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就像海綿一樣吸收周圍的一切。他們的天真無邪, 他們的高度專注和超強的覺察力,讓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吸收周圍的經驗和資訊。
美國腦神經教育學先驅狄·克特在其著作《原初的心》中對當代腦研究進行了梳理。她在書中指出:多數6歲以下兒童會運用所有感官進行直接體驗,全神貫注於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而不像成年人那樣心中不斷出現雜念。
美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在《草葉集》中讚歎幼兒強大的吸收性學習能力:
……孩子日日向前走去;
他一見到事物,就變成那個事物,
而那事物也成為他的一部分……
在廣袤花海中,一隻小蝴蝶就能迷住小孩子。在那一刻,這隻小蝴蝶就是這個小孩的整個世界。
約瑟夫·克奈爾曾經的體驗:我還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在某個寒霧籠罩的早晨,我獨自一人在外頭玩耍時的經歷。突然之間,一陣懾人的“嘎嘎”聲衝出濃霧朝我襲來,我緊盯濃霧,想要一瞥野雁的蹤跡。幾秒鐘後,只聽到叫聲越來越快,就要直接飛過我的頭頂了!
我聽見翅膀就在離我幾米高的空中拍動著,忽然之間,一群珍珠白的野雁從濃霧中現身,彷彿從無中來,由天而降,它們灑脫、優雅的樣子只出現了五六秒,而後便又隱人迷霧。自從經歷這般動人心絃的時刻後,我便總是渴望徜徉自然。
國家公園之父約翰·繆爾說,要認識樹,就得先像樹一樣忘卻煩憂和時間。著名的森林護管員和環保主義者李察·聖巴布·貝克在5歲時,費了一番工夫才讓保姆允許他在英國森林裡獨自散步。一次,貝克獨自漫步在森林中,他體驗到了他稱為的“林地重生”。
貝克在自傳中寫到:起初我順著蜿蜒小徑走下山谷,不久便進入了茂密叢林,身旁的樹木更加高聳繁茂,松木下的蕨草淹沒路.....時間感、空間感都消失了....四周美景令我心醉,我沉醉於與萬物合一的喜悅。那般懾人美景穿透我心,一瞬間,難以言喻的感恩之情盈溢在我心頭,那麼多年來,它一直伴隨我到如今……
貝克在森林中的神馳體驗,類似於那些著名運動員所說的“如入無人之境的控場感”,專家學者稱之為“心流”孩子們則管它叫“玩”。這些體驗的共同之處是完全專注於當下,全然投入,無我沉浸。
全然沉浸於當下, 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與大自然深深地融為一體 ,自我意識逐漸減弱,全神貫注於當下的任務中。
玩耍受內在驅使,由此得到的快樂也是發自內心的。在遊戲中,遊戲者的意願和能量被充分調動起來,沒有受制於外在的壓力或被規則分散注意力。遊戲者體驗到的是一種全然投入狀態下的興奮。
生命智慧學校創辦人麥可·德拉尼亞曾在參觀完一所公立幼兒園之後,接看拜訪一個班的高中生。他看見幼兒園5歲小孩對學習興高采烈、充滿了熱忱,而高中的青少年卻無精打采,對學習感到索然寡味。如此大的差異讓他深受震撼,他不禁問道:“學習的快樂到哪兒去了?”
20歲的卡特蓮娜來自芬蘭,她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阿南達村旅行時,曾被問起是示否喜歡在芬蘭上學,她滿心歡喜地回答:“我愛上學。我們都覺得上學好好玩兒。”
芬蘭教育非常強調玩耍,芬蘭人相信透過玩耍和自我探索,孩子能學得最好。芬蘭教育被譽為全球教育的典範,學生的學業表現一貫優異。
2006年,一項針對 57個國家的青少年學生的學科表現研究顯示,芬蘭15歲學生的總體水平在自然科學方面的表現位居第一,在數學方面的表現位居第二,在閱讀方面也拿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芬蘭教育對自主學習、分工合作和全人發展的強調,讓芬蘭學生在學校的整個學習生涯都充滿了好奇心和參與感。
對每個人來說,玩樂的精神與生俱來。遊戲,源於你內在的驅動和熱情,是麻木不仁狀態的天然解藥。
如今,許多大人和大一點兒的孩子被剝奪了玩耍的樂趣。其實玩耍能夠幫助人們重拾天然的好奇心和自主性。我們對玩兒的渴求與生俱來,而玩的過程又能帶來無限的創意、歡樂以及與遊戲物件的聯結,這是我們終其一生保持好奇與創造的源泉。
瑪麗亞·蒙臺梭利說:如果拿大人的學習能力與小孩做比較,你將發現,小孩3年學到的東西,大人要花60年的苦功夫才能學得來。
一般而言,隨著年齡增長,童年早期擁有的那種與生俱來的開放、自信和適應能力會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是自我批評、害怕、壓抑和封閉,這些都會扼殺成年人的學習能力。
深度遊戲的兩個益處:忘我和活在當下,能有效消除消極的自我批評和其他戕害學習能力的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