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幼兒需要被母親照顧的意識,在西方直到18世紀才初顯。又過了100年,到19世紀,弗洛伊德發現了童年經歷對一個人的影響,這是對人類極為重要的發現,開啟了探索精神世界的時代,也開啟了對兒童的精神世界關注的時代。

20世紀,另外一位精神分析師,克萊因研究兒童的早期發展和內在幻想的世界,向人們開啟一個此前無法瞭解且複雜的兒童精神世界。後來的精神分析師們:溫尼科特、鮑爾比、馬勒等等,都關注和研究養育者對嬰幼兒的影響。

到今天,無數育兒書籍和育兒課,都表明,幼兒需要被呵護被照顧的意識,已經深入人心,也深得人心。人們都同意,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應該被溫柔以對。

然而,時間倒退200年,情況完全相反。在當時的人意識裡,孩子,只是一個普通的東西。沒有“孩子的世界”這個說法。當孩子能站能說話,他們就自動進入了成人世界。

01

童年的噩夢,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是真實存在的。貧困的人們殺害和遺棄嬰兒很常見。在一些文化習俗中,殺嬰甚至是傳統,用兒童來祭祀神靈,或者供奉給皇權貴族,也是常見與合理的。

富裕家庭會將孩子寄養在奶媽家,上流社會禁止母乳餵養,也反對母親親自照顧孩子。貧困勞作的家庭,嬰兒出生就被包裹嚴實地吊在樹上,防止被動物吃掉。18世紀的法國,有四分之一的孩子不到一歲就夭折了。缺少食物、沒有撫慰、被訓斥、被鞭打,幾乎是那個時期的正常的兒童待遇。

兒童被要求跟成人一樣,嚴格的管束、苛責的懲罰,目的都是為了讓兒童儘快成為成人。童工的普遍使用,甚至把兒童當做性工具,作為成人發洩情緒的機器,為父母提供幫助、支援和關懷,在幾百年前,都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一句話,兒童是被剝奪和虐待的物件。這在今天,讓人不敢想象。對兒童的關懷,是非常現代的觀點和意識,但歷史文化的殘留並非沒有。

對孩子意識層面的關愛與潛意識的仇恨,也許在今天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當我們呼籲要善待孩子時,也許正是反向形成。以一種愛的情感掩蓋恨的情感。

大量的孩子正在被不自覺的來自成人的恨迫害著。

02

近三十年,經濟發展,物質越來越充沛。今天的孩子,比我們這一代,比我們父母與祖輩,在物質生活上,得到的滿足應該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充足的。如此大的改善,孩子們理應很快樂。但真正被允許快樂的孩子並不多。

早幾年就聽說,孩子上小學前得上幼小銜接,先去把拼音學會了才行,否則跟不上,原因就在老師會問哪些孩子會拼音,只要看到班上有超過半數的孩子會,就不會專門教拼音。

當學校成為競技場,孩子只能成為競技品。沒有哪個孩子有力量對抗得過權威。

大量作業剝奪了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遊戲活動時間,讓孩子在作業中焦慮和抑鬱,過早的競技讓孩子進入成人世界,這不是施虐是什麼?

充滿逼迫的學習環境,長年累月,只能實現一種效果,就是讓這些孩子喪失學習的自主性。過去缺失的,未來都會加倍補償回來,這在生活中太常見了。如果一個人無法自主性的學習,成年了必定無法自主性的工作。

但是對於成年人來說,能夠自主式的工作,透過工作滿足生活需求,實現個人價值,是再重要不過的事情了。然而很多人被卡在了無法工作中,他們與工作敵對著,他們更在意有沒有玩樂的時間,在工作的世界中,想盡辦法爭取玩樂的機會。

可以說,他們其實是在成人的世界中,補償童年的缺失。

03

過去,遊戲與學習對立過,今天,玩樂與工作也會對立著。然而,成人的標誌之一,是能完成玩樂到工作的轉化。把在童年時,玩樂中獲得的愉悅感、滿足感、成就感、創造感、自主感遷移到成人期的工作中。也就是說,一個成人能透過工作獲得玩樂所帶來的所有體驗。他會熱愛工作,就像小時候他熱愛玩耍。

很多成年人無法轉化,他們陷入強迫性重複的遊戲中,追隨著網遊或者其他毫無意義的玩樂,只是為了玩樂而玩樂,而這應該是童年的必需品,卻因為被剝奪過,只能在應該好好工作的時候,卻貪戀著玩樂,生活質量受到損傷。

創造價值的遊戲,就是成人的工作。工作即遊戲。但能完成這個轉化的人卻非常少。我的父母都是沒有過童年玩樂的人,他們很小就要承擔家庭責任。我的父親曾經說,他小時候偷偷溜出去玩,回來就會被他的父親責罰。我的母親是長女,父親去世很早,她不得不照顧三個弟弟,為她的母親分擔。我的確見證過他們對工作的愁苦。沒有遊戲過,自然也不會有遊戲的心境。

如果把工作視作苦力,整個人生都不會好。

然而,今天的孩子正在面臨著學習與作業的迫害。不愁吃不愁穿,不用為家庭分擔責任的時代,是不是就沒有什麼可以折磨孩子了?也許這是一些成人潛意識在琢磨的事情。潛意識中對孩子的恨,需要找到出口釋放,逼迫學習與寫作業,也許在這個時代,是唯一可以正當釋放對孩子的恨的出口。

對孩子來說,遊戲是天性,玩耍是營養品,是現在與未來快樂人生的奠基石。

去年元旦三天假期,幾家好友約著在山區度過。五六個孩子開心得不得了,其中一個大孩子已經上小學,他的媽媽每天為作業焦慮著,時不時就聽到媽媽提醒孩子還有多少作業沒有做。兩人為此發生多次衝突,都非常不愉快。一旦孩子玩得開心,作業的“魔咒”就會出現,切斷孩子對快樂的充分體驗。原本應該很快樂的三天時光,被老師佈置的作業給毀了。

在知道是什麼樣的作業時,我覺察到自己的憤怒。因為這些作業沒有絲毫的品質可言,無趣、沉悶、枯燥、重複,它僅有的功能只是扼殺快樂而已。

在低學齡兒童中,大量的時間用來寫作業,不僅剝奪了遊戲的時間,為成長的營養品注入了毒素,而且也離間了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或許父母也在潛意識中嫉妒今天的孩子過得太好了。畢竟,30年前的孩子想都無法想今天的孩子的生活。

上個月我的好友群再次組織幾個家庭露營,還是那幾個孩子歡天喜地地玩耍著,天黑的時候,孩子們已經快樂得精疲力竭了,一位爸爸抱著已經睡著的孩子進入帳篷,他說,當他把孩子放到床上時,看到熟睡的孩子的臉上有笑。我問他,那是什麼樣的笑?他說,是心滿意足的笑。

我相信那個心滿意足的笑,是發自內心地感謝父母允許他快樂,那是孩子接受到的父母給予他的生命禮物。

如此簡單的禮物,將讓一個人有能力吸收未來生命中的種種磨難,向上而生。

3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總提無理要求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