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安心的《在遠遠的背後帶領》,全書以P.E.T(父母效能訓練)為主旨,主要講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這套課程所運用的理論皆源於人本主義心理學,雖然P.E.T以親子關係為著眼點,實際上適用於所有人際溝通。
P.E.T.主要包含四部分:傾聽、表達、應對沖突和關係建設。當孩子被某事所困擾,或有高漲的情緒時(即處在問題區時),父母要做的就是傾聽。伴隨同理、接納和真誠的內在態度,透過傾聽和陪伴,梳理孩子被卡住的情緒或感受,協助孩子的情緒流動,讓孩子重新回到情緒與思考的平衡狀態,為孩子創造一個能夠思考如何解決他所遭遇的問題的空間,而不是把孩子的問題拿過來,替他解決。
在表達方面,通常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會有一個誤區:“當我對他有不好的感受時,最好不說出來,說了可能會傷害他。”那可能是因為我們的表達方式不恰當。當我們遇到自己被卡住、處於問題區(被他人的行為困擾)的情況時,應該表達“我資訊”,而不是指責他人的“你資訊”。透過“我資訊”的表達,不但不會傷害對方,反而讓對方有機會學會了解和感知他人的情感世界,使彼此的關係更深入,甚至有可能幫助對方成長。
面對衝突,通常很多人都不太願意深入,我們覺得一有衝突,關係就會被破壞,彼此就會受傷。實際上,衝突也具備建設性的一面,如果衝突的雙方有約定俗成的應對沖突的方式,就會更加深入彼此的世界,看到更真實的對方。
P.E.T.使用“第三法”來解決需求衝突。P.E.T.用尊重孩子和父母需求的方式來解決衝突,而不只是讓父母犧牲自己的需求。
關係建設:生活中,如何在大家相安無事或無人遭受情緒困擾時,透過關係技巧的使用、時間管理以及環境調整,來促進彼此的關係。
以上四個部分,托馬斯•戈登博士透過“行為視窗”的概念做了清晰的歸屬,“行為視窗”是整個P.E.T.的精髓,簡單來說,P.E.T.不是以對錯來區分問題,而是從當下的真相出發,誰被困擾、誰有情緒,誰就有問題,即處於問題區。
P.E.T.父母效能訓練引領父母進入溝通的本質:沒有對錯的評判,只有事實的陳述和真實感受的流淌。P.E.T.所傳遞的精神是一致性溝通,它沒有評判,界限分明,鼓勵關係中的各方為自己負起責任,它和平而沒有攻擊性。
作者把P.E.T.的精神融入日常點滴,因為沒有評判,所以他人願意敞開;因為不越界,所以他人不會依賴;因為沒有優越感,所以他人感受到尊重;因為沒有操控心,所以沒有傷害;因為內外一致,所以感受得到純粹的初心。讓我們跟隨安心一起來學習P.E.T的“育兒智慧”。
◆ chapter 1 不越界
◆ 中國式界限
看見他人對自己的越界很容易,而看見自己對他人的越界所做出的反應(隱性的越界)卻很難,因為隱性的越界伴隨著很多的應該和理所當然。
不侵犯,需要放下操控與恐懼;不被侵犯,需要內在的力量。從根本上接受彼此是獨立的個體,去掉骨子裡的依賴性,就有可能做到既尊重他人,又能為自己負責。
如何做到不越界呢?在他人遭遇困擾時,關懷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導。
期待必然伴隨失落,在最親密的關係裡,當對方無法滿足我們的期待時,就會激起我們最深的恐懼,關係越親密,我們投射的感受越深。另一個常常被投射的物件就是我們的孩子,在父母那裡的期待,一開始被投射到伴侶身上,然後落空了,又被我們投射到孩子身上。若是幸運,孩子具有反抗能力,能抵抗住這些操控,在荊棘中長成自己的模樣。大多數孩子會在掙扎中屈服,重複父母最初的傷痛,他們又成為不被看見的孩子,長大後又開始到處尋找認可,這就是輪迴。
◆ 投射讓我們偏離真相
給的背後是匱乏,那麼接受者得到的又是什麼呢?如果看不到這點,我們還會抱怨孩子,覺得孩子不領情。父母給得再多,不是孩子需要的,其實等於沒有給。
◆ 愛是最好的抗挫折能力
孩子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脆弱,比起所謂挫折,孩子們可能更擔心的是父母的情緒問題。如果父母有平和的心態和對孩子應對能力的信任,可以幫助孩子更從容地應對外在世界的各種問題。
王人平說:“我個人從不糾結窮養和富養,我就自然養。我過什麼樣的生活,孩子就過什麼樣的生活。刻意讓孩子吃苦,而自己過富足的生活,會割裂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聯結,讓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對家庭的歸屬感。而自己勒緊腰帶‘富養’孩子也不是好的做法,自己的生活質量和生命狀態都不好,能給孩子好的教育和影響嗎?
