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很多玩具都沒有玩過,什麼積木啦,拼圖啦等等,都是沒怎麼接觸過的。玩最多的就是跳繩、扔沙包、踢毽子之類的,所以運動細胞還算可以,創造力和想象力著實是差了點,現在當了媽媽就希望寶寶在這方面能比我強。但因為平時是我一個人帶寶寶,各方面的引導和教育都是我說了算,家裡其他人不會干涉,所以在這點上的引導教育特別省力。
不管是看書還是玩玩具,我經常會給寶寶提各種問題,就說是要考考他。我這樣做的初衷一是引導寶寶多思考,二是不以我的思維去影響他,三是讓他多開口說話,還有一點是想以此來鍛鍊他的記憶力。由於孩子還小,我的方法有沒有成效目前還看不出來,不過經過這樣的鍛鍊,寶寶特別喜歡開口說話,雖然他說的還不太好。
直到有一次,我跟寶寶一起玩積木,搭完以後問他像不像高樓,他高興的拍著手說像。從那以後,幾乎每天都會嚷嚷著讓我給他搭樓樓,即使我搭了別的樣子,他還是說像樓樓。不只是積木,之前他透過看繪本是認識了白雲的,可自從前些天出門我給他指了煙囪裡冒的白煙之後,所有白雲在他眼裡就都成了煙……
那段時間我為此感到十分焦慮,不知道在陪寶寶的時候有些話該怎麼說,生怕說錯了對寶寶產生影響。但後來我也諮詢了很多身邊的朋友,便也想通了,寶寶目前對事物的認知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他分不清一團白雲和一團白煙的區別,也分不清雪和冰的區別,所以他看到某些相似事物的時候會以為那是另一個東西,諸如此類。等到寶寶的認知逐漸成熟,他自然就會分清這些,不過這也離不開父母的引導。
那麼,平時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寶寶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呢?
首先,讓寶寶多接觸新鮮事物。正所謂見多才能識廣,做為父母要多給寶寶創造條件,讓寶寶體驗不同的事物,感受不一樣的風景,這樣寶寶的想象力自然會越來越豐富。
其次,鼓勵和承認寶寶的模仿行為。拿我家寶寶來說,他經常會學我的樣子搭積木,告訴我那是樓樓。我會很驚訝的說:“哇,這是高樓呀,寶貝太棒了!它還像什麼呀?”然後他就會說像車車,飛機等等,我都會順著他說確實很像。這樣不僅承認了他的“想象力”,也能鍛鍊他的語言能力。
第三,多玩益智類玩具。比如積木、拼圖、畫畫等,玩法多樣,有助於開發寶寶的想象力。並且電子產品也要限制使用,長期看手機或者電視,容易限制寶寶的想象力,讓寶寶不愛去主動探索新事物。
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對於孩子想象力最好的保護就是不限制。因為培養想象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關鍵的就是讓孩子發揮主觀能動性,我們父母要做的就是不以自己的思維支配孩子,給孩子提供鼓勵以及創造條件,讓孩子自由發揮想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