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全球的死亡數字每天都在增加,電視新聞上的報道都充斥著哀傷的氛圍。即使是幼小的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下,也感知到了死別之苦。
默哀時,我家寶寶雖然不懂這是在幹什麼,但也學著我的樣子,站在窗邊聽著外面的車鳴聲低頭默哀。
說實話,我來不及感動,甚至有些恐慌。我們沒有辦法陪伴孩子一生,極大概率是我們做父母的先退出孩子的生命,可是那一刻到來時,孩子也要放棄自己的生命嗎?我的小公主,已經感到對死亡的恐懼和焦慮了,看來非常有必要跟她正式的聊一聊死亡了。
我之前看過《南方都市報》的一項調查資料:孩子提出一些關於死亡的問題時,只有13.6%的家長會認真回答,超過60%的家長選擇避而不答,彷彿說出來就犯了某種忌諱。
其實對於3、4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只是對於死亡充滿好奇。
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迴避話題,只會帶給孩子負面的效果,很有可能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創傷。而這種心理創傷表面上都是看不見的,甚至自己都不會察覺,但卻要花很長的時間去療愈。
那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引導寶寶看待死亡這件事呢?
對於死亡的解釋,不同的文化和宗教都有自己美好的願望,有的上了天堂做了天使,有的飛昇做了神仙,死亡彷彿是一件美好的事。
但是我想告訴孩子的是,死亡是冷冰冰的,代表著分離,代表著失去。
只有真正的了解了死亡,才能不懼怕它,才會珍惜現在的所擁有的。
人為什麼會死?
死去的人都到哪裡了?
死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媽媽/我也會死嗎?媽媽/我什麼時候會死?
上面這幾個是最常見的寶寶們對於死亡的困惑,面對這些問題,我們的回答是會決定孩子的世界觀哦!
想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首先你要了解孩子對死亡的認知特點。
瑞士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總結出,兒童對死亡的認知可分為4個階段:
0~2歲:沒有確切的死亡概念,對死亡可能產生分離或剝奪的情緒感受;
2~7歲:認為死亡是真實的,對死亡會產生神奇的想法,認為死者還有生理機能;
7~11歲:認為死亡是不可逆的,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但只發生在老年的時候;
11歲及以上:把死亡看成是整個生命過程的一部分,具有個人的意義,認為死亡是最終的事件,死者沒有生理機能,並且對死亡感到焦慮。
總結一下,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時,我們要從語言和情感兩個方面進行引導。
語言方面在中國,“死”這個字彷彿是種忌諱,引申出了很多鬼神的敬畏,導致大部分人都不敢妄言。
可是人的一生中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真實發生的事情,不會因為我們不談就不存在,所以在給孩子解釋死亡的時候也要用真實的語言。
面對死亡,孩子往往比我們想象的更堅強。所以在面對正在發生的死亡,不要對孩子隱瞞。比如,家人生了重病,就坦言告訴孩子我們快要失去他了,要珍惜剩下和他相處的時光。
對於死亡的描述,家長往往會跟孩子說“睡著了”“出遠門了”“走了”。可是這些解釋是會讓孩子非常困惑的,走了什麼時候回來,睡了為什麼不會醒?
我的朋友小A母親剛去世時,她家寶寶就像變了一個人,暴躁易哭,夫妻倆睡到半夜常常會被寶寶打醒,然後怎麼哄也不睡。折騰了好久才發現,在姥姥去世時,家人告訴寶寶姥姥只是睡著了,導致她對睡覺產生恐懼,也怕爸爸媽媽睡著了就消失了。
所以,給孩子解釋死亡的時候不要用過多的形容,真實的闡述就可以了。
情感方面對作為父母的我們來說,“面對死亡”這個課題也是我們自己的必修課。
除了面對親人的離世,當孩子看到電視裡關於死亡的新聞、家裡的小動物死亡、經歷突發事件,都會給孩子帶來不小的心理衝擊。
但是孩子還小,不會像大人一樣表達悲痛。他們心理上的不舒服往往會折射到生理上的反應,比如暴躁易怒、摔東西、大哭、不吃飯、頭痛、肚子痛、嘔吐等等。
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了,可以鼓勵孩子通過一些寄託形式來宣洩化解悲傷的情緒,比如種一棵小樹、放飛氣球、給逝世的親人畫一幅畫、唱一首歌……接納孩子對死亡懵懂的情緒表達,給孩子強大的安全感陪伴他們度過悲痛的過程。
最後呢,想推薦給大家一部關於死亡的動畫電影。
▶ 電影推薦:《尋夢環遊記》
這是一部非常溫暖的關於死亡的動畫電影,它向孩子們美好地展示了這個世界和自然規律,在這簡單而虛幻的動畫裡溫和地感受死亡。有些人看似永遠離開我們了,但只要我們一直記得,他就會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相伴著我們。死亡不是永久的告別,遺忘才是。
死亡一直都是個很沉重的話題,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死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和性教育是一樣重要的。
我們要坦誠開放地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死亡,珍惜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