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的性格有的是天生的,有的後天卻會改變,這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父母家庭是最容易影響孩子性格發展的重要因素。

孩子害羞膽小,都是家長的帶娃方式有誤

斌斌小時候非常招人喜歡,每到過年的時候都會去長輩家一個一個作揖賀詞,小嘴說起話來也是頭頭是道,那叫一個甜,拜起年來也是各種詞彙不重樣。

可是隨著孩子長大,斌斌媽發現孩子越來越不愛說話,見到生人也是不吱聲,常常都躲到屋子裡。

大人們見到斌斌也開始發愁,紛紛評頭論足道:這孩子怎麼突然變內向了呢,以前挺愛說話的,這男孩子這麼害羞可不行啊,真是越來越不如小時候了。

而斌斌聽到大家這樣說自己更不想見人了,斌斌媽卻著急的把孩子推向人前,快叫人啊,這孩子怎麼長大還不認識人了,越大越迴旋。

斌斌站在人群中感覺非常尷尬,一下子就哭了,斌斌媽更是惱火的訓斥起斌斌來。

父母不要逼孩子排斥害羞

很多家長其實都會犯這個毛病,總是把孩子往外推,家長的這些行為,和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往往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倒更嚴重。

很多家長都會逼著孩子排斥害羞,總是當著外人的面說孩子內向、害羞,然後再去訓斥孩子。

長時間這樣給孩子貼標籤,孩子會越來越認可對自己的評價,越來越不自信,也更難擺脫自卑心理。

孩子內向害羞,家長們要先找到其原因,再去想解決的辦法,不要去定義孩子,更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為什麼會內向害羞

孩子有這種情緒是非常正常的,這不是什麼負面的問題,人的性格有千百種,內向害羞膽小首先都不是貶義詞,家長們不要去否定孩子,了解孩子害羞的原因才最重要。

1)孩子自身的原因

孩子在成長中因為自己身體的變化,比如突然胖了或是個子矮了等等,對自己不滿意開始不自信起來。

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階段性害羞的心理變化,也有一些壓力大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和別人溝通交往的都會產生內向的心理情緒。

2)家長或是外人的原因

大人對孩子保護過度,也會讓孩子比較膽小怕生,不敢接觸外界的人事物。還有的家長總是批評、訓斥孩子,讓孩子感到心碎。

還有像上面案例提到的給孩子貼上標籤,讓孩子覺得不被理解。

怎樣讓孩子逐漸克服內向害羞?

1)理解孩子

家長們首先應該嘗試理解孩子,不要貶低孩子的害羞,更不要強迫性的逼迫孩子,更不要用語言去攻擊傷害孩子。

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溫和的教養方式才會讓孩子輕鬆。

減少孩子的焦慮和緊張,多去鼓勵孩子社交,給孩子創造自身價值感。

2)幫助孩子

多帶孩子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讓孩子擴大社交範圍,幫助孩子克服心理恐懼。

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示範,讓孩子模仿家長的行為,逐漸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也可以嘗試用一些書籍繪本給孩子閱讀開啟孩子的內心世界,最重要的是家長們要多陪伴孩子,讓孩子逐漸自信起來。

孩子的性格養成不是一蹴就成的,父母越著急孩子越怯懦。

家長們應該對孩子有些耐心,慢慢幫助孩子克服內向心理,引導孩子自信起來。

【今日話題】

你家的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呢?快來給我們分享一下你家的小萌娃吧~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寶媽越喜歡做“這3件事”,就越無能,孩子只會越來越沒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