的感覺,養成他傲慢的性格呢?
孩子五六歲之前是萌發“自我”苗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開始具有自我意識感,覺得自己是足夠好的,是足夠漂亮的,他們能夠得到父母的誇獎,而且他們的誇獎是真正發自內心的。當六七歲以後,這種孩子在社會中遭遇挫折的時候,他的自信心才不容易被外部挫折擊垮。比如,一個孩子如果平時可以考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後來在跟別人的競賽中即使考了第五名,他也不覺得自己是特別差的。
相反地,如果孩子犯一個小錯誤就被父母下結論說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這種孩子就可能一輩子活在詛咒裡。所以,父母要避免給孩子負性的評價,不要說類似這樣的話:“你總是這個樣子”“你肯定不會變成什麼樣子”“如果知道你現在是這個樣子,我當初還不如……”這類話等於給孩子的整個人生打上了灰暗的底色,他一生就活在這些話的陰影裡,心中總有一個聲音在提醒他自己多麼糟。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給予孩子很多鼓勵、支援和誇獎不叫溺愛,這就是孩子真實的需求。
實際上,把一個孩子搞得不行的父母可能自己的內心就是自卑的,他覺得自己是不行的,所以他不允許孩子超過自己。因為他早年被他的父母貶低,所以他在教育孩子時,一方面是希望孩子特別厲害,而另一方面又在潛意識中壓抑孩子。
2、讓孩子告別“我不配”,不再忽視自己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父母既有“好的”一部分,也有“壞的”一部分。一般來說,父母會把他“好的”部分集中到某一些孩子的身上,將“壞的”部分放在另外一些孩子身上。而且一旦父母這樣做了,這個現象可能會持續終生,這是一件特別令人悲哀的事情。
父母會把“好的”部分投射給哪個孩子呢?
一般來說,老大是很有可能被父母偏愛的。通常,因為老大是媽媽的第一胎,一切體驗都是陌生的,她會對這個孩子投入較多的感情,所以老大有可能是她最偏愛的,因此她就會把自己“好的”部分投射到第一個孩子身上。
上面講了在家庭中最可能被父母投射“好的”部分的“幸運”孩子,那對其他孩子怎麼辦?
父母已經把“好的”部分都分出去了,剩下的就是不好的了。比如,有這樣一個家庭,這個家裡有兩個女孩,父母偏愛的是二女兒,原因是父母都重男輕女,看到第一個孩子是女孩就嫌棄她,盼著再生個兒子。雖然第二胎仍然是女兒,但因為種種原因,他們不能再生了,也就把所有盼望兒子的情感都傾注到剛出生的這個女孩身上。而從小就被嫌棄的大女兒,不但要承擔所有家務,而且好吃的也都要讓給妹妹。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習慣了最差的東西才是自己的,所以她心中的內在小孩當然就是“我不配”。
所以,有的孩子之所以形成了“我不配”的內在小孩,就是由於小時候父母對他的態度。因為他經常被父母指定為“我不配”的角色,所以在遇到事情和選擇的時候,他們很自然地就會認為“我不配擁有最好的東西”。
讓一個人“不配”,從小“不配”,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在他長大之後,讓他從“不配”轉變到“配”,找到與自己相配的那一部分、那個關係,需要時間去療愈,去找到一個好的關係。
比如,作者說曾經的一個學生,她說她自己對婆家的親密程度遠勝於她對自己的父母。她就來自一個讓她產生“我不配”感的家庭,但是結婚之後,她的先生及其家庭成員都很呵護、愛護她,再加上後來經歷了養育孩子的過程,她就慢慢變得自信起來,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年輕、漂亮的她可能都認為自己既不漂亮也不配擁有美好的生活。那麼現在她認為這一切,她都值得,她都配。
3、讓孩子告別“我不好”不再攻擊自己
有一個統計,有童年創傷的人,對於壞的東西、對於別人的眼神、話語中貶低的詞特別敏感,而對於稱讚和誇獎通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為什麼呢?因為那些詞他覺得不屬於他,所以他會自動地把它們過濾掉。
我們不僅對孩子要進行挫折教育,而且還要進行鼓勵教育,因為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被看見的、被鼓勵的。但是挫折也很重要,上文提到,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周圍的環境讓他感覺“我是唯一的、我是最好的、我是完美的”,有了這樣的一個鋪墊,即使稍大後他周圍的環境變得差一點,別人對他的評價變低了,他也不會受到特別大的打擊。因為這個時候,他已經有了思辨的能力,能夠想到“我也沒有那麼完美,別人對我和我想的也不太一樣”,然後他就漸漸具有了抗挫折的能力,逐漸能夠接受“我不那麼完美”。
但是,假如一開始沒有給他營造一個特別積極、鼓勵、包容的環境,那麼他可能就會對那些不好的詞特別敏感。有時,孩子還會配合父母潛意識裡的認同。比如,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好,被老師誇獎成績好;父母也有虛榮心,希望被老師請上臺向其他的家長傳授經驗。但是,如果這個孩子的表現沒有父母期望得那麼好,父母的內心可能就會特別煩惱。而當父母發狂的時候,孩子會想,“是因為我不好,所以我的父母才對我不好”。
有的父母本身就有一個“我不好”的內在小孩。仍以上文的情景為例,父母可能會因為孩子的表現不佳而責備孩子、打孩子,可是父母為什麼會對此那麼在意呢?因為孩子的不好讓他照見了不好的自己,他把對自己的不滿發洩到孩子身上。他的“我不好”內在小孩會提醒他:我的孩子不好,是因為我不好造成的。這種內心中充滿了“我不好”的父母,因為從孩子身上照見了自己而惱怒,那他對孩子的話語就不會特別客氣。他如果認定孩子不好,可能就真的對其充滿敵意。
那麼我們怎麼來幫助孩子,讓他覺得自己好呢?
其實,自信與自卑之間只隔了一個“父母的態度”,培養一個樂觀的孩子,父母給孩子足夠的愛是沃土,父母對孩子的賞識是陽光。而父母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是雨露,這樣的環境,才能培養出一個自信、樂觀的孩子。
另外,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小孩。內在小孩會記錄下當時的感受,渴望愛的,不甘心的,憤怒的,或者悲傷的。這本《療愈你的內在小孩》還針對這些情緒,提供了系統的解決方案,從迴應內在小孩的需要開始,釋放被壓抑的情緒,重塑被摧毀的價值信念,同時發現生命中的獨特資源,找到自我固有的內在能量,重新整合自己,成為一個有能力覺知自己、療愈自己,有價值感,可以自我接納,並發展出自己潛能的全新自我,創造全新的生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