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健康成長几乎是所有寶媽的共同心願,特別是新手寶媽更是戰戰兢兢,面對著懷中這個嬌嫩的寶寶,絕大多數寶媽第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麼下手。
可隨著人們對寶寶的生長週期和生理特徵有了更科學的認識,傳統育兒方法也暴露出越來越多的缺陷。相比之下,一小部分追求科學育兒的寶媽似乎更容易養出健康寶寶。
傳統和科學的衝突就在這兩種不同的認識下不斷“爆發”著。
新生兒出生頭三天“自帶口糧”,壓根不用喂?父母可別自欺欺人了幾乎所有接觸過母嬰餵養的寶媽們都有這樣一個共識:
“那就是母乳餵養要比奶粉餵養有價值的多。”
但到底母乳餵養價值幾何?相信很少有人能夠清楚地說明白。
實際上,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最顯著的差異就在於產婦的初乳中。稍微做過功課的寶媽都知道初乳的重要性:
產婦在72小時內分泌的母乳中富含大量營養物質和抗體,寶寶若能順利喝上初乳,不僅能補充營養,還能增強抵抗力。
可事實的情況卻是,並不是每一位寶寶都能順利地喝上媽媽的初乳。有一些寶寶即使費盡了力氣,也往往會“無功而返”。
看著餓著肚子,死活喝不到初乳的寶寶,沒經驗的寶媽往往想先為寶寶衝杯奶粉過度一下,可在過來人眼中卻並不這麼想,他們覺得新生兒出生頭三天“自帶口糧”,餓一餓沒事,孩子的第一口奶一定要喝上母親的初乳。
多少寶媽對這句話深信不疑,直到孩子餓得出了問題,才幡然醒悟。
寧可讓新生兒寶寶餓肚子,也不允讓寶寶喝奶粉過度,寶媽行為遭醫生懟小周的婆婆來自農村,作為養育了兩三個孩子的過來人,婆婆有著豐富的養娃經驗。用她的話說就是,等到小周生娃,壓根不用她自己操心,只要按照婆婆和媽媽倆人的經驗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就是了。
可真等到小周生娃的時候,麻煩事卻接踵而至。
小周剛剛生育後,身體處於極度虛弱的狀態,再加上小周本身就身形瘦削,所以自身奶水有些不足。看著被護士抱來的孩子,小周是有心無力。
小周原打算給孩子喂一些奶粉,過度一下,等到自己身體好轉就給寶寶餵奶。可婆婆聽完臉一下就拉下來了,從小周懷裡抱過孩子,邊哄邊說:
“快想想法子通奶,孩子頭三天不吃都沒事,第一口必須吃初乳。沒事,這一會工夫也餓不著他。”
對婆婆深信不疑的小周只能是眼睜睜看著孩子扯著嗓子哭。中途小周也嘗試著餵過孩子幾次奶,可效果卻總是不明顯,沒辦法,一家人只能是大眼瞪小眼地看著孩子哭。
直到醫生查房的時候,事情才出現了轉機,看著哭鬧不止的寶寶,醫生當場責怪小周說:
“新生兒正是身體各項機能最脆弱的時候,亟需補充營養,怎麼能為了一口母乳,就讓孩子幹餓著,你真是我見過最狠心的親媽了。”
小周這才意識到自己當初讓寶寶餓肚子的行為有多“荒唐”。
孩子出生後一頓奶也不能少,家長可別被自己的小聰明給害了過去的人都覺得,新生兒寶寶在出生後會在胃部存在一些羊水,同時還有從母體攝取營養而囤積的脂肪。於是,她們就想當然地以為:
剛出生的寶寶由於胃裡殘留羊水的“飽腹感”不會有多餓,實在不行,孕期寶寶囤積的脂肪還能供他們自身能量消耗。
這也是“新生兒出生頭三天自帶口糧”說法的由來。
但是,孩子又不是駱駝,怎麼可能真的做到在胃裡“貯存食物”?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成年人一頓不吃飯是什麼感受?更何況是一個剛出生的寶寶呢?
再加上新生兒出生後幾乎是立馬進入生長髮育的關鍵期,營養一定要到位,餓上這一頓,不知將來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彌補。因此,寶媽們不可為了追求母乳餵養,就活生生讓寶寶捱餓。
別“固執”地不給新生寶寶餵奶了,這些危害寶媽最好提前知道【危害一】:引發低血糖
這對新生兒寶寶來說同樣如此。母乳和奶粉,其實都是為了保證寶寶的糖類攝入。
因此,當寶寶不能及時喝奶時,就會又哭又鬧,十分消耗能量,這時候寶寶就容易血糖下降,出現低血糖的症狀。
【危害二】:傷害寶寶嗓子
新生兒的語言能力還未能得到訓練,他們與外界的溝通方式就是哭。當寶寶餓肚子的時候,他們只能透過哭來爸爸媽媽求助。
可如果寶媽們出於各自的“私心”,不給孩子餵奶的話,孩子只能是透過不斷哭鬧錶示抗議,時間長了,孩子稚嫩的嗓子自然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問題。
試想一下,大人在長時間的大聲叫喊後都會出現嗓子啞、痛的症狀,更不用說嬰兒脆弱的嗓子了。
【表現三】:影響黃疸消退
一些寶寶由於肝未能及時把體內的膽紅素代謝完全,出生時就會出現身體黃疸指數偏高,全身面板泛黃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通常只要正常給孩子餵奶,及時補充水分,促進排洩,就可以排除嬰兒體內多餘的膽紅素。
若是如上文提到的寶媽一般,遲遲不肯給孩子餵奶,那麼孩子身上的黃疸也會遲遲難消退。同時,由於營養供養不及時,還會影響嬰兒的生長髮育,真是百害而無一利。
育兒Tips:初乳固然重要,可寶寶的健康更加重要,父母千萬不要因小失大,從而做出讓寶寶餓肚子的糊塗事,因為為了初乳讓寶寶餓肚子完全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