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年後開工第二天,大家都進入狀態了嗎?

一大早到公司,就聽見同事Julie在吐槽:“過年和兒子一刻不離的呆了7天,我原本想的是待7天有什麼大不了,月子裡我們還在一起待過一百多天呢,我就不信幼兒園大班的小孩會比一個月的小孩還難帶嗎?但是我想錯了,是真的難,難多了,還是上班輕鬆。”

哈哈~這可能也是很多媽媽的心聲吧,春節假期我也沒閒著,陪著兩個小魔怪一起迎接辛丑牛年,一起去了趟迪士尼,還有做的最多的就是一起讀繪本、一起畫畫......

這段時間,弟弟對閱讀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每天陪他讀繪本時,都會被這個小小隻纏著:“Mommy,我們再讀一遍吧!還有這本,我也想看……”

雖然每次都講到口乾舌燥,但我還是忍了!同時,為了進一步激發他的閱讀興趣,我鼓勵他每看完一個繪本,都要用自己的話複述出來。畢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給小魔怪設定一點挑戰,怎麼能體現老母親的智慧呢?哈哈……

沒想到,弟弟對此還挺起勁的。每一次看他投入自嗨地給我講故事,我都會忍不住笑場。

那天,我把他講繪本的影片發到閨蜜群裡,都誇他哦!只見影片中他正在複述今年剛剛獲得凱迪克獎的《We are water protectors》,聲情並茂,異常認真,儘管中英文識字量都還沒有很多,但是講得頭頭是道。

有個閨蜜問到:“你家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我陪孩子讀繪本,讀了十幾遍,娃對繪本熟悉得要命,但就是沒法脫離繪本把故事複述出來呢?為什麼,這到底是為什麼?”

看她馬上就要咆哮體附身了,我忍不住凡爾賽了一把:“我也沒有刻意教他,感覺不知不覺中就get到了,現在天天都要表演給我看,還得配合他做各種誇張的捧場動作和表情,也好麻煩哦……”

哈哈哈,親閨蜜可以開玩笑,但說真的,在這方面我確實有“訣竅”。

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親子閱讀方面的心得體會,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複述

01

在我們大人看來,用幾句話把繪本內容概括出來很簡單,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並不容易。

要把這個故事講出來,首先孩子得明白這個故事講了什麼,這考驗的是理解力。

其次,要對這個故事進行提煉、簡化、加工,這考驗的是記憶力和邏輯能力。

最後,怎麼能使故事講得引人入勝?這又考驗了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可以說,如果這一切在平時不做針對性訓練,想讓小朋友一下子就能講出來,真的很難。

如果我們平時在親子閱讀時,只是單純的把繪本內容讀完,並不跟孩子解釋其中的內容,也不做互動交流,那麼孩子對於詞彙和故事只是單純地讀了,卻並沒有對故事有深層次的理解和思考,因此這樣只是淺層次的資訊輸入。

事實上,在語言教學中,閱讀有兩大策略:輸入性策略和輸出性策略。在日常中給孩子讀繪本,就是輸入性策略——透過這個過程,給孩子輸入了詞彙和故事。

而讓孩子複述故事,則是輸出性策略。順便說,我們上學時經常寫的讀後感,也是輸出性策略的一種,只有將故事消化以後再輸出,才是真正的把內容讀懂了、吃透了。

如果要讓孩子做內容輸出,那在輸入過程中就要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加深內容記憶,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將故事線捋順,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透過提問來加深孩子的理解和記憶。

而複述,就是將這些記憶點提煉,對這些記憶中的內容與他的理解和日常經驗相結合,再透過語言加工,把故事講出來。

可別小看了這個過程哦!它實際上是對知識點的複習和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提煉。這個能力訓練好了,對孩子以後學習寫作、數學等都大有好處。

如果我們發現孩子複述不出來,其實不一定是娃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能力有問題,而有可能是他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表達。那麼,複述的方法到底是什麼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種——五指閱讀法

02

美國的教育體系非常重視學生的閱讀。在美國課堂上,老師有一個常用的閱讀方法,就是把故事分為五個要點。把這些要點放在手指上,每個手指代表一個點,這就是所謂的五指閱讀法——Five Finger Retell。具體來說:

大拇指——Characters:故事裡的人物(who is in thestory?)食指——Setting: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tells when andwhere)中指——Problem:故事中出現了什麼問題?(what is theproblem in the story?)無名指——Order of Events:事情發生的經過(tell the storyin order)小拇指——Solution:事情怎麼解決的,最後結果怎麼樣?(how is theproblem solved?)