◆ chapter 2 不評判
溝通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不評判。當我們停止評判時,可以看到更多的真相,發現問題的真正答案,給予他人更多的同理,讓一個人發生改變的並非評判,而是接納。事實上,讚美也是評價,讚美會讓孩子偏離自己的中心,去做別人喜歡的事情。
◆ 沒有不乖這回事
當我們說孩子不乖時,其實是帶著權威和不尊重的。我們很少說某個大人不乖,卻把這樣的字眼用在孩子身上。
如果父母能夠採用以下原則對待孩子,家庭生活將會減少紛爭,對孩子而言,家庭生活也會更快樂。
原則一:孩子和成人一樣,有一些很重要的基本需求,而且他們也會努力不斷地做一些事情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原則二:孩子並不是不乖,他們的行為只是為了滿足一些重要需求而採取的行動。
◆ 當孩子說“我害怕”
完形心理學裡講到,接觸被中斷就會形成傷口,所謂療愈創傷,就是回到當初的場景中去,恢復接觸,表達當時的感受,讓能量完成它的旅程,而不是卡在那兒。
◆ 我呼你應,便是傾聽
傾聽首先要在心態上做到不評判,接納孩子當下的狀況;感同身受地同理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內外一致真誠地呈現自己。然後才是言語上的迴應,描述事實,表達孩子可能會有的感受,比如,“有人擰你的臉,你很痛(事實),又很生氣(感受)”。
◆ 看到真正的“洋蔥核”
透過傾聽孩子發現真正困擾孩子的是什麼。一旦孩子瞭解了真正困擾自己的是什麼,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怎麼辦”的答案也就自然浮現了。
◆ chapter 3 負責任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邊責備孩子不夠獨立自主,一邊卻在剝奪孩子的自主權。於是,孩子漸漸覺得,我不需要為自己負責,反正都是父母說了算。“他人會為我負責”的慣性養成,孩子更加依賴。
◆ 能自我負責就能自律
最好的教育是信任與理解。當一個孩子被理解、被信任時,他就會知道怎樣為自己負責任,產生自律行為,自律的產生,來自孩子的內在動力。
不教育並不意味著放縱,當孩子的行為給我們帶來干擾時,我們不能直接告訴或命令他該如何做,而應敞開自我,坦陳感受以及該行為帶來的影響。用我資訊告訴孩子,哪些行為能接受,哪些行為不能接受,有時甚至可以態度強硬一些。
◆ 覺察與自我負責是療愈的開始
真正的療愈是,對於你曾經產生的一些錯誤的信念,比如媽媽不愛我,男人都不可靠等等,成人的你有能力再次客觀地看待這些信念,並做出調整,而不是在心裡去想象一個孩子,然後去陪伴這個孩子,或者把他養大。療愈就是已經成人的你學著負起責任,去表達曾被壓抑的感受,用成人的眼光重新審視某種信念。若相信你內在有一個受傷害的孩子,活在受害者的角色裡,沉溺其中,那麼內在孩童不但幫助不了你,反而會成為逃避成長或不為自己負責的一個好藉口。
◆不完美,不妨礙成長
對於小朋友的衝突,我們不應該只關注事情本身的對錯,過多地評判孩子應不應該那樣做。其實衝突發生的時候,首先應該關注孩子的情緒、感受,等孩子都走出問題區後,再讓孩子看到其實在衝突發生的時候,有很多其他的解決辦法。
