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第五十篇:歡歡喜喜過春節(二)

(接上篇)

3. 貼春聯

據說春聯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符”演變而來的。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中間要貼“福”字,這代表的人們對幸福的嚮往和祈禱,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祝願,根據諧音,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兒子還不識字,也跟他講不通其中的道理,只是告訴他紅色代表喜慶吉祥的含義。

4. 包餃子

在北方,每逢過年,家裡都要包餃子。我小的時候,年前一家人在一起要包幾百個餃子,然後凍起來,過年時到處拜年,沒有時間做飯,煮餃子又省事又好吃。現在已經不用包那麼多了,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各司其職一起包過年餃子也是一種難得的體驗。兒子也非常願意參與,給他一小塊麵糰讓他隨意捏成各種形狀,有時嘴裡還唸唸有詞,時常蹦出“酷飛”“多多”等超級飛俠的名稱,我才知道他捏的是什麼。

5. 吃年夜飯

大年三十,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在外地工作的人一般也會在吃年夜飯之前趕回來,可見人們對這頓飯的重視。其實吃飯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年中的最後時刻,一家人能團聚在一起,共同度過舊年的最後時刻以及迎接新年的來臨。現在有許多家庭都選擇在飯店吃年夜飯,主要是比較省事,而且環境也比較好。但是我還是比較喜歡在家裡,感覺氣氛就是不一樣。兒子三十白天可能是玩兒累了,年夜飯還沒開始,他就已經呼呼大睡了,看著他睡得紅撲撲的小臉,覺得對他來講,這可能就是最幸福地過年吧。

6. 放鞭炮

過春節少不了放鞭炮,彷彿聽不到鞭炮聲,就感覺不像過年。許多地方已經不讓燃放鞭炮了,我們這裡沒有禁止。從年三十的下午開始,就陸陸續續地聽到鞭炮聲,在八九點開始鞭炮聲就接連不斷,連電視裡的聲音都有些聽不清楚了。在十二點左右是鞭炮燃放的高潮,幾乎連說話聲都聽不到。兒子年齡小膽子也小,不太敢放鞭炮,我們給他買了摔炮和長長的煙花。過年這幾天只要他晚上不睡那麼早,我就會帶他去燃放煙花,開始他還非常害怕,時間長了,也覺得蠻有趣的,但是始終不敢一個人拿著。

7. 拜年

從大年初一開始,就要開始拜年了。我小的時候,在我的家鄉都是上門拜年,那時候從初一到初五,到親戚,老師,朋友家串門拜年。一般也不會呆很長時間,說些吉祥話,吃點水果,瓜子,就去下一家了。親戚朋友也會相約到各家拜年聚會,一般也會從初一安排到初五,每天去一家,有時兩家合辦,基本上都是一撥人,要連續一起四五天,大人們都要喝的半醉,談論著國家大事,奇聞趣事,彷彿有聊不完的話題,孩子們就聚在一起玩各種有趣的遊戲。現在年味要比以前淡很多,基本上都是微信,簡訊或電話拜年了,而且從大年三十就開始,過年時見面的人也越來越少,當然今年是特殊情況。往年也是找個飯店,大家聚一下就算過完年了。兒子還不知道拜年的意義,我給親人或朋友打電話時也讓他給對方說句過年好。不過說幾次他就不耐煩了,之後無論怎樣都不肯再說了。

8. 壓歲錢

過春節少不得給孩子壓歲錢。我愛人的親戚比較多,每年都會給孩子一些壓歲錢。我們能不收就不收,如果收了,禮尚往來,找機會還會還回去。原來我覺得這樣像欠款似的接錢還錢沒有什麼意義,但是近幾年想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正是透過這一去一回的來往中建立的,這也是人際關係的紐帶。所以也不像以前那樣抗拒了。兒子收的壓歲錢,我和他媽媽會給他每年湊個整數存起來,從他上小學開始,我就準備給他灌輸理財知識,讓他自己打理賬戶。到他大學畢業爭取給他準備出第一次創業的資金,雖然不一定用得上。

9. 娛樂活動

春節期間還有許多娛樂活動,在北方最流行的就是打麻將了。不同地方麻將的打法不一樣。我雖然會打,但是極少玩兒,因為覺得太浪費時間而且沒有什麼意義。但是架不住周圍人喜歡。今年過年由於聚會不方便,有時間的時候姥姥姥爺就會召集打麻將,三缺一,我就只好硬著頭皮上陣了。大多時候,我會讓兒子坐在我的腿上跟我一起玩兒。我覺得讓他參與就是最大意義就是讓他了解一家人在一起的喜悅氣氛,另外,麻將,撲克等娛樂形式我都會讓他從小就接觸一些,讓他了解與團隊協作的規則和方法,只要他別上癮就好。

春節已經過去了,新的一年開始了,希望兒子每一個階段都有新的收穫和體驗,也祝各位家長和孩子們在新的一年裡健康茁壯成長。(完)

4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的問題真的三