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值班夜,再次遇到剖宮產。產婦30出頭,看上去並不富裕。剖宮產多數都屬於急症,因此我們也不會過多關注這些。作為麻醉醫師,維護手術病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待產科醫師以及兒科醫師都到達手術室後,我們例行進行術前的資訊核對工作。面對我們的詢問,她只是含糊其辭地回答。而所有的心思,似乎只在乎什麼時候生以及是不是男孩?

像這樣喜歡生兒子的家庭,我們見得太多了,因此也見怪不怪了。至於說能不能如她所願,只能看造化了。作為醫護人員,是堅決不允許提供非醫學需要的性別鑑定的。即使提前知道了,也不能透露半點。面對她反覆地追問,我也只能加快手中的麻醉操作、嘴上各種安慰她。

剖宮產麻醉,是我最不喜歡的麻醉,沒有之一。關鍵一點,是壓力太大。雖然論其過程的忙碌程度也能排在前幾名,但操心是最大的:至少是大人和孩子兩條命,如果遇上多胞胎,更是如臨大敵;產婦在手術麻醉過程中的各種突然病情變化以及孩子脆弱的生命,都讓我們不敢放鬆一絲一毫。

自麻藥緩緩注入產婦椎管內的那一刻,忙碌即開始、壓力也隨之而來。

作為手術室內幾乎唯一一個擅長搶救以及維護病人生命體徵的人,即使是深夜,也不能有任何退縮。儘管深夜的手術室,麻醉醫師的舞臺更像是獨角戲,但也要頂住壓力把戲演好。

翻身、調床、加快輸液以及血管活性藥……,產科麻醉的各種操作一氣呵成。看到監護儀上未出現劇烈波動的生命體徵,我稍稍放了心。

之後,我一邊忙著寫麻醉記錄單以及各種處方、一邊試圖透過語言溝通、瞭解產婦此時的感受。大量的臨床實踐顯示,一切意外或者併發症都會有徵兆。而如果病人是清醒的,無疑將為我們提供非常有價值的線索。比如,當麻醉範圍過大的時候,病人會有胸悶、喘不上來氣等感受。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硬撐。手術的時候,是需要當一把“小女人”的時候了。

然而,全然不顧自己的她,似乎並不能給我準確或者有價值的資訊。當監護儀上顯示血壓急速下降的時候,她依然不停地問是不是男孩。也許,她的家裡給了她太多的壓力吧。

迅速又推了一些升壓藥之後,血壓和心率都穩定了。當看到寶寶也都正常後,我拿著簽字單找她家裡人談鎮痛泵的事。之前,由於時間太倉促,一直都沒有時間談鎮痛的問題。畢竟,保命是首要的,其次才是少遭罪。

然而,門口的一幕和她家裡的態度,讓這一夜顯得不那麼平淡:在談鎮痛泵的時候,她家裡人就一直問是不是男孩。當得知是男孩的時候,幾個人合不攏嘴地回坐到長椅上了。但就在她家人不顧醫院需要保持安靜的環境大聲歡笑時,手術室門旁邊一個紅女女孩孤寂的一個人在那裡向手術室內張望。

看年紀,這小女孩也就七八歲的樣子。但是,從她張望的眼神,和努力想探身進手術室的動作,可想而知她多麼惦記她的媽媽。

回到手術室,臨近手術結束的時候我終於配好了鎮痛泵。隨著最後一針的縫合,也宣告這一臺手術結束了。

送產婦出手術室回病房的時候,我刻意注意了一下是否有人關心這個小女孩。然而令我揪心的是,所有人的目標都在這個小男孩的身上了。

產婦眼角的淚珠似乎在表達著一個資訊:她終於可以抬起頭了、終於可以開心地過日子了。但是她似乎忘記了那個同樣需要她關心的女兒,一個凌晨一點還在手術室外守候的女兒。

真心希望,這個社會不再有“重男輕女”的現象了!

0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榜樣作用失效、孩子怎麼都教不會?那是因為你不是榜樣,也不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