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要儘量避免內在創傷給孩子帶來成長的痛苦
我曾經非常無法理解那些在兩性關係裡痛苦掙扎,可是卻又死活不離開的女性。她們被無數次家暴和冷暴力過,也被當成生育機器兼免費保姆,甚至抑鬱得要去跳樓,可就是能找遍萬千理由繼續留下來受苦受難。
直到看了這段話,“命運是什麼?就是如果你的父母沒有善待你,你的內心可能會一輩子都在尋找善待你的“父母”,可是你找來找去,最終還是找到了一段和虐待你的父母一樣的伴侶關係。”
這段話出自《療愈你的內在小孩》這本書,作者施琪嘉是具有醫療背景的心理治療師,受過神經科學和神經內科的訓練,做過神經科醫生,後來又轉向心理治療和精神醫學領域,當過精神科醫生。
作者根據多年對人格障礙病人進行治療的經驗發現,很多人的消極自我實際上來自童年,即有創傷的內在小孩。
創傷的內在小孩不僅讓很多人在生活社交中隨時隨地痛苦,也讓很多為人父母者粗暴無情地傷害孩子,然後又不可阻擋地毀掉一代又一代人對正常健康生活的創造能力。
作為一個養育者,我更關注的是,《療愈你的內在小孩》對於指導父母如何滋養孩子的心智,讓孩子的一生儘量避免內在創傷帶來的痛苦非常有意義。
嬰兒期的養育方式是重要的基礎經常聽到有人感嘆,嬰幼兒真幸福,什麼事情都有人代勞。實際上,嬰兒來到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這種幸福感,反而充滿了驚恐和不安。
嬰兒的幸福感是在子宮裡的胎兒期,他們適應了在羊水裡漂浮以及穩定的營養供給環境。出生後首要面臨的是生存危機——透過第一次呼吸將肺液排出來,讓氧氣進入肺部。
如此簡單的一個動作對於嬰兒來說卻是致命般的痛苦,所以那一身啼哭裡其實是嬰兒面對這個新世界要生存下來的驚恐和痛苦的吶喊。
因此嬰兒期的生命是一種不信任和不安全的狀態。為了生存下來,嬰兒會生出一種“上帝”的意象,認為只要他們一哭就能解決這種驚恐。
只有當養育者瞭解了嬰兒期的生命狀態,才會對應地提供適合的養育方式,那就是在這個時期竭力滿足嬰兒的需求,滿足他們的上帝體驗。
我的女兒出生後,吃喝拉撒就是我和她爸爸親力親為。我們奉行無條件滿足嬰兒需求的養育方式。
因此只要她哭泣,我們就會及時抱起來柔聲安撫,及時給她餵母乳,及時清理乾淨大小便,晝夜都是這樣重複數次。有時候她半夜發燒,我們給她物理降溫後會一直抱著,直到她的體溫下降,呼吸平穩。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說,父母在孩子很小時,要允許自己被他們無情地使用,當做工具使用。回想女兒十三個月斷奶前的日夜至今心有餘悸,說我們像工具一樣被孩子使用一點也不為過。
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說,嬰兒早期的任務是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發展的良好品質是希望。
父母只有足夠重視嬰兒,滿足嬰兒這個時期的上帝體驗,幫助他們逐漸對周圍的環境和人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他們才有希望和信心活下來。
因此我十分認同書中說的,“在他還沒有能力適應現實時,我們應該給他提供一種土壤,讓他能夠生長起來的土壤。”
心理學上將出生四個月前的嬰兒微笑稱為無選擇微笑,出生四個月後的嬰兒微笑稱為有選擇的微笑。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告訴我們,嬰兒的社交方式有三種,分別是身體結構、哭泣和微笑。而這三種方式又分別是他們適應環境,尋找養育者照顧以及表達對養育者依戀的心智發展過程,即有選擇微笑階段。
這時是養育者和嬰兒建立關係的關鍵時期,也是共生期。恰當的養育方式就是媽媽實實在在的陪伴,為嬰兒提供一個母親環境。
“過渡性現象就是母親和孩子互動的一切,這些又構成了一種環境,我們稱之為母親環境。”
作者具體舉例了所謂的母親環境指媽媽的聲音,對孩子護理的習慣,手法的輕柔,說話的方式,肌膚的接觸等,這些全部能夠構成孩子內心的記憶,內化成愛的養育。
因此滋養孩子的心智從嬰兒期就要重視,而竭力滿足嬰兒生存的需求,提供母親環境建立信任的親子關係是恰當的養育方式。
