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從此刻起:我要多鼓勵,讚美孩子,而不是批評,指責,埋怨孩子。因為我知道只有鼓勵和讚美才能帶給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評,指責,埋怨只是在發洩我的情緒,傷害孩 子的心靈;

從此刻起:我要用行動去影響孩子,而不是用言語去說教孩子。因為我知道孩子的行為不是被教導而成,而是被影響和模仿而成;

從此刻起:我要多聆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急於評斷孩子。因為我知道聆聽才是最好的溝通;

從此刻起:我要無條件的去愛孩子本來的樣子,而不是去愛我要求的樣子;因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從此刻起:我要蹲下來與孩子平等溝通,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指使孩子。因為我知道強制打壓只會帶來孩子更強烈的叛逆和反抗;

從此刻起:我要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因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的溫暖;

從此刻起: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孩子一起安靜和平的處理每一個當下。因為我知道脾氣和暴力只代表我的無能和對孩子的傷害;

從此刻起:我要積極主動的處理好與愛人的關係,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決不讓夫妻矛盾影響和傷害到孩子,因為我知道只有夫妻關係和睦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從此刻起:我要讓孩子長成他要長成的樣子,而不是我期待的樣子。因為我知道孩子並不屬於我,他只是經由我來到這個世界,去完成他自己的夢想和使命;

從此刻起:我要多為孩子種善因,行善事。因為我知道種善因,行善事,方能結善果,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從此刻起:我要透過我的問題,修正我自己,因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是我的問題,我是一切的根源;

從此刻起:我要成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親密的夥伴,最慈愛的爸爸(媽媽)。

《父母規》最深根本要義解讀

《父母規》說:“身是器,氣是能,神是主,得神昌”。中國人講精氣神,精就是物質肉身,氣就是情緒能量,神就是意識。

所以《父母規》說:“天三寶,日月星,人三寶,精氣神”。

作為父母養育孩子,要:“生其身,養起氣,育其神,乃完人”。

那這一段叫“育其神”,主要是談“神”,這裡的“神”是精氣神的“神”,那麼,這個“神”是什麼?《父母規》說:“神之謂,意識也,本具足,堅而定”。也就是說,這個“神”,用現代簡單通俗的說法可以稱為意識,人生來時候,它就是本自具足的,本自堅定的,能夠創造一切的。這段話的原意來自《六祖壇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那麼,這個“神”是如何起作用的?

《父母規》說:“意識起,心念動,情緒生,能量有”。就是剛才我談到的這種體悟:當一個人“安靜的處在一種幾乎完全的寧靜中,大腦處在一種幾乎完全的空白中,這個時候,想要想什麼,心底就會冒出什麼靈感的泡泡,不斷揚升,然後突然在空裡綻放出光。然後綻放的這片光,引發其全身心的一種反應,一種能量。這就是“神”在作用”。

“意識起,心念動,情緒生,能量有”。就是說人本來就在“空”裡的狀態,當開始產生了一個意識的時候,就隨之心念開始動,心念一動,與事物接觸,於是就產生了一系列的感受,感覺,情緒由此產生,這種情緒表現為一種“氣”,這個“氣”就是能量。

對於“情緒生,能量有”,亦即“情緒產生能量”這個說法,很不好表達,因此《父母規》在這一部分的創造時,費了很大的心血,最後,只好用註釋的方式來協助表達,《父母規》對這一句的註釋是:“注意與辨識引發的生理與心理的反應,稱為情緒,它是一箇中性詞。情緒有愛、歡喜、自信、自豪等正面情緒和憤怒、悲傷、驚恐、嫉妒、慚愧、內疚、羞恥等負面情緒,人的行為動機由情緒引發,因此本文中稱情緒產生能量。情緒一經與具體目標結合,就轉化為注意力,注意力就是創造能量。”

這裡我想再強調一點的是,所謂人,就是落(lao)在了情緒裡,《父母規》說:“情(緒)中奴”,所謂人,就是被觀念所控制,《父母規》說:“念中控”,所謂人,就是被概念名相所迷惑而看不到生命的本質、實相,《父母規》說:“相中迷”。《父母規》的原文是:“人之者,相中迷,念中控,情中奴”。這一段中繼續談到說:“能覺察,是開悟,能控已,是大人”,也就是說,當我們能夠覺察到我們“相中迷,念中控,情中奴”的時候,就已經是開悟了,覺醒了,覺悟了,而要真正做到“大人”,則還需要不斷修行,來到“能控已”的層面,所以,回到前面那段,剛才談到“神”就是意識,意識透過心念引發情緒產生能量,那麼,如何做到“能控己,是大人”呢?靠的是管理意識的能力,所以前一段中《父母規》說:“意識力,掌萬念,控情緒,管能量”。除了“能覺察,是開悟”,我們還需要透過意識力,來“掌萬念,控情緒,管能量”,如此“能控己”,才能“是大人”。

那,最後,還要說一說什麼是“大人”,因為《父母規》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是“父母者,大人也”,那麼,什麼是“大人”?

所謂“大人”,不是指生理年齡到了一定時候叫大人,而是“能覺察,是開悟,能控已,是大人”中的這個“大人”,第一,要能覺察,能覺悟,第二,還要能管控住自己的情緒和能量,所以,為什麼現在這麼多父母不能成功培育孩子甚至傷害孩子?就是因為很多父母雖然在生理年齡上是個大人,但是其內在,還是一個無明的小孩,根本就不是大人。所以,不要隨便稱自己是“大人”,“大人”可是了不得的一種境界,而且大人要承擔很重的責任的,所以,《父母規》開篇說:“父母者,大人也,為父母,責任重”,在培育孩子方面,有十責任,父母擔啊!這裡就不展開談了。

那麼,如何成為真正的“大人”呢?《父母規》的“最後告”篇中說:“長幼侶,三良師,伴我行,明明德”。這段話的意思,就是“關於《父母規》”一段裡談到的:“生命是在關係中成長的,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成長的,《父母規》是一套關於父母成長、孩子成長與親子關係成長的一套生命成長系統”。也就是說,人的父母,孩子,伴侶,(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個伴兒)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三種人,這三種人,是生命中最好的老師,是來幫助我們成長的。生命就是在關係中成長,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成長的,就是這個意思。只有在親密關係中成長,才能“明明德”,走出“相中迷,念中控,情中奴”,回到生命的本來面目,迴歸赤子心,而孩子是最接近這種狀態的,所以,《父母規》在第五篇的第九則中說:“赤子心,一生修,何不見,聖人伴。人皆言,父母者,子女師,今終悟,子女者,父母師,教育子,乃大修”。教育子,乃大修啊!!

所以,最好的修行,就是在紅塵中修行,最最好的修行,是在紅塵中的親密關係中修行,最最最好的修行,是在紅塵中的親密關係中的親子關係中修行,也就是“教育子,乃大修”之含義!所以,《父母規》說:“銅為鏡,正衣冠,子為鏡,照已過”,孩子“人之初,性本空”,就像一面乾淨的鏡子,照出都是父母的問題啊!(孩子有問題,一定是父母有問題,就像影印件有問題,一定是原件有問題一樣,而家庭就是這臺影印機)。

所以,談到這裡,我想再說一點,《父母規》有很多教子理念和方法,但是根本上,《父母規》的重點是在講人的修行,從為人父母角度如何去修行自己的一套系統,真正學透《父母規》,才能做到“能覺察,是開悟,能控已,是大人”,才能真正成為“大人”啊!天下的父母大人們啊!!

3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家庭教育分享內在小孩的“自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