當我們能夠用一種好的方法向孩子展現如何解決衝突,孩子就會學習關心對方的感受,也會懂得衝突並不是一件壞事,去學習解決衝突的智慧。
◆ chapter 4 無傷害
我們隨身帶著矛和盾,大部分表達都是在發洩情緒,或指責對方,而非真正的表達。要做到無傷害地表達,就要把語言中的攻擊性去掉。把“你”改成“我”,把“評判標籤”改成“行為”,把“指責”改成“感受及影響”。
我們可以透過我資訊的表達去掉矛;當對方呈現攻擊性時,透過傾聽去掉盾。當我們不再傳遞攻擊性時,他人也會為自己負責,並且很樂意改變自己的行為。
◆ 怎樣說,才能無傷害
嬰幼兒的面質性我資訊,父母可以提出解決方案,帶著孩子一起執行,對大一些的孩子,儘量把做出改變的責任留給對方。
一條恰當的面質性我資訊,呈現的是非責備、無傷害、負責任、一致性地溝通。
◆ 零懲罰、零獎賞的養育觀
P.E.T.提倡零懲罰、零獎賞的養育觀,一切從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出發,給予雙方同樣的尊重,不會因為你是孩子就隨意對待。
禮物的意義是表達我們對孩子的愛。如果因為孩子做得好,你才送他禮物,那麼這份愛就是有條件的愛,做到了才值得。
所有的懲罰和獎賞都是一種操控,是想讓孩子成為父母想要的樣子。
◆ 尋找消失的憤怒
憤怒、焦慮、悲傷、挫敗等,這些不被接受、沒有表達的情緒,不會憑空消失,會迂迴以其他形式呈現出來。它們要麼讓我們穿上更厚的盔甲,有了更多的防備,要麼增加我們的攻擊性,攻擊他人,也攻擊自己。
靠近自己、關愛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帶著覺察,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然後允許自己去經驗那些發生在身上的感受,被經驗的感受,就會像流走的水,不再淤積。
◆ 孩子的釋放型與試探型打人
應先區分孩子打人的內在動機到底是什麼。有兩種:一是釋放型,二是試探型。釋放型大部分幼兒打人的內在動機是釋放情緒,一種可能是因為家庭成員對孩子有打罵行為,或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被否定,當孩子被這樣對待時,內在會產生憤怒的能量。
另一種可能是當幼兒開始有社交活動,在與其他孩子玩耍時,相互間有爭搶、推搡、拍打或語言的攻擊等行為,也會令幼兒內在有委屈或憤怒的能量產生。
通常孩子表達情緒是不被允許的,會被評判或貼上各種標籤,“不乖”“不孝”什麼的。如果一直不被允許,孩子就會壓抑情緒。
試探型指的是,孩子打人的行為其實是一種試探,比如試探媽媽是否會生氣。
一個人在空曠的懸崖上奔跑,如果事先不被告知哪裡是安全區域,跑起來會很不安。如果有人豎起圍欄,並告訴他圍欄之內是安全的,那麼他跑起來會放鬆和開心得多。一個有界限感的父母,就像給孩子提供圍欄,會讓孩子有安全感。
◆ 真正的道歉是一種深刻的告白
有一位媽媽問我,兩歲大的孩子在遊樂場因搶玩具打了別的小朋友,別的小朋友哭了,我的孩子沒反應,我應該如何處理引導?我回應她,可以這樣跟孩子表達:“寶寶,你打了別的小朋友,他難過地哭了,我想他一定很痛,媽媽看到也很難過。”然後聽聽孩子怎麼說,或觀察孩子的肢體語言(因為孩子還小,不一定會表達),瞭解孩子打人的原因,幫助孩子表達他想要表達的、比如跟孩子說:“你真的很喜歡這個玩具,你也很想玩,有什麼辦法能讓你們倆一起玩呢?”讓孩子瞭解彼此的感受,也啟發孩子應對沖突的能力,這才是積極有效的做法。
