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媽說:
之前和大家分享過幾部揭示嬰兒大腦和祕密生活的紀錄片,很多媽媽說這樣“漲知識”的分享太有用了,對人類的幼崽又多了解了一些,希望我能多分享這方面的內容,就像有一位媽媽說的,“小嬰兒的世界真是妙不可言,讀懂他們是一件很甜蜜的事”。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最近看的一部紀錄片《育兒寶典:人之初》(The Beginning of Life)(B站可看),不同於前2部專注於寶寶大腦以及生理髮展規律的研究。這部紀錄片主要基於對寶寶日常行為的觀察分析,以及全球知名兒童心理學家、醫學博士的專業解讀,揭示寶寶可愛的面孔下,大腦有多少活動正在祕密進行著?另外,它還通過科學實驗,對嬰兒長達數十年的追蹤調查,展示了前3年對孩子一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對我們如何養育寶寶有很好的啟發性。
寶寶的大腦活躍度是成人的2倍?寶寶為什麼不厭其煩地重複做一件事?當寶寶摔東西搞破壞時,他們都在想些什麼?為什麼說寶寶很難集中注意力,反而是件好事?……這部紀錄片不僅能讓我們找到答案,也會讓我們再次感嘆:人類幼崽的“腦回路”,太神奇了!
寶寶的學習能力吊打成年人?他們的所學所知,遠超我們想象!很多人可能會被嬰兒天真無辜的臉蛋“欺騙”,覺得他們什麼都不懂,只知道吃喝拉撒,其實,他們才不簡單!
他們的學習速度超快,特別是0-3歲階段,是任何10-13歲,20-23歲,30-33歲階段都不能比的。嬰兒在生命的前3年學到的東西,比之後任何階段學到的都要多,學得更快!
還記得他們剛出生的時候嗎,只是躺在我們懷裡的一個紅彤彤、皺巴巴的小傢伙,他們甚至都無力支撐自己的腦袋。
而到了3歲時,他們不僅能走,能說,甚至會撒謊了。比如明明偷吃餅乾,嘴巴里有餅乾屑,問他們的時候,他們會搖頭說:“沒有,我一口也沒吃。”看吧,到了3歲,他們開始耍詐了。
不僅如此,他們還開始對他人表現出同情,如果你傷到了自己,一個3歲的孩子會走過來,拍拍你的肩想要幫助你。
從皺巴巴的“一團肉”,到懂得關心他人的寶寶,可以看出,寶寶在前3年,學到的資訊量是驚人的。而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競相研究,寶寶幼小的大腦如何能學得如此神速的?
研究發現,一個3歲小孩的大腦活躍度是我們成人大腦的兩倍。每秒鐘,寶寶大腦在腦細胞間,進行著700到1000次的新連線,他的各種新經歷都被納入其中。和我們肢體的互動,他們的感知,他如何處理正在發生的事,他的所見所聞,所有的這些都在進行連線。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3歲以前的寶寶很難集中精力,實際上是,他們很難不去注意其他事情。因為他們的大腦是完全開放的,他們對各種形式的資訊,身邊發生的任何事都變得異常地敏感。他們接受資訊,並且利用它們解決問題,從而了解著世界發生的事情。
寶寶大腦可塑性極強,但它是把雙刃劍最初的幾年,是寶寶大腦成長最快的階段,也是打基礎的階段,所以非常重要。因為就像建房子,隨後的一切,都將建立在最初幾年打下的基礎上。
這個階段的寶寶大腦的可塑性非常強!可塑性是指大腦會依據經歷做出改變的能力。
腦科學家說,我們可以把嬰兒的大腦想象是舊巴黎,有成千上萬條小街道,曲曲彎彎通向四面八方(而我們成人的大腦更像是改造後的巴黎,寬闊的林蔭大道,筆直的馬路,不再擁有嬰兒時期大腦的那種支路)。
嬰兒大腦的一個神經元,可以有非常多種不同的通道和連線,從一個神經細胞到另一個神經細胞。在發育過程中,那些經常被使用的通路,得到維持和加強,而那些未被使用的則逐漸萎縮、消失。
寶寶大腦這種強大的可塑性,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寶寶早期的經歷充滿著溝通和關係建立,充滿社會認同、玩耍和想象,那麼寶寶的大腦將會翱翔高飛,他會構建與那些經歷相關的期望。
如果孩子的生活中充滿可怕的經歷,威脅、不安全感。孩子可能會關閉生活的樂趣,以及想嘗試新事物的傾向。
所以別小看嬰兒的生活中能發生多少事,也別低估寶寶大腦對周圍發生的一切能做出多少反應。早期階段的不同經歷,決定著寶寶的潛力將得到限制還是發展。我們要做的是以一種積極的方式,為寶寶打下強有力的基礎,而不是以一種破壞的方式,為日後惹出麻煩製造更高的風險。
這種積極的方式,不僅僅指我們要照看他們,比如洗澡、餵飯、哄睡等等。更要給他們時間,多陪伴他們,鼓勵他們多嘗試,和他們多互動。比如,我們可以多擁抱寶寶,讓他有機會感受我們的身體;帶寶寶體驗大自然,和他們一起遊戲玩耍,通過感覺,情感,以及他們各自的能力,去開放式地接受每一幅畫面,與世界產生聯絡。
寶寶為什麼喜歡重複做一件事情?搞破壞時,他在想什麼?陪玩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發現,寶寶喜歡不斷重複地做同一件事對,比如把積木放進杯子,重複讀一本繪本,或者玩簡易拼圖,不斷重複。甚至是扔東西,我們一次次撿起來,他們一次次扔。
我們可能會覺得有點無聊,甚至有點生氣,但對於寶Bora說,這是他們被與生俱來的征服欲驅動的緣故,他們迫切想了解世界有多可預測。“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嗎?”“如果我掉落那把湯匙,它會發出聲音嗎?”
