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媽媽找我聊天,找我肯定都是講孩子的問題嘛,於是趕緊放下手頭的工作,專心傾聽:“老師,我家寶寶就要上學了,我好擔心他在學校被人欺負,擔心他適應的不好怎麼辦?”
我說“你想過你這麼擔心的原因嗎?”
“想不想過不重要,關鍵是我就是擔心呀”
想了想我之前的經歷 ,在鍵盤上敲下這段文字
“你的擔心源自於未知,你不知道孩子是否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你不知道孩子能否獨立應對社交衝突,你不知道孩子是否能夠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需要,所以你感到焦慮”
這個社會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焦慮
學生時代,考試焦慮
大學畢業,工作焦慮,
職場媽媽,焦慮無法陪伴孩子
全職媽媽,焦慮被社會甩下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壓著,更加焦慮
王小波曾經說過,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我想對於對於焦慮也同樣吧。
焦慮源自未知
曾經我深深的焦慮在我的未來在哪裡,可能很多年輕人都有過這樣的迷茫:我適合做什麼,我的價值在哪裡,什麼是可以讓我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我該如何度過此生才能不枉這匆匆幾十載。
偶然間看到楊絳先生說的一句話點醒了我:你的問題在於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
看完以後腦中如同驚雷炸響,醍醐灌頂。我每日在躊躇焦慮徘徊的事情,如果在智者的眼中將如此不值一提。
我焦慮是因為我對自己未來沒有把握,為什麼我對未來沒有把握?因為我知道我能力不夠,我知道我沒有那麼多的智慧。我害怕在這種能力不夠的前提下,我無法讓自己過上我想要的生活,給生命留下遺憾,我擔心生命中出現不測之憂而我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
焦慮源自過於害怕失控
初五那天中午,老公和我說,下午有個朋友可能會過來玩。我說好呀,提前確定下幾點能過來,我們也好準備下。但是到了下午接近6點也沒有打電話或者是發信息,所以我們就準備去超市採購。剛到超市門口就打電話來,說在路上了。
那一瞬間,我能感覺到濃濃的不滿徘徊在胸腔。
沒辦法,我們火速回家,我洗臉梳妝。
晚上和老公朋友聚完回家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我的情緒為什麼會那麼大
就是失控,我不喜歡事情脫離掌控,當事情沒有按照我的計劃前進的時候,會讓我感到非常沮喪而且焦慮。可是我沒有想明白的是,人生之所以精彩就是在於種種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驚喜呀,如果不能做到接納這個事實,只會讓自己陷在焦慮泥潭裡,又何談享受生命呢?
最近一直在跟身邊的人普及讀書好處(很開心的是已經帶動了身邊的幾個人閱讀了)。相比其他方式,讀書是成本最低,收穫最大的投資。我不知道讀書對其他人的幫助有多大,對我而言,因為讀書,使我不再像以前那樣焦慮,之前未知的事物,開始慢慢變得明朗,之前讓我糾結和擰巴的事情,變得更加通透。
如果有人問我,我最近感到焦慮怎麼辦 ,不管我如何闡述降低焦慮值的方法,最後都會加一句—去讀書吧。
讀書,趣味,怡情,知性,迴歸本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