如何建立健康信任的母嬰關係陪伴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提到,“當有母親陪伴時,孩子在跟母親互動的過程中會逐漸將母親作為一面鏡子,從中看見自己。這就是某些心理學家提到的鏡映過程。”
也就是說母親跟孩子互動的一切是充滿愛意的,那麼孩子會把這種愛意內化在心裡,隨著孩子長大後生命裡參與越來越多的人和事,比起沒有被養育者善待的人而言,他們更有能力去愛別人,也有能力將這種愛傳遞給下一代。
因此主要養育者陪伴的過程就是內化的過程。著名心理學羅傑斯認為,一個人的價值體系是建立在他人評價的基礎上。
親身體驗育兒的整個過程,我知道這對於父母來說很難,尤其是那些需要離開孩子去工作的父母。所以說,生活的真相就是取捨,而不是兩全其美。
道歉
八零後以前的父母,沒有幾個人會向孩子道歉。哪怕他們明知自己錯了,可還是要強行樹立威信。
就如書中說的,“道歉意味著承認自己有弱點和缺點,承認自己做事不夠完美,承認自己會犯錯,承認自己做不到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那樣完美無缺,無所不能。”
有一句話說,多少人終其一生都在等待父母的一句對不起。我曾經跟母親有過一次探討童年陰影的對話,看到我痛苦的樣子,媽媽真切地意識到她某些養育方式的錯誤,並真誠地表示懊悔。接收到她的歉意後,我漸漸不再耿耿於懷。
正如《療愈你的內在小孩》裡傳達的,“父母欠孩子的道歉十分重要,會讓孩子形成一種委屈的情節而無法釋懷,進而變成孩子心身的症狀,困擾他的一生。在任何時候,父母的道歉都不遲。”
很慶幸,對於現在的年輕父母而言,道歉並沒有那麼困難。他們坦誠自己是第一次做父母,沒有什麼經驗,願意跟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這一代的父母也越來越容易把孩子當成平等的個體來交流和對待。
共情
儘管我們做好準備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可是在養育的過程中還是不可能每一步都完全正確,但是我們在互動的過程中是可以改正的,而這個糾正的過程其實就是共情的過程。
在心理諮詢領域裡,諮詢師必須具備的能力就是共情,是指像體驗自己的內心世界那樣去感知和理解求助者的感受。
父母對孩子的共情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即理解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對孩子的需求做出正確的反應。
有共情能力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具備共情能力,而共情能力對孩子未來的人生具有重要的影響。
共情是產生情感的基礎,沒有共情能力的人根本無法長久支撐一段感情。比如很多吃過愛情和婚姻苦頭的人都懊悔,當初明知對方父母和家庭氛圍有問題時還是不管不顧地和這個人結婚了,因為覺得是和對方這個人結婚,而不是對方的父母和家庭。
可實際上,任何人的成長過程都烙印著父母抹不去的痕跡,儘管在距離上脫離了原生家庭,可是精神上卻沒有。
而沒有共情能力的人往往就是那些媽寶男和扶弟魔,不懂得如何換位思考,只知道一心一意討好同樣沒有共情能力的父母,讓一代又一代重蹈覆轍。
書中說,“一生中發展共情能力的兩次機會,一次是嬰幼兒時期:從父母那裡感受愛。另一次是有孩子後:從孩子那裡學習愛。”
因此,斷裂扭曲的原生家庭養育方式,用好的關係覆蓋壞的關係就是從成為父母那一刻起。
如同體驗自己的內心感受,像滿足自己小時候不被善待的需求那樣去養育孩子,才能學會共情,培養出具有共情能力的孩子。
總結我從來不覺得母愛是成為孩子的母親後就自然而然產生的,母愛其實就是責任,責任心有了,母愛才會產生。
因為父母要對孩子負責,讓孩子的一生儘量避免內在創傷帶來的阻礙和痛苦,所以為人父母后首先學會的就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遇見更好的自己和孩子。
而合格的父母就是要學會療愈自己的內在創傷,滋養孩子的心智,就如《療愈你的內在小孩》說,“恰當、穩定和持續是對孩子的內在小孩的形成非常重要的三個因素。如果這三個因素有缺失,就容易形成創傷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