那麼,該如何實操呢?可以先從情節簡單的繪本來練習。以弟弟很喜歡的繪本《菲菲生氣了》為例,我們可以跟孩子這樣提問:

故事裡主人公都有誰?(菲菲和她的姐姐)

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菲菲的家裡,她和姐姐正在玩耍的時候)

故事中出現了什麼問題?(菲菲的姐姐和她搶玩具大猩猩,菲菲生氣了)

事情的經過是什麼樣的?(菲菲跑出去了,然後哭了,在森林中看到了小鳥、石頭,還爬了大樹)

最後結果怎麼樣?(菲菲又回來了,一家人又在一起了)

剛開始,寶貝可能沒辦法回答所有的問題,那也不要緊。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回到問題的那一頁再仔細讀一遍,然後引導著孩子把答案說出來。這個過程多來幾遍,孩子就理解這種模式了。這時候,不妨引導他把所有資訊連線起來,將故事完整講一遍。

弟弟是這樣複述《菲菲生氣了》這個繪本的:

“菲菲和她的姐姐在家裡玩耍,姐姐把她推倒後還把她的玩具大猩猩搶走了,菲菲很生氣,然後她就跑出了家門。她哭了,後來她跑到了山上,在山上看見了石頭和小鳥,她爬到老櫸樹上,看到了大海和小船,感覺到微風,最後她平靜下來,回到家裡跟姐姐又一起玩了。”

儘管語言很樸實無華,但至少是一個有完整情節和細節的故事了,我覺得很棒!

03

或許有爸爸媽媽會說,這個方法聽上去挺好的,但小朋友不願意配合,又該怎麼辦?

其實,剛開始遇到困難太正常不過啦!想想我家弟弟,一樣是讓我欲哭無淚過。

對此,我們一定要有耐心,一點一點地引導,千萬不能著急和發火。而孩子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做的不好的地方我們給予正確的示範,不要批評,更不能打罵責備哦。

孩子有畏難情緒,不配合大人,不願意講……這都是正常現象,我們要理解,給予他們正向的積極的反饋。如果當時實在不願意,可以先緩一緩,因為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對閱讀感興趣,能透過複述真正把內容化為自己的東西,如果因此反而讓娃覺得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就太得不償失啦。

而聰明的爸媽,總會多想一些辦法,引起寶貝的興趣,讓他自己願意來配合我們完成。

1. 讓孩子自己挑選繪本

3歲以上的孩子開始萌發自主意識,這個時候可以讓他自己挑選繪本。我們可以選擇一個書單,有技巧性地問他們:“寶寶,是要挑一本還是兩本?聽你的。”

友情提示,記得控制好數量哦,複述故事這麼好玩的事,一次玩一到兩個繪本就足夠啦。畢竟,讓孩子保持長期的新鮮感與好奇心很重要,過猶不及哦。

2. 可愛的五指套

複述故事的五個要素,孩子剛開始可能沒有具體的概念。因此找到5個手指就很具象,也更容易被寶貝們接受。

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用紙或者布做成5個指套,每次玩的時候都拿出來套在手上。大人每問一個問題,可以拉拉孩子對應的那個手指,這樣孩子可以重複知道這5個要素都是什麼,在玩兒的時候也會記得更清楚。

3. 做個“懶”媽媽和“笨”媽媽

偶然在孩子面前示個弱、裝個傻,也未嘗不可哦。比如,我就會這樣“套路”弟弟:“寶貝,媽媽今天有點累,你能為我講個好聽的故事嗎?上次那個繪本,我就很喜歡!”

等到小朋友同意了,我們還可以在他讀的過程中故意傻乎乎提問:“寶貝,剛剛你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我沒聽懂,能解釋下嗎?”

哈哈,孩子一般都會“上當”!

4. 一起編故事

很多經典的繪本是無字書,這正是用於複述的絕好素材。

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圍繞故事主題,編一些好玩的情節和結尾;也可以利用他們的玩具或玩偶,共同來把故事的五個要素融入進去,使劇情完整化。相信我,孩子一定會愛上玩這種遊戲哦。

5. 一起把故事畫出來

這樣的親子時光,既能增進我們與寶貝之間的感情,還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複述能力,多多益善。

04

其實,無論哪一種方法,最終的目的都是讓孩子愉快地學會複述故事,鍛鍊他們的多項能力。

最後,分享美國詩人Strickland Gillilan的一段話:“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因為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親子閱讀,我們繼續前行!

2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只希望孩子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