至於道不道歉,可以等孩子情緒平復後再分享你想要的做法:“媽媽認為把別人打疼了是需要跟對方道歉的。”當然,最好的做法是在平日的生活中,身為父母的我們活出我們的價值觀,成為孩子的榜樣。如果你認為必須道歉,那麼就誠摯地跟他人道歉,讓孩子學習你的言行一致。
◆ 有了尊重,沒了傷害
如何在衝突時做到尊重呢?第三法是P.E.T.用以解決需求衝突的方法:
步驟一:界定雙方需求。
步驟二:頭腦風暴各種解決方法,一起提出各種可能性。
步驟三:評估解決方法。
步驟四:選擇解決方法。
步驟五:執行解決方法。
步驟六:後續評估。
◆ chapter 5 一致性
P.E.T所倡導的就是一致性溝通。真誠一致是P.E.T的基調,傾聽需要真誠的心態,表達我資訊時需要內外一致,處理衝突時需要真實面對雙方的需求。所以,一致性溝通就是不越界、不評判、負責任和無傷害的溝通。
◆ 做真實的父母
承認身為父母的我不是完美的,有些行為我能接納,但也有些行為我不能接納。有些事,我也有做不到或做錯的時候。
所謂無條件養育,簡單來說,就是你不是懷有某個目的才去養育孩子。
人類心理進化論的相關研究提出,符合心理進化論的養育方式,應該是父母養育孩子,而孩子無須回報父母。因為孩子回報父母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己活好,再去養育他們的孩子,代代相傳。
無條件養育,是不斷看見自我、面對自我的一個過程。稍有覺知,我們就會看到,我們常帶著預設,或帶著期待養育孩子,而這些預設和期待往往就是父母內在匱乏感的投射。如果沒有覺察到這些來自我們自身的投射,就會把孩子拉進我們的那個叫作失落或恐懼的世界裡,希望孩子活出我們曾經想要的部分,好讓我們的心得到些許彌補。
無條件養育不是溺愛,以尊重孩子的需求為基石,在此基礎上可以有規則,並且無須委屈父母本身。
你可以無條件地愛孩子,同時,也要允許你的家人用他們的方式養育孩子,甚至你也要允許自己並不能時刻做到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養育不是什麼都得接納,不接納也根本不是問題。問題是你如何來表達不接納,而不是傳遞對孩子的否定。
◆ 養育的初心,愛還是恐懼
一位媽媽問我:“有人告訴我,如果你不想讓孩子碰危險的事物,那麼你就讓他去碰一下,這樣下次他就不敢去碰了。這樣做對嗎?”我問她,你覺得孩子停下來不敢再碰,是因為什麼呢?很明顯,是因為恐懼。在我看來,這不是一個對或不對的問題,而要回到每位父母養育孩子的初心上來。我們想教給孩子的是愛,還是恐懼?捫心叩問,如果你想教會孩子的是愛,那麼這樣的方式是你所要摒棄的。但如果你只想省事,只想有效,那麼,恐懼確實能讓人卻步。
哭聲免疫法、延遲滿足需求、自然後果、暫停時間、按時餵養、溫柔而堅定等方式的背後都是恐懼,出於恐懼,父母透過這些方式實施隱形的權威和操控。
曾經有媽媽問我為何不能使用溫柔而堅定的方式,我問她,如果你跟你的先生提出某個需求,然後不管你怎麼說,不管你的情緒如何,你的先生都笑著對你說“不可以”,你會如何?這位媽媽說,估計她一巴掌就扇過去了。是啊,大人之間肯定不會把這種方法用在彼此身上,那為何會對孩子使用?因為那一刻我們在使用的就是權威,而絕大部分權威的使用都源自內在的恐懼。