有時候他們還會拿我們做實驗,“如果我掉落那個湯匙,媽媽又會變得激動嗎?”如果我們說:“寶寶不可以,媽媽要生氣了”。寶寶更高興了,他想的是,“太好了,我懂媽媽了,我可以讓她做出這個表情”。
那些我們看起來無聊或者理所當然的事,寶寶卻靠著重複,進行探索和學習。他們就像科學家重複實驗一樣,不斷重複行為。“瞧,它又起作用了,太好玩了!”
在探索和學習時,寶寶會常常失敗,比如想爬上沙發而沙發太高,他們想自己吃飯,但是灑得到處都是。這時需要我們多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感覺良好,從而使他們在今後的人生中,願意不斷嘗試探索,直至成功。
同時我們需要給寶寶一點點挑戰的東西,讓他知道很多事情並非一帆風順的。如果寶寶從未有過這種經歷,每次在嘗試有挫敗感的事時,我們大人都跑過去幫他完成,他將來也學不會面對挫折。
當然了如果事事都太難讓寶寶很受挫的話,那也不好,這些需要我們幫助平衡。我們要做的是,鼓勵孩子不斷嘗試,從錯誤中汲取經驗,而不是事事都急於去糾正他、幫助他。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的韌性和耐心。
我們養育孩子的方式,甚至影響孩子如何養育他的下一代一個人年幼時的經歷,與人們的互動,會刻骨銘心,深入他們的腦海,影響腦回路的形成和大腦架構的建造。這種後天經歷的影響絲毫不亞於DNA先天的影響。
就像我們初為人父母,要如何迴應一個嬰兒,如何養育一個孩子,也和我們自己早期被養育的經歷有關。
比如有些人會把孩子抱在懷裡,卻不看孩子,不做任何迴應,這並不一定是他對孩子冷酷無情,相反他可能非常愛孩子,只是不知道怎麼迴應,不知道怎麼做。因為當這個人還是嬰兒時,照料者也沒給過他迴應。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挪威鼠的母性行為,來觀察母親的養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有這樣兩種型別的鼠媽媽,一種喜歡舔舐幼崽,一種不太喜歡。如果把喜歡舔舐那邊的幼崽在很小的時候拿走,放在不太舔舐的鼠媽媽那邊撫養。那麼等下一代出生時,這個曾經的幼崽也變得不太舔舐寶寶,和養育它的鼠媽一樣,而不是和它親生媽媽一樣。因此看起來後天的養育所造成的改變,比DNA這些先天的因素影響更大。
我們人類也一樣,那些嬰兒時期缺失或者沒有得到很好關愛的人們,本能地在如何關愛孩子上會很困難。因為他們早期沒有這樣的經歷,即使他們愛孩子,但他們不知道要怎麼做。
這種早期被養育的經歷,影響寶寶的一生。如果寶寶早期缺失這些經歷,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紀錄片向我們展示了80年代羅馬孤兒院孩子們的例子。
這些在社會機構成長的孩子,在最初的階段,都是躺在搖籃裡,眼望著白色的天花板。沒有視覺的資訊,沒人和他們說話,沒人撫摸他們,除了每天少數幾次的尿布更換。
後續的跟組調查發現,這些孩子在機構環境中造成的缺失,會導致一連串的影響,他們智力發展較慢,有嚴重的語言問題,嚴重的相處問題,他們不知道如何與成人相處,長大以後也不知道如何與同齡人相處。
即使他們4、5歲的時候被家庭收養,這些問題也依然存在,因為機構是他們頭幾年待的地方,而那幾年是最關鍵的。
無論是挪威鼠的實驗,還是社會機構孩子們的例子,都向我們展示了,孩子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受環境的影響絲毫不亞於基因,很大一部分在於我們如何養育他,尤其是在最關鍵的頭幾年。
瓜媽最後說:
養孩子是累並快樂著,一直在考驗著我們的耐心和智慧。可是我們的媽媽真的都好上進,我前兩天發了拼圖和數學啟蒙的文章,留言裡大家一起交流學習的氛圍真的讓我都很感動。
育兒不易,我們一起摸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