更好的方式,是瞭解孩子的需求是什麼,也跟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然後一起來尋求能同時滿足雙方需求的解決方法,這是基於尊重的雙贏法。
所有的感受,孩子都會體驗到,這沒有什麼不好。但是如果出於人為的懲罰,或父母明知卻為之的情況,對孩子來說,感受到的就不單是恐懼,還有對父母深深的失望。
你會不會因為父母做了什麼讓你開心的事情就獎勵你的父母呢?想必不會。一般我們只會對孩子使用獎勵,其實就是在使用權威。
◆ 一致性溝通,不再做煩躁的媽媽
把可預見到的也許會引發衝突的事情提前告知,讓對方有一個心理預期,不至於難以接受,是避免衝突的一大良方。
當孩子有需求的時候,可以使用傾聽的方式迴應,不否定,幫助孩子的情緒流淌。
不能接受孩子的要求時,使用面質性我資訊,表達事實、影響及感受,不責備批判。
一看孩子情緒越來越高漲,趕緊換擋傾聽,繼續給他情緒流淌的機會。
先傾聽一句,讓孩子知道媽媽聽到了他說的話。表白性我資訊,傳遞自己的價值觀。
一起想辦法,滿足雙方的需求。
肯定性我資訊,當對方的行為給我們帶來愉悅的感受時,可以對此表達我們的心情。
◆ chapter 6 自我調整
“一念之轉”讓我清晰地看到各種信念如何作用於我,我的那些妄念又是如何投射到周遭的人、事、物當中去,從而給我帶來痛苦,或讓我無法前行。
◆ 穿越生命的戲碼拿回力量
想法本身不具任何殺傷力,除非我們對它深信不疑。帶給我們痛苦的,並不是我們的想法,而是我們對想法的執著。——拜倫•凱蒂《一念之轉》
透過轉念,我們既可以走出頭腦中的故事,也可以從過往的限制性信念中解脫。比如關於匱乏,透過轉念,你會發現,匱乏其實就是一個幻象,對於沒得到的部分,你卻認為你應該得到,因而產生匱乏感,放下這個應該,回到實相,便不再有匱乏。
這個工具其實就是四個問題,以及幾個反向思考。首先你要拿起紙和筆寫下困擾你的念頭,比如“我的孩子吃飯應該快一點兒”,以及充分地寫下在這個念頭下,你對孩子持有的種種感受。然後開始問以下四個問題,並一一做出回答。第一個問題,這是真的嗎?第二個問題,你能百分之百確定這是真的嗎?第三個問題,當你持有這個想法時,你是怎樣的?第四個問題,如果沒有這樣的想法,你是怎樣的?回答完四個問題,就可以進行反向思考。“我的孩子吃飯應該快一點兒”,反向就是“我的孩子吃飯不應該快一點兒”“我吃飯應該快一點兒”。
◆ 協助孩子一起轉念
在跟孩子轉念之前,最好自己先熟悉如何進行,再跟孩子進行轉念作業。另外,在孩子情緒高漲時,不適合進行轉念作業。需要強調的是,跟孩子進行轉念作業,不是要讓孩子放下他的念頭,而是跟他一起去探索,帶著好奇和尊重去進行。孩子的某些念頭如同困擾他的情緒一樣,只有被同理、被瞭解、被看見,才有轉化的可能。
讀完全書我們會發現,透過實踐P.E.T.,看似是父母在帶領和養育孩子,實際上是孩子在引領父母的成長。紀伯倫說,孩子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我們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當我們站在遠遠的背後,就不會想要操控孩子,而是尊重和允許孩子成為自己;當我們站在遠遠的背後,就能縱觀孩子所處時空的全貌,真正看見孩子;當我們站在遠遠的背後,就不是在帶領,而是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